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把中国的电视推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超级能吃的兔兔 2021-09-19 09:51 393 次浏览 赞 52

最新问答

  • 最爱串串香

    鼓励音乐电视创作,把中国的电视推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为了鼓励本土音乐电视创作,使音乐电视这一舶来品能够更好地为倡导的、积极健康的本土文化所借用,中央电视台从1993年开始连续举办"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首届大赛的评委阵容极为"豪华":评委会主任由台长杨伟光担任,副主任由副台长赵化勇担任,其他评委则大多为当时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包括中央歌剧院原院长乔羽、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王秉锐、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李双江、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金铁林等。

    而从获奖结果上看,"主旋律"与"流行性"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获得的12个作品既有二炮选送的《穿装的川子》和辽宁电视台选送的《我是中国人》,也有歌手苏芮的《牵手》和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杨伟光甚至认为,促进音乐电视的本土化和民族化是"丰富我们自己的屏幕跟西方卫星电视竞争"的需要,也是"把中国的电视推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一大批本土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开始借助"音乐电视"这一影响力巨大的"平台"走红荧屏,他们的作品与20世纪80年代初即风靡的港台流行音乐风格迥异,"一扫'靡靡之音'的……卿卿我我",成为电视媒介与流行音乐的一种健康的结合方式。正如曾任中央歌剧院院长的音乐界名流乔羽所言:"中央电视台的同志们是有见地的,他们不失时机地举办了音乐电视大赛,入手就把这个新的课题引入了健康发展的正路。"

    事实上,90年代中国本土流行音乐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极大繁荣的音乐电视栏目的功劳,李春波的《小芳》、林依的《爱情鸟》、孙悦的《祝你平安》、江珊的《梦里水乡》、那英的《雾里看花》、屠洪刚的《霸王别姬》、朱哲琴的《阿鼓》、田震的《干杯,朋友》等歌曲均因其音乐电视作品在"音乐电视大赛"获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而被传唱一时,成为这一时期本土流行音乐的代表。

    需要看到,由主流音乐电视栏目和音乐电视赛事"培养"和"扶植"起来的本土流行音乐,实际上是在西方与港台流行音乐的形式和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歌曲的价值取向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其自身能够同时得到意识形态与电视观众的认可,这种由和主流电视机构有意识引导的"文化意图"显然取得了成功。如有评论者所言:"没有一个的音乐电视如此受到老百姓的关注,同时又被宣传机构所重视。"

    但时间一长,这种折中、调和的文化形式很容易同时引发审美上更为"正统"的文化保守人士和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中全面浸润于港台流行文化的年轻人的不满。著名电视批评家任远将音乐电视称为"可悲"的现象,并表示很多流行的作品令自己"困惑不已";而另一位评论者则对屏幕上流行的音乐作品《大中国》(高枫演唱)和《一封家书》(李春波演唱)大发牢:"某电视台推出的《大中国》据说很受欢迎,似乎也是1995年最优秀的歌曲了。

    但在我看来,它没有《歌唱祖国》那样庄严和崇高,歌唱时从内心里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没有《我的祖国》那样辽阔和宽广,歌唱时从心灵里让人感到和平与安康……《一封家书》根本不是歌词……不讲辙口,不讲音韵,不讲词格,名曰'贴近生活'……都去拿散文当歌词,歌词作家应当改行了。"

    可见电视媒体对认知分歧的弥合和对文化共识的建构,即使有着良好的初衷并采用了适宜的手段,也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无论如何,在文化观点和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因消费主义的庇护而拥有日趋牢固的合法性地位的20世纪90年代,代表着严肃文化的精英话语对于主流电视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大众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滋养下日趋壮大,无论来自还是精英体的观点都只能采用与其结合的方式来参与对"主流价值"的塑造。

    除电视杂志、音乐电视、脱口秀等形态外,中国电视业在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舶来的最具影响力的一类节目莫过于综艺(variety show)。这类节目往往根据电视媒体自身的编排与表现规律,充分发挥电视作为综合性媒介的技术优势,将舞台表演、戏剧、竞技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观众高强度、快节奏、多样化的。中央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也已进入平稳而高速的发展时期。

    从1993年重点建设第三套节目文艺频道开始,至1996年全台已总计开办文艺专题栏目47个,涵盖了包括音乐、舞蹈、戏曲、评书在内的适于电视表现的全部艺术样式,知名栏目中既有综合性的《东西南北中》和《文艺广角》,也有专业类的《九州戏苑》(由原《戏曲欣赏》改版而来)、《电视书场》和《中国音乐电视》。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也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各有侧重地推出综合性或专门性的文艺栏目。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吉林电视台的《农村》——这档以农民体为目标受众的通俗文艺栏目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栏目奖。

    作为文艺节目一个组成部分的电视综艺节目的专栏化,依然是从中央电视台开始的。中央电视台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创办了《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旋转舞台》等多档形态各异且内容上各有侧重的综艺节目,它们在1997年地方台综艺节目开始借助"上星"的契机席卷全国之前,主导着整个综艺节目形态的走向。1990年3月14日20:05,一档名为《综艺大观》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以每两周一期的频率在一套节目中首播,并在第三套、第四套节目中多次不定期重播。

    这是中国固定化播出的第一档电视综艺栏目。其在内容上兼具知识性和性,曾设有"综艺快车""周末有约""系列小品剧""综艺传真""新起点"等板块,形式极为灵活多变。1997年4月11日,《综艺大观》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版以应对地方卫视节目的竞争以及观众审美疲劳、收视率持续下滑的态势,改版后第一期节目的收视率即出现了显著的回升,达到16.64%,略高于中央电视台的另一档栏目《曲苑杂坛》。

    《综艺大观》在20世纪90年代对内容、风格和形态的探索为后来所有成功的综艺节目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大到节目的总体框架设计和编排方针,小到剪辑节奏、板块设置、视觉包装和特技等细节设计,均为国内其他综艺节目所效仿。

    浏览 399赞 75时间 2023-11-13

什么把中国的电视推向世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