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正文

研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1 18:37

摘要:

摘 要 :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与研究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专业群的概念、专业群构建原则与方法,总结了专业群建设主要内容,分

摘 要: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与研究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专业群的概念、专业群构建原则与方法,总结了专业群建设主要内容,分析指出了专业群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为专业群建设与研究的深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训基地


一、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的方法
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主要采用了“围绕产业群构建专业群,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的专业群构建方法。
(一)围绕物流产业群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
按照物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类,物流产业群可分为运输业、储存业、流通加工业、包装业、装卸搬运业、配送业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会变化,分析物流产业群的结构状况及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明确物流专业群的发展方向,保证物流专业群的构建与物流产业群相一致。
(二)围绕物流职业岗位群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
物流专业群建设要以物流企业主要岗位的人才需求为依据,专业与职业岗位应具有一致性。物流业务操作与管理相关岗位可细分为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国际货代几个岗位群。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要兼顾物流产业链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国际货代等岗位群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协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完善了“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实施三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入门-入行-入职”,第1~2学期在校内完成职业基础模块和职业通用能力模块的学习,第3学期的前2周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角色体验”,实现学生顺利“入门”;第3学期的第3~20周至第4学期第1~16周在校内完成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学习,第4学期的后4周,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轮岗)实训”,实现学生有效“入行”;第5学期的前12周在校内完成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的学习,第5学期的13周到第6学期学生双向选择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成功“入职”。通过三阶段学习,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递进式提升。
(二)“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首岗适应能力强,职业发展潜力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核心定位。只有构建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选择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物流管理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物流操作类,如仓管员、采购员(或采购助理)、快递员、报关员、跟单员等岗位。这也是毕业生进入物流行业后,最先接触的一类工作。第二类是物流管理类,一般是物流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物流企业或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营,这些岗位可以划分为五个方向,即采购方向、仓储方向、配送方向、运输方向、物流信息方向和国际货运代理方向。无论是物流操作类与物流管理类,还是物流不同岗位方向,其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的工作内容有联系,也有区别,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的课程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能力形成由简单到综合。所以需要构建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模块”课程为主要形式,进行课程群的整体设计。
(三)“技能训练+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结合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一是功能准确定位,将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为“技能训练+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一体,即专业群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校企合作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二是“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建设实训基地,即构建专业群基础实训模块、分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专业群综合实训模块和创新研发实训模块,满足专业群专业教学功能、科技研发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包括角色体验实训基地、轮岗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基地,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群“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求。三是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特别是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建立,强化了企业化的职业氛围营造。重点强化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建设,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健全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障制度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
(四)“企业人+学校人”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1.校企共育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建立起良性的运行机制,将“学校人”有序选派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应用能力实践、岗位挂职锻炼、生产技术革新、企业运营管理咨询等活动,经由企业对“学校人”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认证,实现“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依托企业校内管理咨询与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人”面向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同时,经由学校考察,从企业选拔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在学校教学能力、执教方式方法等培训考核合格基础上,聘任部分“企业人”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实现“企业人”向“学校人”的转变。
2.校企共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以中国储运公司南京分公司、苏宁电器集团雨花物流中心,南京雅高巴士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合作建立“校外产学研基地”。校企以产学研基地为依托建立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基地和团队建设,搭建校企连接的桥梁。与企业共同开发申报横纵向课题,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难题,在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公关、项目推广、生产经营分析预测的过程中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为学生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和为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提供载体。
四、专业群建设问题研究及建议
(一)推行基于项目化的专业群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把专业群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在机制上建立了专业群,但实际上专业群建设思路仍沿袭传统专业建设思路。有关专业群的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岗位职责、相关管理制度等专业群管理和运行方面缺乏系统设计。
专业群建设基于两种理念,即专业群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单位,或是专业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单位。笔者倾向于将专业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单位,同时考虑到每一个专业群都有若干专业结合而成的特点,采用项目化管理方法,实施“系主任领导下的专业群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比较可行。在这种新体制中,系主任是一个决策者,是一个制定规划、完善制度、组织协调的角色,具体负责专业群经理的管理;专业群经理是专业教学基本组织单元的核心。这种管理模式,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开发与实施要求,体现“专家型”特点,又有效实施校企合作、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等工作,体现“管理型”特点。“系主任领导下的专业群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能保证专业群建设与实施中,专业建设仍然是核心地位。
(二)推行“柔性化、滚动式”专业群运行机制
1.专业群构建与拓展方面。建设专业群、产业链的动态研究和专业规划机制。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充分研究产业、行业状况;从办学基础出发,分析专业间的内在联系;从战略高度构建专业框架与拓展专业群体,专业群构建与拓展形成制度化。
2.专业培养方向调整方面。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动态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物流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识;不定期举行研讨会,研究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等。
3.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通过对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调查,测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重要指标,以此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形成制度化。
(三)推行基于“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院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中,有效实施“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从实施情况看,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出现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和解决,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理念的差别与实践教学目的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导致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不全面、实习重复量大,影响岗位适应性训练的实施效果。
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基于“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工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职业资源的融合,并由学校主导,既使学生得到真实的职场锻炼,又保证实训的可控,这才能实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工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的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引入企业职业资源到校内,学校利用企业职业资源构建基于真实业务的实践课程,如物流配送中心的定单处理、入库、分拣、流通加工、配装、发货等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内就能参与来自企业的真实业务实训,感受到职场的真正氛围,学业与职业一体化,实现“入学即入职”。二是创新紧密型实训基地机制建设,为保证学生实训的有效性,建立紧密型实训基地机制选择,精心选择合作企业、科学设计实训项目、建立制度保障、校企共建共管等,保障“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宋文官.物流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4-46.
[2]祁洪祥.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轮岗实训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0(9):63-66.
[3]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信,2011(1):18-2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