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语相关论文 > 正文

通过英汉否定结构看中西民族性格差异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2 19:55

摘要:

摘 要 :英汉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探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对英汉语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因此,不同的语言之间的差

摘 要:英汉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探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对英汉语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因此,不同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其根源于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不同语言也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性格与独特文化。
关键词:否定结构;对比;文化;性格


1.引言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最近的20年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否定结构是任何语言共同具有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在否定结构上具有可比性,而且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说,对比的主要工作是寻找差异,目的却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是语言形式中所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言总体上在否定结构中的异同及其产生的文化原因。
2.英汉语否定现象
英汉语言在否定上的构成有着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否定词、词缀、含蓄否定句三个方面。
2.1英汉否定词对比
“否定词并不是一种词类,而是专指表示否定意义的词,与非肯定词和反义词的概念都不同。”
2.1.1 英语否定词
本文主要把英语中的否定词分为两类。第一类,基本的否定词,如no, not。这类词语在英语中是构成否定句最基本的形式。
如:I cannot go with you. 我不能和你去。
第二类,半否定词。这类词语由具有否定意义的否定副词构成,有些语言学家也把它们视为半否定词,如never, nor, neither, hardly,等。
如:He rarely went to the bar.他很少去酒吧。
2.1.2 汉语否定词
汉语中的否定词数量同英语相比在数量和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地域和时间局限性。汉语中的否定词常用的主要有:不、没、别、等。
如:今天我不来。
其他一些否定词,如无、未、甭、弗、休、莫、,等、
如:知子莫如父。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的否定词和半否定词较汉语来说数量较多,且使用面广,而汉语中除了基本的否定词外,其他否定词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如弗、休、莫、毋、勿,等。
2.2 英汉语词缀对比
汉语属于典型的分析语,英语属于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的综合语。也有形态变化(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而汉语则缺乏形态变化。
2.2.1 英语否定词缀
英语中包括大量的前缀和后缀,且词缀灵活多变,规模大,种类齐全。如否定词缀de-, ir-, non-, in- ,等和否定后缀 –less,等。
2.2.2 汉语中的类前缀
汉语中用来表示否定的类前缀有:“非-”、“未-”、“反-”,等,如“非军事化”、“未知数”、“反人类”,等。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具有大量表示否定的词缀,如un-,dis-,non- ,等,使用范围广,变化多样,而汉语中的词缀没有这么复杂,而且主要使用在名词前,在功能上也受到限制。
2.3英汉含蓄否定句对比
含蓄否定句是指,寓否定意义于肯定表达形式中的特殊表达方式。
2.3.1 英语中的含蓄否定句
英语中的含蓄否定句分类较为复杂,本文暂且分为五类:
第一类,修辞手段形成含蓄否定句。在英语中,运用反语、象征、暗喻、隐喻、诅咒及夸张等修辞手段可以恰当地烘托出语义上的含蓄否定。
如:He will come back at Latter Lammas.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段。如Lammas指英国收获节,一年只有一次。latter Lammas的意思是“第二个收获节”,那是一个不存在的日子,所以就用“at Latter Lammas”来象征“永远不会”的意思。
运用反语来表达含蓄否定,多半是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问句充当。
如:Who is there but may err? 人孰能无过?
第二类,运用比较来表达否定。在很多含有形容词、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的句子中,形式上是肯定的,但表示否定的意义。
如:He is braver than wise. 他有勇无谋。
