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语相关论文 > 正文

研究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5 16:48

摘要:

摘 要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

摘 要: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包含的模糊美感在从源语言转向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多有磨蚀。本文试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分析模糊语言的模糊美感在翻译过程中的磨蚀成因,探讨可以使用什么翻译策略对模糊美感进行合理的语际转换。

关键词:模糊语言;模糊美感;翻译策略
 

引言
  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语言是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因此语言必然会具有模糊特性。尤其在文学作品中, 模糊语言是作者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模糊语言的概念外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艺术空白,更多不完全的"形",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在模糊语言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翻译过程中,容易造成模糊美感的磨蚀。本文试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分析模糊语言的模糊美感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缺失的原因,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一、 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成因
1、 英汉民族心理原型的差异
在探讨因为语言差异导致的译文与原文信息和美学价值不等的问题时,人们
对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即民族心理原型差异,注意的较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在不断构建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心理模式和心理特征。这种迥异的、甚至是相斥的差异在语际交流中很容易导致交流障碍和理解上的困难。
  自然地理条件在民族文化涵养、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封闭式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滋养的农耕民族,不求空间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因此形成了一种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的内倾性性格。而英语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气候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中,这孕育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不同的是,西方人选择了一种"天人对立"的认知态度,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是分离对立的,他们是真正地把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性质与观点。正是因为西方人认识到客体的独立性和主客体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们将主体悬置,以一种纯然外向的态度研究客体不变的属性,同时热衷于建立发展关于对象的知识体系。因而西方文化具有较强的外倾性。英汉模糊表达在模糊美感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也只有在着眼民族心理原型的分析,才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不同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是不言而喻。中西方民族心理原型的这种差异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生命整体和部分的互摄互融,重混茫和会通,因此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一般认为,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形,使汉语的模糊性尤其突出。相比较而言,英语民族思维则重分析、忌模糊、善逻辑。逻辑思维具有精确性,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重形合和形式规范,语法呈显性,使英语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逻辑语言。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经典诗句"寻寻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英译文请看以下两种:
  译文一::Seek,seek,search,search,cold,cold,bare,bare...
译文二:I search and seek , I'm lonely and depressed , I'm sad ,
weepy , and feeling low .
  原文利用叠音词产生的模糊美感来描述诗人内心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译文一机械地从字面上直译原文形式,无法使读者真正了解原文,无法真正接受原语作者的真实表达。而译文二用了"lonely, depressed, sad, weepy, low"五个形容词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悲伤、绝望、凄苦的心情。原文的模糊意境美在译文读者的心理上产生了同原文读者基本相似的共鸣。但遗憾的是,在语音层面上,汉语叠词叠韵的模糊美感效果却难以在译文中复现。
  因此无论是英汉民族心理原型的差异还是由此造成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都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模糊美的多有磨蚀。
二、 翻译中的模糊处理
1、 语用模糊与翻译
说话人在一些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间接的或模糊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传达多种言外之意就会产生语用模糊。中国人内倾性的民族心理原型以及擅长模糊的想象思维,使得在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成为常用的手法,其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而启动读者的审美想象。例如:
