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体育教育论文 > 正文

谈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回归与价值冲突

来源:UC论文网2015-12-30 16:19

摘要:

体育教学评价以遵循教学规律为基本前提,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性分析,总结与归纳出评价指标,并将其细化,结合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学的基本状况作出价值反馈。高校体

  体育教学评价以遵循教学规律为基本前提,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性分析,总结与归纳出评价指标,并将其细化,结合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体育教学的基本状况作出价值反馈。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要遵循其基本规则与要求,按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分析与解决问题,加速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管理,全面实现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被广泛提及,终身教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又一主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从理念到实践上进行改革。

  1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1.1决策性

  体育教学评价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起到协调与控制作用,能够激励体育教学活动的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这些功能分析,能够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决策性的特点。体育教学评价能够充分收集各种信息,在判断教学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进而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决策功能能够广泛适用于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群体,有利于不同群体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活动,充分考量了体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通过体育教学评价掌握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作出及时调整,尽快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数据评价结果,了解体育教学活动中统计信息,进而判断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克服困难,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领导者以及院系领导者也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评价掌握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有利于从更高层次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作出有效决策,规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1.2客观性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其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真实价值,反映出体育教学活动每个层面的现实状态,而要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就一定要满足其客观性的特点。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由多个要素构成,其客观性的特点要求其各要素都要具有客观性,这也体现出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评价指标是评价活动的重要要素,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直接决定了整个评价活动是否具有效果,而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坚持全面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符合体育学科的基本规律,也要兼顾当今社会需要,并根据不同维度的权重进行有梯度与差别的赋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体育教学评价有主体与客体之分,评价主体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掌握主动权,在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背景下,评价主体有机会通过权力谋求操作真空,其评价的客观性成为主要质疑之处。其他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如第三方监督体系的监督效果,行政因素的干预程度等,能够直接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1.3有序性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有序的过程,由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构成。"[1]有序性能够表明体育教学评价是一种具有较强组织基础与系统性的活动,也表明其是一项严肃与正式的活动。体育教学评价的首要环节便是计划,计划阶段也即是制定评价方案,其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评价决策者的意识与想法。体育教学评价工作能否做好,主要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其主要在于能否按照计划落实工作职责,准确地收集评价资料。检查主要是了解体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实施情况,检验评价过程是否偏离了评价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结也是评价活动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分析所得的评价结果,将零散的、琐碎的资料生成理性的评价材料,用专业的语言表达评价结论,进而对体育教学活动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1.4多维性

  "体育教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认识规律,也就有不同的教学模式。"[2]多维性是体育教学评价的固有特点,从学理上能够清楚地对这一特点进行阐述。首先,体育教学评价的要素具有多维性的特点。体育教学评价指标是多元化的,单一的评价指标具有片面性,不能解决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复杂问题;体育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单一的主体只能从一个层面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在评价与审查工作上不能兼顾整体性;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也必须是多元化的,这是由评价内容的复杂性与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其次,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具有多维性的特点。随着体育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延伸与扩展,其复杂性越来越强,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广泛与深入的,揭示体育教学活动的真实价值,就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评价。

  2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冲突

  2.1理念层面的价值冲突

  评价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灵魂,理念的先进性与创新性直接决定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属性与实施成效,决定了形成怎样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坚持既定的、纲领性的评价理念,其受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形式较深的影响,即以技术教学与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以运动成绩为价值导向,以生物体育与体能教育为主要建设目标,过多的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交流、合作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与参与积极性,更加难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其创造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利于和谐体育教育环境的打造。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实状态及倡导的思想决定了其评价活动的理念,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与指标,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评判权重,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等,都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切实表现。
  
  这种理念与目前我国社会大环境及发展趋势不相符合,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人本与和谐的社会开始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人本化的社会环境,社会各项保障措施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而在高校场域内,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却迟迟没有形成,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滞后便是其中重要表现。而多元化与多维性也是社会各场域的主要趋势,这也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念产生了较大的价值分歧。

  2.2内容层面的价值冲突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深受社会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一直沿用苏联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后期,多元化的思想与理念涌入,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从微观层面讲,我国体育教学的内容长期以竞技运动教材为主,在课程编排上体现出了竞技体育的内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单纯注重传统性与基础性的知识选择,忽视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没有处理好传统性与发展性之间的关系,吸纳国外先进知识与理念的能力不足。另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忽视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知识体系过于单调,鲜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教材编排,教学内容在注重稳定性与继承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快速发展中产生的新观念与新知识的融入能力较差,导致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产生矛盾。"教材的编创内容单一,复杂技术较多,趣味性、娱乐性较差,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内容体系。"[3]

