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和节约的资料

有关的资料,随便社么

美梦似路长! 2021-09-18 16:47 172 次浏览 赞 69

最新问答

  • 长春小熊猫

    尽力做到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你可以自带无毒害金属的餐具,来代替一次性餐具。
    2.你应让每滴水都变得有价值,也就是说,你应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比如:你可以用洗过手的水拖地板等。
    3.尽自己所能,综合使用旧商品,变废为宝。
    4.阻止别人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5.减少私车使用,尽量乘公交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对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破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一点一滴的破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我们从我们后代手中借来的!因比,我们有义务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善待地球,是一种时尚,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时,绿色,也就渗进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在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正如环境 质量标志着一个的尊严和力量。
    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荒掉我们的精神家园,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短暂的满足和永久的厄运。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倡导和实施节约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多富裕,都无权挥霍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从后代 手中借来的。当代人的经济尺度根本无法体现生态环境真正的价值。 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环保环保时尚。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 ,因你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毁掉后人的生存根基。

    浏览 274赞 136时间 2024-03-18
  • 汉口小霸王

    2005年度恩施市“第一届十佳环卫工人”获得者黄大权,男,现年49岁,在恩施市环卫处六角环卫所工作。黄大权同志自1989年进入恩施环卫以来,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他都以“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行业精神,把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并言传身教的引导了一批批环卫新人,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无怨无悔的选择
    1989年10月,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风华正茂的黄大权与其他20名职工投身于环卫这一特殊的行业,在六角亭环卫所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三个月后,大部分忍受不了环卫工作社会地位比较低、工作脏苦累、工资福利待遇低这一现状,纷纷“跳槽”离队。留下的为数不多,黄大权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他有条件到每月能拿300元工资、工作轻松的单位,却毅然选择了每个月仅拿100多元、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清运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大权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总是把工作帽沿压得很低,低着头默默地作业,担心熟人遇见,亲朋好友也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就连读小学的女儿在当着同学面都不敢认这个扫大街的。当初,黄大权到女儿就读的学校开家长会,女儿让他坐在最后一排,担心同学知道自己的是扫大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如今已长大,再谈此事也感到愧疚。黄大权的子不好,不能从事重体力活,而黄大权一天的清扫保洁下来,已累得疲惫不堪,几乎没有力干家务,他的子经常埋怨他不顾家,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对朝夕相处几十年的老,为此曾出现了“”。黄大权却说:环卫清扫工作已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然选择了这一份工作,就应干一行、爱一行,尽力把工作干好,我将心甘情愿地继续为城市“美容”。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他才亲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令他难以忘记的是,2000年4月的一天,黄大权在清扫作业时,临街施工地的民工把生活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他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污染环境卫生,却遭到民工的辱骂和殴打,想起此事至今仍心有余悸。单位、同事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他,以环卫工人的杰出劳模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感染他,用“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行业精神教育他,使黄大权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众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黄大权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二、爱岗敬业成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黄大权就选择了基础条件比较差、作业任务重的路进行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6000平方米,还负责果皮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城市“牛皮癣”清除工作,大大超过了现在劳动定额规定的工作量。