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通过目的论看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4 22:09

摘要:

摘 要 :政治演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而政治演说辞中的引语不仅有特定的功效,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因此此类引语的翻译颇为棘手。目的论认为,翻译应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

摘 要:政治演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而政治演说辞中的引语不仅有特定的功效,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因此此类引语的翻译颇为棘手。目的论认为,翻译应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它对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举实例证明目的论用于指导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英译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并为今后此类翻译实践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政治演说辞;引语;英译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日益频繁的外交演讲以及日臻完善的外交翻译。政治演讲是"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1]。在这些演讲中,我国国家领导人日趋注重引用俗语、古诗词、名人名言等来表达情感意志和阐明道理。引语的使用有利于有效地传递信息、展示外交风采并宣传民族文化。成功的外交离不开成功的翻译。而这些引语大多风格独特、信息量大且文化内涵丰富,加之外交翻译本身具有的严肃性、政治性、实时性等特点,将它们成功翻译出来颇为棘手。因此,通过分析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语言特性及其预期效果,并进一步研究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是提高外交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
 目的论不同于传统翻译研究的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翻译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而"外事翻译的目的应该是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的完美统一。文本的作者和译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代表国家阐述观点,表明立场和态度,维护国家的利益。"[2]因此,翻译目的论能很好地指导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
 二.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费米尔于1978年在其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 [3] (谭载喜,2004:255)。它将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以此来指导翻译实践,从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弗米尔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原文作者的目的,以及译文的期望功能来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又能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据此,目的论提出了指导翻译的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指"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4] (Reiss&Vermeer1984: 101),我们通常所说的目的指的是文本的交际目的或者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原则赋予了译者较大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从而保证译文功能的充分实现。连贯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内连贯,即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为具有异国文化背景以及处于特定交际环境的译文受众所理解。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文的内容要来源于原文。只有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保证文本目的的实现,因此,忠实原则与目的原则是并行不悖的,忠实的程度取决于译文的目的。目的原则是三大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个原则服从于它。当这三个原则不能兼顾时,须根据译文的目的进行恰当地取舍。
 "功能翻译理论是帮助译者摆脱原语文本形式束缚的一场革命,它摆脱以文本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有利于译者能动性地发挥。"[5] (段自力2000: 83) 因此,它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方法选择的范围,更加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对翻译实践尤其是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政治演说辞中的引语及其英译
 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国家领导人常常会在各种国内外场合中演讲。演讲者常引用古诗词,俗语谚语,名人名言等来增强表达效果,进而达到演讲目的。这些引语大多语言凝练、文化内涵丰富,能否将其在特定的场合、有限的时间内成功地英译出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甚至交际的成败。
 政治演讲的目的性很强,使用引语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听众更好地领会演讲者的精神和主张,因此,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引语的主要内容,顺利实现它们的交际功能。而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不同,一个文本可以有多个译本。这就为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翻译提供了可行性方案,译者可以本着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同时兼顾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望,准确传递原文信息,保证译文交际功能的顺利实现。
 由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特点以及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看出,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此类引语的英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目的原则要求译者要认真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准确地传达所引引语的内涵,恰如其分地实现其预期功效。连贯原则提醒译者要考虑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译文受众在特定语境对译文的期望以及接受能力,确保目的语读者轻松地明了讲话者的意图。忠实原则指导译者要完整准确地传递引语内涵,不可与说话者的本意有所偏差;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兼顾引语的语言形式,保持文本原有的风采。
 四.目的论在中国政治演说辞引语英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指导翻译的核心原则是翻译策略由翻译目的决定。在中国政治演说辞的英译中,译者的翻译目的与讲话者的发言目的是一致的,他们都代表国家发言,表达立场、态度和主张。因此,中国政治演说辞中的引语英译的总的目的都是让目的语受众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并领会发言人的意图。而每一句引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又有各自特有的目的和功能,译者需要灵活应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动态调整翻译策略,顺利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有效地达到演讲效果。
 (一)目的原则的应用
 各民族都有表达情感意志或者道破人生哲理的经典句子。中国国家领导人根据特定的心境和语境,赋予这些句子现实意义,引用这些句子来增强表达效果,达到演讲的目的。根据目的原则的指导,译者在翻译中国政治演说辞中的引语时,必须清楚引语在原文语境中的确切涵义,准确解读演讲者的意图,巧妙应用最佳翻译手段,准确传达引语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预期的功效。下面举实例说明目的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例1."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中国古诗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
 译文:"Bosom friends make distance disappear." This line from an ancient Chinese poem well captu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这是习近平主席接受拉丁美洲通讯社的联合采访时,针对如何看待中国和拉美的关系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文中所引的这句诗着重表达的是美好的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受到阻隔,习主席引用这句古诗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和拉美的友好关系,并表达出了我国对这份珍贵的友谊的重视。译者在准确理解此句古诗的内涵的基础上,把握了习主席引用它的意图,结合上下文思路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没有拘泥于字面意思,而是把诗句的精神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来,很好地实现了引语的预期功能。
