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研究英译汉中的心理干扰与视觉误差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1 21:33

摘要:

摘 要 :视觉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产生视觉误差会牵制译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本文拟从源语逆抑制及母语负迁移(順抑制)两个角度对英译汉翻译展开研究,

摘 要:视觉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产生视觉误差会牵制译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本文拟从源语“逆抑制”及母语负迁移(順抑制)两个角度对英译汉翻译展开研究,分析找出视觉误差影响下误译、错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视觉误差;逆抑制;母语负迁移;翻译
 

  一、概述

  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碰撞。既然有碰撞,翻译过程中就不免会出现交际障碍,这些障碍的出现有语言自身的问题,也有由于不同国家因历史渊源、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等因素造成的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由此在译学界产生了很多关于文化翻译的讨论,比如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费弗尔提出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以及有关异化与归化的轰轰烈烈的讨论。这些都从文化层面将翻译推到很高的位置。但在基本的翻译研究中,还存在隐形的、不易为人所察觉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在制约着译者的进步,不解决这些因素对译者的负面影响,译语则不过关,更别提文化层面的东西了。这里所说的生理及心理因素,一为视觉,二为心理暗示。

  二、视觉误差与文字

  一般人判断事实真伪只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信亲眼所见,疑未见或间接获取的。而这种判断标准往往会造成一种麻痹心理,忽略了观察中本应注意到的一些具体细节。这种过于迷信自己眼睛和观念的做法实际就是固步自封的表现,这样的认知方式会造成在对原语阅读的过程中的视觉误差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疏漏。

  具体到语言,语言文字中的惯性阅读造成的视觉误差取决于读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和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任何人对自己熟悉的语言,尤其是母语都能做到一目十行,乐在其中;而对不熟悉的语言则字字纠结,苦不堪言。比如,看到“天空”二字,我们眼前立时会出现日出东方或白云朵朵的场景;遇见“乞丐”一词,我们能够联想出一个个手端破碗,沿街乞讨的衣衫褴褛之人;而读到“圣诞大餐”几个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定会有美味的烤火鸡。同样,如果对一个句子的内容很熟悉,一旦看到结构或提示,就马上能够“脑补”出其正确的形态或余下的内容,哪怕与实际结构或内容有出入,如“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先鸭知”,因为大家对惠崇的《春江晓景》十分熟悉,所以这句话乍一看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读出来一定会按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顺序进行。这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常见,并不复杂,眼睛只是粗略做了扫描;之后按照阅读习惯,自动给这些文字进行排序,得出的理解与原句的意思无出其右。这样的通过视觉感应,经过思维过滤与纠正,得出正确理解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测验中屡见不鲜,如完形填空题: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在“空缺”里自动填进内容,原本句子中顺序颠倒的词语,也会被大脑自动纠正。而改错题难就难在眼睛在扫描的过程中,大脑已经根据习惯把颠倒的语序排好,把错误的单词纠正好,造成读者认为该句正确,发现不了错误。这说明,一旦视觉信息先入为主, 就会对大脑中的其他信息的提取产生抑制作用;而这种视觉误差具体到翻译过程中,则表现为:源语句型结构通过视觉神经输入大脑中枢后, 即可定格成为前置中的信息, 目的语则是存贮背景信息。(王宗炎, 1988 :139)这时译者受制于视觉信息的先导作用,很难调节思维方向, 变换思维角度, 转换思维方式, 因此,浮于源语表层句式结构而不能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入手将源语译出。这就是源语“逆抑制”的干扰作用,它会误导译者受制于源语的句法结构及表达习惯,翻译出让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的“西化”译本。如:She would ask her children endless questions about what they like and what they dislike.她总是无休止地问孩子们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根据译文的目的语汉语的表达方式看,这种定语从句前置造成的长句是一种典型的“欧化现象”,以迎合源语(英语)讲求衔接手段以形合机制为语段发展杠杆。这对于以表“意”为主的目的语(汉语)而言,这种重“形”的译文肯定不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因此,这种“异化”翻译是失败的。我们必须根据汉语重“意”轻“形”的特点,将上述译文可改为:她总是喋喋不休地问孩子们,问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就是视觉误差引起的“逆抑制” 心理干扰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身还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下的心理暗示的干扰。

