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农业论文 > 正文

分析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UC论文网2016-01-16 21:15

摘要:

摘 要 : 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主要手段为乡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组织协调,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农村

摘 要: 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主要手段为乡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组织协调,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的全覆盖,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关键词: 气象预警信息;乡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发布现状


长期以来,气象服务工作在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受近山临海特殊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加上气候变暖大背景影响,营口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寒潮和大雪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也不断加重。2011年,营口市政府印发《营口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各县区政府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组建农村气象机构,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机制,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与接收系统、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和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不断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营口各级气象部门在市局带领下,明确任务分工,积极组织并全力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气象服务工作在提高营口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当前,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主要手段为乡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自身特点,对传播效果起着特定的影响,解决了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基础条件差、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覆盖率低以及农民文化知识落后不懂利用先进手段获取气象信息的弊端。但乡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存在着受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应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2]
1 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现状分析
为切实做好营口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民生工程建设,营口市气象局积极争取省气象局资金支持,加强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调研,经过合理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2013年在20个街道、管理区安装20块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并投入使用,为覆盖区域提供每10 min发布一次当地气象实况、每天3次城市天气预报及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等,通过了2008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农村气象监测预警发布平台”、2010年“十五件实事”的“营口村级大风、地质灾害预警发布系统”共建设了103块气象预警显示屏,实现了当地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乡镇、街道的全覆盖。2014年3月营口市所辖乡镇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增至133个,其中盖州市拥有68块电子显示屏,各乡镇和地质灾害易发村覆盖率达到了100%。同时,营口市气象局按照省、市政府工作部署,完善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建设,2014年3月已建成气象预警大喇叭557个。其中2014年盖州市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气象广播预警大喇叭100%的覆盖率。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的建立,使营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在显示屏上及时传递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提高了防灾减灾决策指导的时效性,确保了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3月,营口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终端村级覆盖率已达到了96%,2015年7月中旬营口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就气象部门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要求应进一步完善营口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多部门共享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推进面向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推进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向自然村覆盖,逐步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2 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方式中,主要以乡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为主,保证了气象预警信息的直接、准确传达,且能确保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同时,电子显示屏传播方式新颖直观,一目了然,乡村大喇叭操作方便灵活,语音播放清晰,这些都有利于地势偏远、接收信息不方便的乡村、山区及时有效了解天气预报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但电子显示屏信息量小,只能滚动播出信息,而且传播范围有限;乡村大喇叭则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很多已落户村庄存在终端无人管理、乱堆乱放现象,且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保障人员,设备故障维修和日常维护管理成为很大的问题。
3 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
近几年,营口市气象局着力建立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同时,制作适合农村农民实际需求的气象服务信息,全面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整体水平,建立统一的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运行管理制度,在全市乡镇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安装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和气象预警大喇叭,在此基础上,加强组织协调,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传播到农村,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3.1 合理制定电子显示屏、大喇叭预警信息发布时间
电子显示屏可设置“早间气象、晚间气象、农业气象站、天气实况、气象预警”等栏目,从上午08:00起,结合农民劳作规律合理制定发布时间,可分时段滚动发布,设定休眠时间,避免长时间运行。乡村大喇叭设立早间气象、晚间气象和气象信息预警项目,设定每次信息播放3次,发布时间与电子显示屏基本一致,符合农民活动习惯,突发性气象预警信息可随时发布。
3.2 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传播体系
根据电视、广播、96121电话、手机短信、报纸、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和互联网等不同特点及优势,加快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体系,实现各类传播方式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与广电部门合作,在电视节目中滚动插播突发性短临时灾害预警信息,增加播出次数,将气象预警信息直接传送至农民手中;与通信部门合作推广96121热线电话,实现未来天气早知道,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加强移动部门合作,建立快速手机短信全网发布“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发送至用户手中。
3.3 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是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拓宽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推进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村村有气象信息员,通过农村气象信息员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上报气象灾情,提高气象服务的有效性,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杨久文.营口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主要气象灾害[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2]朱小辉.浅析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