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探讨怎样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9 20:11

摘要:

摘 要:本学期,在英语教学中掀起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探讨,笔者认为激活阅读学会阅读是一个好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活阅读 (一)营造阅读的氛围

摘 要:本学期,在英语教学中掀起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探讨,笔者认为激活阅读——学会阅读是一个好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活阅读
 
  (一)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
 
  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良好的情景是影响学习进程的重要因素。精心创设问题情景,着力激活学生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验、阅读经历,教师用自己的理解,唤起学生的共鸣,利用音乐、画面、影像渲染课堂气氛,巧妙地利用悬念,激起学生阅读的期待,在一堂课教学中抓住开头的导入,中间的释疑研读,结尾的总结、拓展,精心设计悬念,创设阅读的期待,加之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带着问题读英语。
 
  (二)注重读的互动,增强阅读的动力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基本功,朗读是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注意“读”的互动,教师通过自己范读课文,疏通生词,引导学生听多媒体课文录音,同学与同学互读、自读、指名读、集体读、分组读及分角色读等,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读,使课堂上充满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媒体之间读的互动,学生在互读中相互借鉴,在读中体悟内容。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学会阅读
 
  (一)掌握阅读的方法,强化阅读的意识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三种:(1)面式阅读,即粗略阅读全篇,这是掌握大意梗概所用的方法;(2)点式阅读,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3)线式阅读,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阅读方法。阅读时要避免出现三种错误:(1)逐字逐句的阅读,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方式,不但大大减慢阅读的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略对阅读材料整体的理解;(3)忽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增强阅读的意识。
 
  (二)开展多层次的阅读,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层次阅读,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一般来说有四步,第一步略读或粗读,理解大意;第二步精读,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按照具体任务去读;第三步熟读,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疑点;第四步,研读,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得到启发,创造性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判断,YES/NO和WHY问题,完型填空,信息转换来检查以上几个层次的阅读效果。经过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阅读的练习,提高阅读的技巧和能力。即时准确地阅读练习,能有效地形成技能、技巧,常用的技巧包括预测所读的材料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及辩识语段过程等。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练习的方法有:(1)就课文提问题,提问有记忆性问题(记住课文中的现成问题就能回答);理解性的问题(答案在课文中但不是现成的);创造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应用性的问题(应用课文中的新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评价性的问题(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观点)。(2)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3)复述课文;(4)双人或小组活动,编演角色,设置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按角色说话;(5)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体会等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今后阅读更多的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三、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及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需要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四、弄清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与保持。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如语篇标志、主题句等)。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第二,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