  三、母语“负迁移”影响下的心理暗示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又支配语言。而语言依附于思维,是思维的载体。在语言间相互转化的翻译过程中,原作与译者的沟通遵循共同的思维规律,“思维活动的规律及内容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方梦之,2002,p.45)。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或得到的心理暗示,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因此对翻译研究离不开对人脑思维的研究,而这其中,心理暗示对翻译的影响无可谓不深。众所周知,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语言行为包括翻译都会受到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的影响。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语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归根到底,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可见,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是翻译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一个难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突破心理暗示的束缚,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客观复制,更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译者在对源语理解和译语表达时,心理活动伴随始终。传统的翻译实践注重翻译理论联系实践,通常会忽视对译者心理因素的分析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心理作用影响翻译的质量,其结果会造成翻译的文化缺失及内容失真。尤其是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受母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二语的掌握则是受心理因素影响的。任何一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二语,都不得不面对母语的影响,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有这样一个句子:“As an expert, what’s your opinion as you’re reading these tea leaves? ”此句可译为:作为专家,您对这些情况怎么看?而绝非某些译者在没有深谙英语知识的译成类似“作为专家,当你在研究一片片茶叶是想到了什么?”这种让人不知所云错误翻译。引文在英语表达中确实有“to read tea leaves”,字面上翻译为“读茶叶”,但这样的翻译对于汉语读者来说不可接受,因为茶叶不是用来读的。单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样的翻译在单个词汇层面上贴近了中国语素的要求,但从以思想却不能被认可。如果我们将“read”改为“观察”,“观察”茶叶的目的何在?因此,必须抛开母语字面意思的影响,从深层结构出发加以探讨,因为这与译者的第二语言能力的习得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to read tea leaves”类似于“to read someone’s palm of the hand(看手相)”,不是真正地去研究一片片茶叶,而是比喻根据线索做出推测。再有一种情况就是,读者因为不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或者因为直译简单省事,或者更因为追求洋腔洋调来凸显个性,译出来的文字欧味十足,这是母语负迁移的对立面——汉语欧化问题。欧化后的译文中充斥着佶屈聱牙的词句表达,非常规的表述方式以及非土非洋的调调,让目的语读者读起来如坠云里雾里,产生诸多疑问,导致诸多不快。其实,我们的一切译文都是服务于目的语读者的。比如英译汉,要把英文译成汉语,就必须尊重中国的语言表述与文化习惯,不能盲目照搬西式的表述习惯,尤其应避免顺序颠倒,结构混乱,还要注重区分英汉不同的修辞语态等,尽量避免欧化汉语,避免“翻译腔”。比如对英语的结构,我们针对源语应该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必要的改组,将英语原文在形式上和结构上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并根据汉语文化背景,从表达手法及修辞比喻上加以改造和加工。这就要求译者先内容消化(原文),再优化整合(结构),后汉化输出。具体说,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引入“移情”等概念和手段,与源语作者在思想上发生化学反应等。这说到底,也是我们当前讨论最多的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我们的原则是,既不能受民族保护主义思想影响把外语作品完全归化,也不能受后殖民主义观念束缚,对外来作品完全保留,甚至导致本民族文化被异化。

  四、结语

  “逆抑制”心理干扰以及母语负迁移对英译汉翻译的分析研究,是翻译教学改革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英译汉过程中,我们既要避免源语“逆抑制”所造成的译语(汉语)西化的影响,不能只重表象,翻译流于形式;又要注意母语负迁移在翻译中潜移默化的危害,不能将一切源语“归化”,破坏源语的结构美及异域文化美。译者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但两手都要硬,且均衡二者的优劣,游刃有余行走于两种语言之中,却不能放松丝毫警惕。这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原作负责,也要对目的语读者负责!

  总之,译者需要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分析英译汉翻译的过程中,找出翻译中受视觉、心理等因素干扰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以推动翻译教学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C].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Ltd, 1990,11

  [2]Nida, E. A. &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69/2004

  [3]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4]姬玉珊. 翻译过程中源语对目的语的心理干扰性误[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年第3期

  [5]王宗炎.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