 例2. 亚洲合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译文:We need to build on past success and make new progress in promoting cooperation in Asia.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上展望亚洲合作所说的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不应满足于到达百尺高的竹子顶端,而要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习主席引用此语就是要强调亚洲合作应该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译文在演讲现场有限的时间内省掉了引语中的意象,将重点放在其主旨意思的传达上,顺利地实现了演讲者期待的交际目的,是成功遵循目的原则的结果。
 例3.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译文:The sky is unlimited for birds to fly at ease, as the ocean is boundless for fish to leap at will.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联合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时引用了这句诗。原语比喻可以充分自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习近平以这句诗比喻中美关系,意指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译者在理解诗句喻意的基础上,巧妙地用"unlimited" "boundless"代替"高"和"阔",将"任"和"凭"两个动词传神地译为"at ease" "at will"两个副词,有力地表达了诗句的内涵,并再现了诗句句型整齐、对称的风采,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演讲者引用此诗句的目的。
 由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可以根据引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演讲者的意图,选择最优的翻译方法,使译文顺利地实现演讲者期待的交际目的。
 (二)连贯原则的应用
 成功的政治翻译除了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意思及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外,还需要译者将他所理解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完整准确地再现给目的语受众,使他们毫无偏差地轻松地领会原文精神。连贯原则就是以此标准规范译者的翻译行为的,要求译者要综合考虑受众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从而保证译文语内连贯,即在特定的语境能为目的语受众理解和接受。下面以实例来说明连贯原则是如何指导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的:
 例4. 同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译文:However, nothing in the world remains constant, and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a wise man changes as time and event change. We should abandon the outdated mindset, break away from the old confines that fetter development and unleash all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这段话选自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这里所引古语的意思是聪明的人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有大智慧的人根据事物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习主席引用这句古语意在启发人们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中国古语喜语义重复,讲究句型对称;而英语则力求避免重复。加之在政治演讲的场合,翻译重在准确简洁地译出演讲者引用此语所要传达的精神,因此,译者舍"形"取"意",将两句浓缩为一句,简洁明了;并结合上下文准确地表达了演讲者的用意,实现了语内连贯。
 例5.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译文:A tree has to strive a firm root before it can flourish. A river has to have a fully dredged source before it can flow unceasingly far.
 此句古语出自魏征《诫太宗十思疏》,意思是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 2014年习近平在出席G20峰会之际,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文章,在谈到中澳关系时,他引用这句古话,以"木"、"流"比喻中澳关系,并在随后指出:"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正是'根本'"。译者选择了以"树"和"河流"作为主语,巧妙地化解了文言文特有的"......者"的结构,而且译文中的"before" 也是点睛之笔,将句中隐含的因果关系自然地糅合其中。因此,译文既合乎英语的表达习惯,也顺应受众的思维方式,让受众理解原语蕴含的哲理的同时,领略了我国文化的魅力。
 例6.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When I glance at the visage of vernal breeze, I know that a thousand flowers of purple and red set spring aglow.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引用这句古诗来类比教科文组织的美好前景。译者巧妙地插入主语,并把前半句诗转化为一个状语从句,成功地做到了语内连贯,译入语读者可以轻松地读懂原本晦涩难懂的诗句。第一人称的使用,以及动词"set"的妙用,也将主席信心满怀的意向传达了出来。
 由以上的例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连贯原则指导译者统筹兼顾语言、文化、认知、场景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突出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
 (三)忠实原则的应用
 在政治演讲的英译中,忠实原则要求译者要忠于演讲者,完整准确地将原文的内容翻译出来,不能违背原文大意和初衷,不能让译文受众产生歧义。但这并不意味译文和原文必须完全对等,忠实程度和以何种方式体现忠实度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目的。
 例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译文: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spring, while one hundred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bring spring to the garden.
 2013年习近平在博鳌年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很好地解释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句古诗里的意象"花""春""园"以及它们的喻意在译入语文化中也能被很好地理解,所以译者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译文保留了古诗的意象和结构,忠实地表达了原诗句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不仅让目标语受众形象地理解中国古诗词的原意,而且很好地实现了演讲者的引用效果,也体现了我国领导的外交风采。
 例8. 现在一些地方保基本的内容走了样,"雪中送炭"的事还没做好,却热衷于搞"锦上添花"。
 Some local authorities have misinterpreted what basic services are about. They have been busily embroidering more flowers on the brocade rather than sending charcoal to the needy on a snowy winter day, so to speak.
 这段话选自李克强总理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会议上的讲话,在谈到搞好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时,他说了这些话,引用了两句俗语"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批评地方政府没有把保基本的责任履行到位。这里译者将俗语的字面意思清晰到位地表达出来,译入语受众能很好地理解该俗语的原意,通过上下文受众也能轻易地推测出其喻意,译文和原文很好地实现了语际连贯。
 由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体会到忠实原则对译者行为的规范,译者在遵循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真实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尽量原汁原味地把中国古老的智慧呈现给译入语受众,也可以保证引语的感染、说服功效。
 虽然上文中的实例是针对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一一说明的,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单独指导翻译行为的,相反,译者必须同时遵循三大原则,才能译出高质量的文章。当三者不能兼顾时,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要服从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要服从于连贯原则。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政治演讲的成功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引语的恰当翻译不仅能增强表现力,而且能向世界展示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采和中华文化的魅力。翻译目的论为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交际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求提供一个紧贴原文并能为译入语受众理解的译文,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效。
参考文献:
[1] 李元授、邹昆山: 演讲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9页.
[2] 于芳.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翻译策略与失误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70-71.
[3] 谭载嘉.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2004.
[4] Reiss, K. &Vermeer, H. J.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 Theorie[M ]. T·bingen Niemeyer, 1984.
[5] 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