第三类,某些单词,短语形成含蓄否定。这类否定句主要通过动词、介词、连词、名词和形容词来构成。如fail, ignore, lack, without, before,等。
如:He failed to pass the exam. 他没有通过考试。
第四类,通过固定句型来实现含蓄否定。这类否定句由以下句型构成。如the last, too…to,等。
如:He is the last man to accept the bride. 他不是受贿的那种人。
第五类,约定俗成的含蓄否定。有些习语形式上是肯定,但在意义上却包含否定意味。
如:Search me. 我不知道。
2.3.2 汉语中的含蓄否定
汉语中的这类否定句,不出现否定副词,而是借助某些词语来表达否定意义。含蓄否定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借助名词或疑问代词,如屁、鬼、鸟、什么、哪、谁,等。
如:你懂个屁。(暗含你什么都不懂)
第二类,特殊句式。利用“什么……不”的句式构成。
如:管他愿不愿意,试试再说。
第三类,修辞手法构成含蓄否定。汉语利用反问来达到否定目的。
如:他是这种人吗?
从上述对比来看,英汉语言在构成含蓄否定句上,都利用修辞手段,但是英语中使用的手段更为多样。其次,在特殊句式和词语上英汉都有相似之处。最后,英语寓否定意义但在形式上肯定的现象比汉语常见,其形式也比汉语多。
2.4英语中独特的否定形式
英语中的否定转移现象,相当于一种委婉否定。主要是把直接否定转换成委婉、口气温和、谦虚留有余地的句子形式。
2.4.1 英语中的转移否定
英语中的否定转移现象非常常见。否定转移一般使用表示相信、臆断意义的动词构成,如think, suppose, expect, imagine,等。
如:I do not think he needs to worry about this matter.
第一,英语国家的人一般用否定自己的看法(如否定主句的动词),来代替否定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如从句内容),以达到口气委婉的效果。而汉语中这类否定形式不符合汉语的表达形式,如“我想他不会成功”,而不说“我不想他会成功”,因为此种说法不符合汉语表达逻辑。
第二,英语中这类动词转换的名词也可以形成否定转移。
如:It is not my opinion that your proposed contract is practical.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习惯于直接否定,否定事实。而英语习惯于间接否定,否定自己的主观看法,而且英语中不仅动词可以构成否定转移,名词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3.中西方民族性格文化的影响
3.1 幽默
西方人富于幽默,希尔说:“一个民族的性格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形成不仅与历史有关,而且还是地理、语言、风俗习惯的沉积。因此,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在言辞上常常注意分寸,表达时往往不把要说的话说出来,也不常常采用直接否定的方式,而是采用英国特有的幽默,运用英语中不同的否定结构来把直接的否定转换为带有幽默感的语句。而中国人的幽默多见于行为,少见于口头。(林语堂,中国人 P567)中国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和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造成了中国人思维闭塞内向、视野狭窄、求稳好静、缺乏活力和缺乏幽默感。而西方文化发祥地的爱琴海周围,独特的海洋地貌使得西方人的性格与中国人的性格大相径庭。那里陆地狭窄、多山、土地贫瘠,因而造就西方人“海洋性”的外向性格。
3.2 含蓄
英美民族善于使用某种间接、含蓄的方式来陈述。汉语中也有含蓄表达法,但比较常用于修辞手段中。总的来说,汉语比较倾向于直截了当,而英语则常用间接肯定或委婉否定等。(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p281)汉语中注重直言、简明、畅达,而含蓄、委婉、迂回的方式则常用与英语表达中。孔子说:“辞达而已”。他要求弟子说话和做文章要让人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现代汉语中,不提倡曲折、晦涩的文风,要求直截了当的交流思想。
有学者认为,汉语表达并非直接,有些西方人也觉得中国人难以捉摸。其实,这不是指汉语语义不清,不直接明了,而是由于他们不习惯我们的交际风格。这与汉语主题述题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西方人认为中国人说话喜欢把论点放在一大堆材料中,让他们不能理解,其实中国人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拿出自己的意见就显得不谦虚,没有礼貌,对听众缺乏考虑。这也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所致。
4. 结论
通过英汉语言中的否定结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否定结构多变,否定词数量较多,常用含蓄的否定形式,加上特殊的否定转移等否定现象,使英语趋向于委婉、间接,透视出英国人的性格含蓄、克制、低调、幽默。相反,在汉语中,否定结构没有英语中那么多,含蓄否定也往往常用做修辞手段,因而使得汉语倾向于直截了当,这反映了中国人“内向性”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1]许余龙.英汉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林语堂.中国人[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7.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