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7 21:16

摘要:

摘 要 : 摘 要: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目的在于传承、开发和保护非遗项目。我国非遗项目数量较多,但地域性强,而且不少非遗项目还在继续探索和开发中。

摘 要:  摘 要: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目的在于传承、开发和保护非遗项目。我国非遗项目数量较多,但地域性强,而且不少非遗项目还在继续探索和开发中。本文对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分布在东、中、南地区,由此提出应该对现有地区的非遗进行相关保护,并且在少数非遗地区进行合理开发,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地域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都占据世界先列,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且是多民族国家,所拥有的非遗项目还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本文针对非遗的空间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非遗事业做出贡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上的特殊遗产,是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审美价值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对比词,相较“物质文化遗产”缺少了“物体”,从文化、文明中延续。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深深的民族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够看出被其代表的民族身份、民族标志和民族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主要是依靠“人”这一载体,人们的口口相传、代代相承,形成了现阶段人们所认识的遗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文化、民族、信仰、教育等方面均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相关的概念界定,并且对类型、品种、项目以及传承和保护等方面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一旦某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成功,则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目前,社会各界学者对非遗的研究主要在于开发、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而如果真正探索我国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还需要从多方面的资料、文献甚至包括计算和技术方面进行分析,这也为我国未来对非遗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前瞻性基础。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类型分析

  国发(2008)19号文中指示,在以往10大类非遗的基础上扩充了一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188项,占比7.91%)、传统戏剧(366项,占比15.40%)、曲艺(74项)、传统医药(77项)、民俗(330项,占比13.89%)、传统音乐(338项,占比14.23%)、传统舞蹈(273项,占比11.49%)、传统美术(238项,占比10.02%)、传统体育(86项)、游艺与杂技和传统技艺(共406项,占比17.09%)。而传统体育、传统医药、曲艺三项占比较少,合计共占总量的10%。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当前我国11类非遗项目的结构特点是传统技艺占主要方面,其次是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和民间文学,而稀缺项目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曲艺。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非遗分布主要在于少数民族聚集地或者是文化盛行地,然而,中国版图宏大,非遗项目分布并不均匀。从南向北,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从东向西,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所以,可以认为我国非遗项目的主要聚集地在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其次是西南少数民族融合一带。这也能够看出,我国历史上对黄河流域一带的发展十分重视,我国古代帝王选京都的主要地区便在黄河流域,换句话说,黄河流域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发展,所以黄河中下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十分丰富。而长江流域相较于黄河流域,虽然非遗项目较为稀缺,但同样也是我国另一文明发源地,长江流域地质复杂、生物繁多,几千年的变迁,在该地区形成了丰富的非遗类型。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活跃,非遗数量多,项目单一,西南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语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并且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熏陶,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独特的文化类型,但通过上文分析,我国非遗的分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分布不匀现象。其中包括生态差异、文化多样性以及多民族特色的丰富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几乎赶超中原民族,所以文化多样性也促进了非遗的形成。

  我国目前为止的11类非遗项目的分布主要在东、中南地区,由于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会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从而遗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本文分析的非遗空间分布主要是根据我国现有非遗项目进行探讨,以期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作出贡献。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