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高中数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创新教育与高中数学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5 17:26

摘要:

摘 要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

摘 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本文从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在思考中提升创新品质、重视解题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创新意识四方面谈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创设和谐教学环境,挖掘创新潜能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觉效果,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创新品质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三、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

  四、加强开放性试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

  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能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通过数学开放题渗透学生创新意识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数学开放题作为开展提高创新能力一个切入口,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编制数学开放题,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

  五、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顾明远先生说:“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的缺乏是多么的可怕。数学组可以课题研究为切人点,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立足点,以培养科研态度和提升科研能力为基本点,推动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尤其强凋学习和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切实让老师们走进新教育,体验教育的时代性,理解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重塑2l世纪下的教师观、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促使自己向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方向发展,推动自己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策略:头脑风暴;专题学习;沙龙讨论;案例评价;经验交流;师徒结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要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基于数学学习本质的基本要求。

  总之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