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语相关论文 > 正文

浅论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的几大误区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2 19:51

摘要:

摘 要 :中国学生通常认为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最因难方面之一,其实不然,那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学习英语阅读的误区。本文就这些误区予以简要分折。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误区;语

摘 要:中国学生通常认为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最因难方面之一,其实不然,那是因为我们进入了学习英语阅读的误区。本文就这些误区予以简要分折。
关键词:英语阅读;误区;语言学习


无论在任何的语言学习中,阅读都是一项很难学习的方面。国外许多语言学家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阅读过程看作是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过程。Goodman(1982)认为,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的游戏,一个思想与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阅读就是一种人的视觉感官与大脑思维配合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笔者认为有三大误区是我们中国学生愿意进入的。首先,那就是单词与句子的逐词逐句阅读,从而影响理解偏差;其次,是不理解文章的整体篇章背景和信息知识的缺乏,而盲目阅读;最后,是我们通常把我们的中式思维方式融入到英语阅读当中,从而想当然的认为我们的理解是对的。下面,让我们逐一分析这些误区。
一、单词与句子的阅读误区----逐词逐句阅读
在英语阅读中,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一篇较长的英语文章时,一般中国学生通常会逐词逐句的阅读,这样其实是我们进入了单词与句子的逐词逐句阅读误区。每当,我们遇到新词时,我们总会盲目的查词典而不知道其词汇的类型,从而误解句子的整体含义,进而会使我们对整篇文章产生困惑。
1.逐词的阅读误区---缺少对词汇多样性的认知
根据Laufer(1992)和Nation(1990)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词汇知识归纳为这样几个主要的方面:形式(词形和语音),意义(概念和联想),词法,句法及搭配知识,而我们总会忽略词汇的歧义,词汇歧义指一个词具有一个以上的意思,如英文的drill既可以指“训练”也可以指“钻孔”。下面是这样一些句子:
(A)The man started to drill before they were ordered to do so.
(B)The man started to march before they were ordered to do so.
当我们首次看到“drill”这个单词时,我们有可能只想到它的一个词义,而忽略它另外一个意义,从而我们会导致不理解整句话的含义。对文章就有了一个错误性的认识。此外,还有许多词汇的类型是我们经常忽视的,转义词语就是其中之一。转义词语是主要指在暗喻,借代等修辞手段中意义发生变化的词语。像抽象词,习语,反语和含背景知识的词语等都是转义词语。通常习语,是我们最容易进入我们学习英语阅读误区的,我们觉得有些很简单的单词组成的句子很好理解,就想当然的认为我们的理解正确,其实不然,这样的例子有许多,例如,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涸泽而渔);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对牛弹琴);To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To kill the hen for eggs(杀鸡取卵);To shout in the east and strike in the west(声东击西)等。如果,我们只是逐词的理解,就是完全的误解。
2.逐句的阅读误区----缺少句子的阅读策略及语境
有很多句子在英语阅读中,也是非字面意义就能让我们完全理解出来的,而我们阅读英语文章的句子时,我们总是进入逐句阅读的误区,那么我们理解的也只是每个句子的含义,整体文章我们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因为我们会觉得阅读质量不高。此时,我们应该利用句法策略。利用限定词,介词,连词,代词,数词等功能词的作用。例如,
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The florist who was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这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但第一个句子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而第二个句子中有一个“who”这个关系代词,理解就容易许多,可见功能词在理解过程中是一种有用的句法策略。其次,就是利用语境或上下文的语义功能。语境或上下文效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无处不在,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恰当的语义关系,对句子作出合理的解释。“Can you pass the salt?”可能是西方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但这句话不是在问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一个有礼貌的请求。
因此,逐词逐句阅读是对英语文章理解的一个大误区。
二、篇章主题的阅读误区---其对文化背景与篇章连贯的误解
1.不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误区
背景知识影响篇章理解也是中国学生阅读英语文章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背景知识的个体差异体现在背景知识的丰富程度上,即使明确了题目但读者不了解其文化背景,仍然会觉得这段文章很难理解。
Barlett(1932)曾让英国人受试阅读印第安人的民间神话,其中涉及印第安人的风格和信仰的背景知识。由于受试的文化背景是英国式的,所以受试者在回述中倾向于把故事改造成符合英国的文化背景。这说明,受试者按已有的图式来整合当前的信息。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从而联想到我们的中国学生,这也是我们中国学生的误区,不加以了解文章特有的文化背景,导致我们不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因此,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丰富的背景知识尤其重要。原因有二。第一,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外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等背景知识的掌握通常需要有意识的学习,这和母语学习或二语学习有所不同。第二,我们的英语水平无法与英语本族语的人相比。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背景知识弱一点,语言水平高就可以有一定的弥补;而语言水平不高时背景知识同样可以有一定的弥补。因此,文章的文化背景对理解文章尤其重要。
2. 不掌握语篇连贯的运用技巧误区
对于篇章整体语义连贯也是中国学生阅读文章一大严重误区。一般来说,中国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马上就进行阅读,但读到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时就不记得前面所讲的内容。导致我们中国学生阅读的不流畅,对文章的片面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建立语篇理解策略----学生主动阅读。而学会主动阅读至少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读者要利用背景知识图式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把新信息和放在长时记忆里的已知信息整合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第二,读者根据图式的指导作用而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后面的语言材料,以提高阅读速度;第三,阅读部分材料或全部材料后,读者要写摘要或提纲,帮助确立全篇连贯,建立命题记忆网络或情景模型;第四,读者就语篇的要点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以便找出篇章的主题内容。再有我们需要明确阅读目的,有的文章需要接收性阅读,及思性阅读扫读,跳读等来阅读文章。除此之外,外语学习者还必须协调好外语阅读中的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
因此,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篇章语义连贯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中国学生也是极其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随便的忽视这些小的细节,避免这些学习误区。
三、母语思维的阅读误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英语阅读
就像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一样,母语的思维和思想也会影响我们的英语阅读,这也是中国学生常常愿意进入的误区。这是因为外语学习者是带着母语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难以避免,会产生正负两种迁移。正迁移能够促进外语的学习,但负迁移就会产生许多错误的表达形式。比如,汉语的屈折变化很少,而英语就要多得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犯屈折变化的错误就很多,往往是少用或者错用。因此,我们应该不让母语思维影响负迁移,尽量减少进入这样的误区,多在阅读中运用母语的正迁移。通常我们会说语文阅读能力强的同学,英语阅读也会很好,这就是正迁移。能够根据中英文的共同特点,把母语阅读中所形成的关于技巧方法的思维模式运用英语的阅读中,促进英语的有效的阅读。这就证明语言的共同性在发挥着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创建母语思维的正迁移环境,这样才会改善阅读质量和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阅读几大误区的简要分析。简要来说就是,不要逐词逐句阅读,这样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偏差;不要错误的妄加评论,多了解文章的信息背景,学会了解英语文化知识背景;不要受我们汉语思维的影响,要清楚的了解我们在阅读的是外国文章,学会用西方的思维看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我们的母语正迁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学习英语阅读对于中国学生的确是一大难关,但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些误区,尽量在阅读中多想想这些误区,多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我们也可以轻松的、愉快的阅读英语文章。既让我们学生喜欢阅读,从而又了解了外国的文化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方法,真正的提高了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伟飞,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J】.广西大学学报,1999.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