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老师要求写一个论文谈谈“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请大哥大姐帮帮忙。谢谢!

空想城城主 2021-09-19 09:08 480 次浏览 赞 92

最新问答

  • 魔女小楠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与国产、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的激化,则说明中国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诞生100周年和中国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市场,以及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个低产年。 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和地区的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市场对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为20—30部左右、墨西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生产的大国之一,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如《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的市场占有率,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普通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市场的升温,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杂志社》、北京市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以上,这说明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公司共向国外市场输出国产126部次,销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体制 90年代中国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机构。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江等都成立了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制片厂拥有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局批准了其他国营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出品权。广电部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单位,均可以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文学剧本向广电部局申请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发行体制解体,各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一次历史转机:市场复苏,国产呈现出重新振兴的迹象。但事实上现实困境仍然着中国的发展:国产面临着“信誉”,市场份额比例失调,制片、发行和放映的进一步激化;市场片源不足,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中国亟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化管理机制,提高质量,以创造民族的灿烂前景。 关键词体制市场份额信誉后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艺术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师范艺术系博士生。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与国产、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的激化,则说明中国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诞生100周年和中国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市场,以及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个低产年。 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和地区的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市场对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为20—30部左右、墨西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生产的大国之一,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如《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的市场占有率,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普通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市场的升温,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杂志社》、北京市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以上,这说明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公司共向国外市场输出国产126部次,销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体制 90年代中国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机构。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江等都成立了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制片厂拥有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局批准了其他国营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出品权。广电部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单位,均可以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文学剧本向广电部局申请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发行体制解体,各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市场竞争力 美国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市场。除了、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和地区,美国都超过了本土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和民族的发展。如巴西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放映单位放映国产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的发展,提高国产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抗衡,使国产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中也有3部本土,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兰1997年国产《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6)。而近年来在中国,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包括分帐进口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生产的发展、市场的复苏,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现实困境 中国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业的各级管理层到、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作方式的误区,整个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院需要250—350部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视部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国产给市场。而这些中应该有1/2的(80—115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是高效益的,正如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7) 近年来,每年中国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44部,国产新片144部,此外还有复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有大幅度下降,国产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进口30部左右,共150部。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进口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市场的真空。产量的不足,将导致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所代替。 导致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的生产规模。二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生产和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需要。”(注8)中国发展面临“体制不顺、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9)。 而这种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行业虽然一直以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的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10)。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生产的积极性,使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的市场效果,电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市场、加强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产量和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小国。尽管中国的产量约为世界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中国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市场敲响的警钟。(注11) 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的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是国产中票房收入最高的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万美元,接近2亿,是《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更是《战争》的44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观众人次达14亿,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12),是中国全国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13)。这说明,在大城市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未完,请参考

    浏览 226赞 146时间 2024-01-03

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老师要求写一个论文谈谈“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请大哥大姐帮帮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