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6点钟从家出发,傍晚才能回家,一天作业下来,经常使他累得满头大汗、腰脚痛,但他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同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技巧,回家还利用休息时间,苦练“竹扫把”捆扎技术,有时所用的竹梢把手刺成了一道道伤痕,他也不在乎,只为了使清扫工具耐用,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多年来,黄大权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清扫到车站时,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清扫到道路两侧进水沟时,放慢速度仔细扫,若水沟被堵塞积污,还用手把水沟缝隙中杂物清除掉,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清。
    2004年11月下旬,正值寒冬腊月,为迎接省文明城市创建小组的检查,市里要求以整洁有序的市容卫生迎检。路段因为有菜市场,所以污染特别严重,管理难度最大,其他环卫工人都不愿去那工作,黄大权主动向单位承担这一路段整治任务,由于这条战线长达2公里,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8点,清除市场的污物,捡除路边的白色及路人随手丢弃的。在迎接检查的环境整治中,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就靠在清运车驾驶室里稍稍打一下盹儿。在短短一周内,他一共清除污物近3吨。还给了众一个洁净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黄大权就是这样为了集体荣誉、改善环境,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是健康换来了城市整洁的道路环境。2004年体检,他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肺结核,医生诊断说:“他得这种病跟他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的确,环卫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过程中也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臭气,将直接导致肺部感染。其实黄大权同志在几年前知道自己有些不适,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扫的路段多,人流量大,请别人打替,他又放心不下,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环卫形象及收费,因而治病的事一拖再拖,终于发生了不幸,他因劳累过度以及肺结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当大家将他送进医院时,他醒来第一句话不是询问他的病情,而是问他扫的路段打员找好没有。当时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所长感动的说:“你安心养病吧,我们会安排好的!”他只在医院了十五天,又主动要求出院,重新走上了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
    有人为黄大权的工作进行了初步估计,17年来,他清扫道路面积共计372,300,00平方米,清洗果皮箱12600个,义务为居民众整治环境、清除1200吨,工作17年却干了20多年的工作量,他却说:“单位给了我一份工资,就应该尽心尽职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三、真情言传带新人
    作为多年的清扫工人,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黄大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环卫新人。他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文娱活动,特别是2002年,恩施市环卫处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了使这项活动推向深入,单位提出了“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他带领其他同事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以主人翁精神感染着一批批环卫兄弟。
    正是通过这种细心的工作方法,黄大权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环卫工,用真诚把每个环卫工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强团结,让每个职工自觉维护单位荣誉,增强了单位凝聚力,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环境卫生。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丰硕的果实,艰苦的劳作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17年来,黄大权所负责的清扫管理路段多次获得“卫生路段”称号,他本人多次授州、市表彰为“先进个人”和“十佳环卫工人”,2005年荣获“第一届十佳环卫工人”称号。
    黄大权说:“既然选择了环卫这个事业,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朴实之中见伟大,黄大权进入环卫工作17年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地为环卫事业奉献着,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恩施环卫的发展。恩施环卫“三勤、四千”的工作精神在黄大权同志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黄大权同志那种尽职尽责,不求回报的环卫工人,值得我们每一个环卫人学习和发扬。