  上述均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编排上存在的问题,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不相适应,也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体育类人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其评价内容,这便造成了评价指标单一化的弊端,难以反映真实的体育教学情况,这与评价目的与评价的方案产生了极大的价值冲突与矛盾。

  2.3主体层面的价值冲突

  评价主体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评价活动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一直被政府所垄断,政府控制评价的主动权,这便形成了政府单一主体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缺乏弹性与灵活度,无法根据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状态作出及时的调整,无法从多个层面客观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子系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也参杂了诸多行政成分,评价活动整个过程依然由行政权力所主导,教师、学生、社会体育组织等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评价的结果难以产生影响。行政因素较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的诟病,"去行政化"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高校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在主体层面与其存在较大的价值冲突,这也成为了制约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障碍。

  2.4功能层面的价值冲突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效果,即功能的发挥程度决定了其价值的大小,功能发挥充分价值越大,反之价值越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功能层面也存在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功能的单一性与社会需求复合性之间的矛盾,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体育教学功能的单一性决定的。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功能的发挥上只在于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发展,满足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需求,其功能范畴过于狭小,没有建立起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等其他教育领域之间的联系,更没有着眼于全局的视角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构建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

  3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回归

  3.1评价理念的价值回归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以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为指导,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又要保证体育评价目标微观上与宏观上的一致性。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从评价主体到评价指标都要求是多维度的,既要将学生看作是评价客观,也要将其当作评价的主体,既要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要对学生意志品质与合作意识进行评价。多元化的评价理念能够通过全方位的视角激发体育教学活动的创造力,丰富体育教学的功能,在保证评价客观性与整体性的基础上,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新时期的教学理念。"[4]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在评价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人"的意义与价值,化解与社会大环境存在的价值矛盾。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目标要把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放在首位,把满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工作的核心要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在主体选择上要充分给予教师与学生一定的评价自主权,教师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时刻对体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评价维护自身的权益,也能够明确与反馈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

  3.2评价内容的价值回归

  评价内容是评价指标的支撑,评价指标是评价内容的具象化表现与分解,促进评价内容的价值回归,也就是从根本上对评价指标进行重新编排与梳理。首先,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价值回归,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确定考核的基本项目,保持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的一致性。注重对学生行为态度与身心状态等隐形内容的测评,并努力将其量化。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要纳入素质教育的项目,考核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能的效果与作用,客观地对待考试成绩,明确学生身体的初始状态,衡量标准不能一成不变。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的相关调研结果,全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学生的近视程度与肥胖度明显加重,这表明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体质健康问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与强度明显不够,缺乏足够的运动时间,缺乏良好的运动氛围,这是大学生身体素养下降的主要原因。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在确立评价内容时要把握好大学生现实身体状况与运动状态的不利起点,不能因为指标过高打消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3评价主体的价值回归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价值回归既是要促使评价活动主体层面的价值选择与评价理念及评价目标的价值取向相吻合,从根本上即是要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趋势,打破行政因素对体育教学评价主动权把握的现实状态,"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

  这一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既包括政府与高校,也包括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社会体育组织等部门,在评价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协同的,而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评价主体相互合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多元化"与"协同互助"也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价值回归的真实状态。

  3.4评价功能的价值回归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价值回归要求其必须扩大工作范畴,转变工作重心,注重评价的服务性与先进性。所谓服务性即是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是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接受体育教学的学生更好的提供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对高校体育教学情况的考评。"要淡化体育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全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导向等综合功能。"[6]

  综合性的、全面性功能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功能层面改革的重点,促使其评价功能的价值回归,必须把完善的评价功能落实到位。所谓先进性即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要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发展弹性更强,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功能既要满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要根据社会的变化,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与评价结果支撑,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功能要具有先进性。

  参考文献:
  [1]祝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8):180-181.
  [2]杨春艳。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的理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158-159.
  [3]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88-89.
  [4]苏晓红,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09-113.
  [5]吴姜月,宋巨华,于晓东。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J].社会科学家,2012(10):227-228.
  [6]顾洪伟。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176-177.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