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怎样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2 19:08

摘要:

摘 要 :对某项知识的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动力。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培养兴趣的方法也不同。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成果,从生物学的新颖性、直观性、趣闻性

摘 要:对某项知识的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动力。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培养兴趣的方法也不同。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成果,从生物学的新颖性、直观性、趣闻性三方面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营造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及联系实际案例三种方式,提出了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方法;培养
 

 一堂优质课教学,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的方法。
一、导语的新颖性
  通过设疑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好的导语能造成学生的“悬念”,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追求答案的渴望心理,最终达到理解教材和识记教材的目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巧设悬念,激发其好奇心,诱发情感。
二、教学的直观性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状况,知识水平等因素,第一次接触细胞、组织、器官等专业词汇,所以在教法上特别注意教学的直观性。生物学科高度的直观性特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从形态到结构,从类群到生态,绝大多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即使有些通过肉眼无法观察的,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教学仪器,可以直接感受到。因此,我没有放弃生物教学中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得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更深,记得更牢,又能使其注意力集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例如:在讲茎的输导作用内容时,取天竺葵的茎下端插进红色液体(红墨水)瓶里,在阳光下放一小时左右,拿到课堂上,首先让同学们观察,然后提问:“被放进红色液体里的天竺葵叶脉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染红了?”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是不是通过茎输送到叶的?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的哪个部位进行的?茎的横截面上的哪一部分染红了?”在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茎的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的。继续提问:“水分和无机盐究竟是通过木纤维还是通过导管输送的?”然后让同学们用放大镜观察,木质部的红线就是导管,因为木质部的导管上下相连。那我们现在就知道了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位运输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这节课借助直观教具,启发学生运用观察的方式达到目标,同时体现出以训练为主线的特点。
三、生物的趣闻性
  生物趣闻当然也吸引着天真活泼的七年级学生。讲种子形态时,讲了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复椰子树的种子,果实重达25公斤,剥去果皮还有15公斤之多,那最小的呢?斑叶兰种子1亿粒才1两多。讲根的形态时,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地下部分在土壤中的扩展范围总是大于地上树冠的扩展面。在我国福建省龙海县生长着一棵树冠的投影面积超过42亩地的特大榕树,树荫下可容纳数千人。让同学们理解这棵最大的榕树可见根有多大的扩展面啊!讲花的形态时,讲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在印度尼西亚一带,有一种大花草,花朵直径可达1米多,重达6-7公斤,花蕊像面盆,可盛2.5-3公斤水,花中之王,特称大王花。讲细菌对人类的作用时,讲了前多年就有人发现,有一种吃石油的细菌,吃完石油之后,就变成了一堆像“雪花膏”一样的东西,经过干燥处理像奶粉一样的“石油蛋白”可吃,其每百克含42克蛋白质,3克核酸和一些维生素。一斤石油蛋白相当于两斤猪肉,三斤鸡蛋和十二斤牛奶的营养。因此,细菌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食。讲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时,讲了科学家预计21世纪是一个生物的世纪,在不久将来可能将蕃茄细胞和牛肉细胞结合起来,蕃茄就有牛肉味。甚至人死以前细胞取下经培养还可以长成像原来的人一样。以上有关细胞工程知识的讲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幅感染力很强的画面,做到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故事性于一体。学生在美感中了解了生物界,获取了生物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向往和探究生物界的愿望。
四、重视生物实验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觉地去学习,去认识掌握生物运动的规律。实验中我注重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讲种子萌发条件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同一菜豆种子,用烧杯将菜豆种子分别系在同一铁丝上,一粒在水中,一粒露在空气中,一粒部分在水中部分在空气中,然后将烧杯放在阳光下7-8天时间,上课时让学生们观察,随后学生们特别积极的说出了:在水中的腐烂了,在空气中的干掉了,唯独即在水中又露于空气中的菜豆种子发芽了,那为什么呢?学生们思路敏锐的急切回答:因为在水中的种子缺少氧气,空气中的缺少水分,只有既在水中又露于空气中的种子既有水分又有氧气,加之适宜的温度。从而得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必备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三者缺一不可。生物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阶段,是否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亲自动手去做每一个实验就不一定了,因此除及时指导实验外,任命组长,实验过程让组长把本组情况记录下来,做到每次试验每个人最少做一次。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而适应了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使学生们始终处于探索的情境中。
五、营造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
  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爱护学生,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以朋友般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感化学生,这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七年级学生,更能起到爱屋及乌之效。只有长期坚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知根知底,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做到:1、放下老师架子,让学生接受你;2、教态平易近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可亲可近;3、注意说话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听老师讲课有一种温暖;4、要有耐心,能够等待学生想通;5、善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6、不怕学生答错,发现错误及时纠正;7、允许学生与自己争论,在争论中绝不给学生难堪。老师和学生在相互质疑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从而激发和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造成一种生动、活泼、乐学、振奋的课堂教学局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六、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坚持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生物.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所见所闻,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总之,在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课堂生物知识兴趣上,自己运用了以上方法极大地调动了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从不愿学、不会学到爱学,积极探索生物知识王国的奥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刘乐凤(1959-),女,陕西蒲城人,学历;大专,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