    浏览 322赞 73时间 2023-08-29
  • 萌萌哒蜗牛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
    买菜时,少用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过剩与环境问题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2.2005年,一场“环保风”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主导型,以有限的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在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在中国,即使不发展,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浏览 341赞 67时间 2022-06-06
  • 懒羊羊咩哈哈

    关于环保的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
    买菜时,少用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过剩与环境问题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的回收及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2.2005年,一场“环保风”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主导型,以有限的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在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在中国,即使不发展,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3.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环保观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生态环保观和开发观?环保和开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体吗?我看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开发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
    我相信所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人都怀着一颗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诚之心。我们也不应怀疑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尽早脱贫致富而去开发利用自然的人,他们同样也有着一颗保证和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过极力主张保护的人考虑的是整个人类长远的生存问题,而积极主张开发的人要解决的却是当前局部地区的生存问题。我们有理由剥夺局部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权吗?
    这些年来,在各环保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环保意识,这是各环保组织和人士的功劳,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虑和贪图享受,并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环保准则。例如,我们一些已经无需为自己的温饱担忧问题的人,为了尝一尝野味,穿戴高档皮毛时装,显耀自己的富有,于是促成并刺激了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该受到指责的应是那些衣食无忧的消费者,而不是那些衣食无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的人,也不应去指责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尽快摆脱困境而去开发利用自然的人。
    为什么环境问题至少在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越来越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紧迫性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及产生的各类还没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穷奢极的不断追求。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人们这一不断膨胀的享乐。因此我们在宣传环保和揭露环境问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种为富济贫的道德观,过一种简约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落后简约了,已经简约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呢?
    我们应该反对那种教条的,极端的环保思想。这种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确,也极能蛊惑人心,实际上却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剥夺了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权。
    在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的人打,伐树,烧荒,那是为了生存。也正是因为现代文明的曙光还没有照射到他们,所以还沿袭着这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不打伐树,请问你让他们吃什么?烧什么?用什么?对这些地区地方及当地居民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我们的一些环保者总爱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指责,而且常犯一个善意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能砍伐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野生动物,不能在这的江河上建大坝,保留这的原始风貌,你们可以通过开发绿色旅游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啊。但是在当前我们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还不高的情况下,旅游真是绿色的吗?开发旅游就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吗?让我们来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吧。1.过去当地人只产生少量的生活,而且几乎没有不可降解的;而现在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生活,特别是那些过去当地极少见到的食品包装袋;请问这是谁之过?2.由于游客们要品尝当地的野味,原来不存在的野生动植物交易运营而生了;过去当地人只是少量地捕和挖掘野生动植物,满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现在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也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开始大量捕和挖掘野生动植物了;请问这是谁之过?3.过去当地人,民风淳朴,待人真诚;而现在伴随着各色游客而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贩带来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和花样百出的坑人,骗人的手段,让当地人受益匪浅,从此民风不再淳朴,待人不再真诚;请问这是谁之过?
    云南的泸沽湖景区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然而这个报道仅仅只是简单地指责了当地的有关部门,有几个人想过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呢?这种情况几乎所有景区都未能幸免。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开发旅游,我想说的是,开发旅游并不是解决环保与发展的万能,搞不好,开展旅游比开发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而实际上旅游本身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利用,因此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该不该得问题,而是怎样开发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该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动,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变。持这种极端环保观的人在关心环境的同时,忽略了生存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把环保理想化和教条化了,使环保失去了生命力。这种人自己吃饱喝足,无忧无虑地在城市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几个到过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更别说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数人去过,那也不过是坐着豪华越野车蜻蜓点水般去游山玩水而已。他们只不过是想借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饭饱后能有个和寻幽奇的后花园罢了。按照他们的观点,人类恐怕要回到原始社会才符合要求。这种思想只能使我们作茧自缚,让社会停滞不前。
    一次我到云南省的独龙江旅游拍照。那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同时当地居民贫困的生活状况也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边防战士对我说的一段话:“这里对你们旅游者来说是青山绿水,可是对我们这些天天在这的人来说则是穷山恶水。”请注意,这还只是一个只需在此服役两年的人说出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来说又会如何呢?这句话对我犹如当头棒喝,使我这个也曾大喊环保的人清醒了许多。
    我们不能把所有对自然的开发利用都视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条。我们反对的因该是那种不顾长远利益,盲目的,过度的毁灭性开发,而对那些能使当地人脱贫致富,步入文明,已做过生态评估,考虑到了开发后的生态恢复,有序的,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因横加指责和阻止。实际上,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那种局部的,暂时性的破坏并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而相反会形成新的生态景观,甚至改善原来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远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岛湖和云南的鲁布革水电站。
    在环保方面,我们目前最急迫的目标不是简单粗地去指责和阻止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现代城市人的环保意识。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说其行为本身就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链。反倒是我们这些有文化的现代城市人在吃饱穿暖之余,为了贪图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业如皮毛,高档木制家具,野味餐饮,一次性用具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才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彻底而毁灭性的打击,现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的手。
    试想,假如有两个人,一个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个是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一只珍惜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他们面前,富人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之,而穷人则是为了御寒,填饱肚子活命而捕之,请问两种行为都该受到指责吗?

