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以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为例透视Zora Hurston——“另类”的种族观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4 22:25

摘要:

摘 要 :哈莱姆文艺复兴主流作家以各种为由责罚左拉赫斯顿使之埋没了将近三十年,本文试图探讨这种责难背后的真相赫斯顿所持的另类种族观。通过浓缩版自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

摘 要:哈莱姆文艺复兴主流作家以各种为由责罚左拉•赫斯顿使之埋没了将近三十年,本文试图探讨这种责难背后的真相——赫斯顿所持的“另类”种族观。通过浓缩版自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和其他作品研读,对比赫斯顿与兰斯顿•休斯、理查德•怀特作品中的种族观差异,并探究差异缘由。
关键词:左拉•赫斯顿 种族观 兰斯顿•休斯 理查德•怀特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非裔发起了一场文学和文艺运动,即哈莱姆文艺复兴。“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将触角转向民间,即下层人民的生活为写作素材。”其代表作家有兰斯顿·休斯,华莱士·瑟曼,理查德·怀特和左拉·赫斯顿等。佐拉·赫斯顿的创作方法遭到当时主流黑人抗议文学的攻击,称赫斯顿的作品不能反应黑人生活的严肃内容,滥用黑人的方言土话及民间故事以迎合白人的口味。仔细拜读郝斯顿作品发现:内容只是借口,种族观才是真正的矛头所向。此文将通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八单元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为主要例证来探讨赫斯顿与怀特、休斯作品中反映的种族观差异,并探究缘由。
二,左拉·赫斯顿的种族观
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后文以S文简称)一文是根据赫斯顿自传Dust Tracks on a Road改写而成,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家积极向上的种族观及传播的正能量。首先文章第二段中描写“I”与白人之间的交流非常愉悦,每次白人来,“I usually spoke to them, wave at them, say a few words of greeting, probably go a piece of the way”可见主人公“I”作为一个黑人,可以和自由地与白人打招呼问候,并在白人离开后送行一段路,流露出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三段中描述“They liked to hear me speak pieces and sing and wanted to see me dance and gave me generously of their small silver”[2]——白人喜欢听我说几句,喜欢听我唱歌,看我跳舞,并为此大方地给我银币,而我不为金钱,自愿翩翩起舞,动情歌唱,此情此景不觉让人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画面,这里黑白之间的种族隔阂荡然无存,而是展现出一幅和谐融洽的美好画卷。第五段中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and the patient is doing well”[2]暗喻着美国内战这手术成功地切除了奴隶制这一毒瘤,美国这个病人情况还不错,没有了毒瘤,病人身体健康,即社会总体良好。后文作者又表明决心“I am off to a flying start and I must not halt in the middle to look behind and weep”[2]主人公对美国黑人的未来充满信心,斗志昂扬,认为现在是飞速起跑阶段,绝不会因过去悲伤的历史而伤心却步。不仅如此,作者在段首还提及:“尽管身边总有人提醒我是奴隶的后代,但这并没有使我沮丧。”这一句道出了其乐观的处世观:黑人的过去并不会给今天的黑人后代留下阴影和创伤。这一全新的黑人观在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其代表作《眼望上苍》中的珍妮,如同自己的爱情故事一样,敢于向传统挑战、勇于实现自我梦想、追求自我幸福。这一形象与追求美国梦的白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中最低层黑人虽贫困潦倒,但无忧无虑乐在其中。这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其他作家作品中很难寻觅。第六段 “I do not always feel colored”[2]——我并没有总是感到自己是有色人种,说明作者本身种族观念淡薄,并没意识到自己与白人的不同,后又叙述与白人在餐馆平起平坐聊天,对方洗耳恭听。这一场面向我们展示:黑白人种平等,相互尊重,种族差异不是沟通障碍。随后作者论证了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都会有梦想与奋斗,痛苦与眼泪。无论肤色人大都经历酸甜苦辣,这一点与种族无关。结尾点明“A bit of colored glass more or less would not matter”[2]——多少有点有色玻璃片也没多大关系。肤色深浅并不重要,“上帝这个装袋者往我们各自的袋中填塞时正是这么做的”[2]启示读者:肤色不同乃上帝本意,脱下肤色的外衣,人类其实在众多方面相通相似。这不到九百字的短文把赫斯顿健康和谐的种族观展现地淋漓尽致,也正因此她受到了当时哈莱姆名作家的严厉批评和指责。如华莱士·瑟曼在小说《春天的婴儿》中把她塑造成其中的一个人物,称她是位故事家——她是那些到处寻找黑人奇才的白人庞儿,她讲的故事都庸俗、下流和有趣。其攻击尽管间接,但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休斯在其传记《大海》中这样描写赫斯顿:“ 一些白人付钱给她,其唯一目的就是让她坐在周围,作为黑人种族的代表。而她却以一种有失体统的方式做了他们让她做的事情”那么休斯等作家的种族观又是怎样?