女儿:爸,到我房间辅导我做作业吧。
爸爸:我才不要到狗窝里去。
在这段对话中爸爸的回答是有寓意的。他把女儿的房间比喻成了狗窝,所传达的真正的言外之意应该是在暗指女儿的房间太乱、太脏,直接译成狗窝显然是不合适的,会引起译文读者的误会。因此针对语用上的模糊,译者要在阅读时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才能正确传递原文信息。
2、 文化意义模糊与翻译
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都造成了中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当源语
的模糊语言可以在译语中找到对等表达时,可以采用直译手法,以精确译精确、模糊译模糊。例如:Through that accident our dinner was not ready till late, but is didn't matter in the end because Knowles, who went to fetch it, got knocked by a sea and the dinner went over the side.
译文一:由于那次意外事故,我们的晚餐很晚才准备好。但是,这最终也无济于事。因为当Knowles去取晚餐时被又一次的海水袭击而撞到,我们的晚餐也不告而终。
译文二:经过那次事故,晚餐很晚才做好。不过到头来,早晚也无所谓了。因为去拿饭菜的Knowles被海浪击倒,饭菜全都越过船舷,落入海中。
译文一中将the dinner went over the side译成晚餐也不告而终,让读者摸不到头脑。关键是如何理解句中的side,此处side指"船舷""船舷"在英语中的表达之一就是the side of a ship,因此译文二用精确译精确,正确传递了原文的意思。
但是当模糊语言文化涵义不一致时,对这类模糊词语的翻译往往需要"直译
与意译并用"、"直译与释义结合"或采取"直译加注"的变通手法。
例如:他的两个儿子可谓天壤之别:一个是龙,一个是虫。
译文一: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 one is like a dragon, while the other a worm.
译文二: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 one is very capable, while the other is very incompetent.
译文一把 " 一个是龙,一个是虫"的汉语比喻原样照搬地套到英语中,看似"忠实",实则是完全忽略了中国人心领神会的"龙"、"虫"喻意。中西文化中"龙"有着完全不同的隐喻意义,在英美人眼中,dragon(龙)远比worm(虫)更 坏,更可怕,因此产生了误译。译文二所采用的意译方法就体现出了原文的真实意义。
3、 修辞模糊与翻译
  从修辞学层面看,语言的模糊性是利用模糊修辞手段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模糊修辞手段灵活多样,比如双关、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模糊修辞广泛存在于各类型的言语交际场合,没有一种文体可以完全避免修辞上的模糊。例如:
  "娘,他们......是要剥我们中国人的脸皮啊,你知道吗?"
  骄阳下,柳树上,回答他的是一片"知了,知了"的蝉声。
   (毛炳甫"剥皮香蕉")
译文:"Mother, what they asked me to do was not......but to lose face for all Chinese! Don't you see?"
In the scorching sun, from the willow tree, came the confirming reply of the cicada's chirrup: "See, see......"
句中声音词"知了"是模拟蝉的叫声,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双关意义。表面看是普通的场景描写,实际上确实人物心理变化的体现。原文中的"娘"没有正面回答,表明她内心受到震动,正在考虑孰是孰非,而此时的蝉鸣正好同音谐义代其回答"知道了,知道了"。此双关语含蓄委婉,风趣幽默。按通常的译法"你知道吗"应该是"Don't you know?",回答如果要照顾作者本意,就应该是"Yes, I know, I know"。但"know"的发音与蝉鸣相差甚远。尽管声音词是一种似像非像的摹拟,却也不能相差千里。因此译者先将"你知道吗?"译为"Don't you see?",继而用"See,see"来回答,一方面保留了蝉的声音,另一方面又包含了"知道"之意,一语双关,看似平常,实则凝聚了译者的一片苦心。
  因此,对于修辞模糊的翻译,译者必须注意两种语言中修辞方面的模糊性及其差异,正确理解原作的审美品质,才能将原作中的各种审美形象再现在译语中。三、结语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是一种语言创造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活
动。译者作为对模糊语言的解读者和传递者担负着传递原文信息的责任。译者需要很好地了解模糊语言的模糊美在翻译中的磨蚀成因,才能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各种语言模糊现象。从而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将原语读者所能体会到的意象同样真切地赋予目的语读者。
本文系2014年校级青年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接受美学视域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项目编号:2014xq031

参考文献:
[1] 陈艳艳.文学模糊语言的翻译及译者地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2)
[2] 高翠花.闰桂娥.审美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8月 第20卷第4期
[3] 刘能文.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研究[J] .名作欣赏,2014,(27)
[4] 刘在良.试论翻译的模糊性[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1).
[5] 毛荣贵.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义军.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
[7]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 吴义诚.模糊:文学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J] .外国语,1996,(5).
[9] 余富斌.模糊语言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10] 于娜.孙永君.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翻译[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