    作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家时,我经常听长辈讲起他们小时候在小河里戏水玩耍时的情景。那时候,绿水如带,清澈见底,口渴时随手捧起就能喝一口。树木葱葱郁郁的,野花和嫩草,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生机勃勃。天空明净湛蓝,新鲜、轻盈的空气像波浪一样摇荡着,滚动着。

    现在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生活。一阵风来,白色、黑色、红色,各种颜色的袋满天飞;丢弃的易拉罐、废电池随处可见。听妈妈说一节五号的废电池就能污染至少一平方米的土壤,如果每家每户丢弃一节废电池的话,那我们全国的土地岂不是都要污染了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把没用的电池或袋丢弃到指定的回收站。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都有了卫生设施。然而那些生活污水都被排到了我们周围的河道里。走近一看,河水浑浊不堪,上面到处漂浮着,有时还散发出一股股恶臭,而这些河流又直接通向我们的太湖中!多么可怕啊!难怪常说现在的河道是污水道,而太湖快成为化粪池了!前几年,太湖还发生了“蓝藻”。那天,回来说投资了12个亿来整治太湖。如果说我们一早重视了环境保护,就不用花这么多的冤枉钱了。再说,如果我们把这12亿捐给农村,让他们为没书读的办所学校,那祖国的人才又会多几个呢!

    请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吧!

    我是一只小老鼠,名叫。怕猫是老鼠的天性。可是近来,猫怕我却成了我的专利。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偶然经过一下水道,那散发着放射性元素的味道,令我兴奋不已。我小心的了一口,真是人间美味啊!我突然发觉自己的在胀大,五脏六腑在强有力的搏动着,骨骼就像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最后啊,下水道的顶部都被我撞破了。我继续啊,我的也随着拼命地长啊长,我的着实让我吓了一跳,1.8米耶!现在我可以与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平起平坐啦!想到这,我不由得高昂着头,悠哉游哉地小步走在大街上,四周的人吓得赶紧跑进那四四方方酷似笼子的小屋中,宽阔的马路只剩下我一个人,多惬意啊!这时,肚子在咕咕作响,原来我饿了!于是我走进一家百货商店,满屋的人都吓得滚流。先甭管,填饱肚子再说。看着满屋子的佳肴,我却没有食,我这是怎么了?香肠不是我最喜欢吃的吗?为什么我现在对它不感兴趣了呢?屋外传来嘈杂的声音,许多警车挡在外面,一个警官拿着一个破玩意儿在那嚷嚷,可事实上我压根儿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鸟语。懒得理他,我继续找我的食物去了。一个飞镖“嗖”地一声刺进了我的体内,我顿时呵欠响起,不一会儿就沉沉地睡着了……
    等我醒来时,我已被送进了研究所,几个年轻科学家正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想跑,可我的四肢全被绑着动弹不得。这时,其中一位往我的大口中灌东西,我又闻到了那放射性元素的味道,我欢快地吃着。饱了后,我感到自己力大无比,轻轻一拽,钢链就被我拉断了,那些人个个瞪大了眼睛,嘴巴都快成“○”型了,我骄傲地高昂着头走出了研究所。“当”地一声,飞镖落地了,我兴奋极了,现在我已不入了,那些臭我也不怕了,我可以为所为啦!
    可好景不长,我发现我的食物来源越来越少了,带有放射性元素的污水越来越稀少了。相反,荡漾着碧波的清水却随处可见,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花儿在尽情绽放,而我却在一天天地衰老,一天天地憔悴,常常是一整天肚子里颗粒不收,我痛苦极了,看着周围美好的风景,干净的地面,以及到处竖起的牌子,不仅是我,我的家族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妈妈哀伤地告诉我:“人类现在重视环保了,咱们没活路了……”
    于是在某天的下午,我饿在一个高高竖起的牌子下面,人们把我埋葬在那,而那牌子上竟是我的碑文: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浏览 200赞 155时间 2021-09-25

环保和节约的资料

有关的资料,随便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