三,哈莱姆主流作家的种族观
这一时期的主要黑人作家大都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揭露种族歧视和不平等现象,唤起黑人群众的思想觉悟。其中前期领导者之一兰斯顿·休斯,其诗再现了普通黑人的日常生活,发出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呼声,表达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对漂泊街头的人们和工人阶级的同情,带着一点布鲁斯的淡淡忧伤。例如,其代表作《让美国再次成为美国》,毫无掩饰地抨击美国现状的不平等和严重的种族歧视和美国统治阶级的无情压迫和残忍剥削,以及劳动人民特别是黑人的底层生活和悲惨现状——“从来就没有平等给予过在下”“抢夺平民的劳动,抢夺应得的报酬”“我是黑人,你们的奴仆,赤贫的工人多年一直被卖来卖去”。[6]这与赫斯顿的种族健康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形成了鲜明对照。后期代表人物理查德·怀特也以深刻的笔触再现了挣扎在贫困、恐惧、耻辱和仇恨之中的黑人生活情景,愤怒声讨了种族歧视现象和种族隔离政策。其代表作《土生子》重点探讨了主人公别格·托马斯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的前因后果。道尔顿先生一方面给黑人学校捐款,指导别格上学,但却不雇用黑人职员或学生,一方面雇别格为自己打工并给其丰厚的报酬,却又把品质极次的劣质房以高价租给黑人谋取暴利。白人伪善、歧视剥削黑人的社会常态通过道尔顿先生放大出来了。而作为黑人代表别格对白人又恨又怕,这也折射出黑人对白人的反感和对立。“欧文·豪认为《土生子》是对白人的迎头一击,它迫使每位白人认识到自己就是压迫者。它也是对黑人的迎头一击,使每位黑人认识到顺从的代价。
四,差异由何而来?
同为黑人,左拉·赫斯顿的种族观与同时代主流黑人作家截然不同,这种崭新的价值观由何而来?
笔者认为,一是因为赫斯顿的幼年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与众不同,直接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赫斯顿13岁前生活在一个纯黑人的小镇伊顿维尔,这里没有白人的剥削和压迫,父亲是牧师,家境尚可。母亲临盆,即将产下赫斯顿时,家里无人,碰巧一位老年白人到访,帮忙接生。童年里赫斯顿最知心的朋友便是这位白人爷爷,两人经常一起钓鱼谈心,这使得年幼的她忽视了黑人白人之间的种族差异。入学后又得到两位白人教师赏识;后来家境落魄,四处谋生也得到诸位白人的帮助和重用。可以说赫斯顿一生都得到了白人的资助,对种族歧视和剥削体会并不深,在看待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上没有产生双重视觉,也没有像其他黑人那样感受到黑人内心的冲突。这使得她与同时代的作家产生了明显区别。而兰斯顿·休斯在辍学后四处流浪打工及后来的工人运动等等这些经历让他饱受欺凌和白眼,见证了黑人的苦难生活和白人的欺诈,这些元素自然融进了作品中,使得其种族对立立场鲜明。理查德·怀特从小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深感自己是受歧视的黑人,又是“弃儿”和“局外人”,对社会、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反常心理。
二是因为赫斯顿并没有任何政治立场,而休斯,怀特等其他主流作家大都怀有政治立场或受其影响或左右,主张革命,企图用文学形成对抗,把黑人文学和艺术当成黑人争取解放的重要武器。仔细研究赫斯顿的研究和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女作家重点是聚焦于黑人民俗和民俗文化,不为政治所左右,我行我素,坚决反对“当时黑人文艺运动的一些思想,如种族主义如今让黑人沦落成毫无价值的人,精神已成为病态,差异文化被剥夺”[9],这种一反常态的种族观念,倡导“宽容和耐心会让世界变得无比高尚”[9],最终也导致赫斯顿不为当时社会所认可,其人和作品沉寂了大约三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爱丽丝·沃克重新发现了她。

五,结语
S文虽是作家自传的浓缩,但其“另类”的种族观却得到了百分百的彰显。这种超前的种族观,正好应和了“同一个世界,同一梦想”的倡导,也符合中国发展需求和目标——共筑和谐社会。比较研究左拉·赫斯顿的作品,通过挖掘和利用本民族的民间传统,自信地加入到民族文化建构的工程中,其影响力并不亚于政治抗议和政治建设,其价值不会被历史而遗忘或名流责难而毁坏,终究被人们所发掘。而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挖掘文本的内涵,体会字里行间的文化意识,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角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