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我们常说新课程改革 我想请问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课程需要改革?

追梦1区14号 2021-09-18 16:52 307 次浏览 赞 117

最新问答

  • 卖烧饼的小怪兽

    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对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北京师范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 陈红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EPD课堂教学原则EPD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又称“16字实验原则”。(一)解读“16字实验原则”主体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建构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综合渗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将相关学科内容以及校内外相关信息综合起来,随机渗透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培养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能力。合作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将指导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创新发展:教师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载体,培养的创新精神与相关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二)新课程改革与“16字实验原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可见,“16字实验原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实验原则”中的“主体探究”、“合作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改变学习方式”的要求;“16字实验原则”中的“综合渗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精选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要求;而“创新发展”是EPD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二、EPD课堂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主体探究”原则的实施1.注重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的主动探究学习。2.注重把指导做好课前知识预习与问题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促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3.指导选定研究专题,并进行自主探究。案例一:北京55中刘爱英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在课前布置预习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人口、、环境现状。带领实地调查北京首钢,了解首钢在实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和调查的,通过展示、讨论、探究,引导认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为北京首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各抒己见,如何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案例说明,教师非常重视课前知识预习和课堂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的主动探究学习,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地发挥了的主体作用。(二)“综合渗透”原则的实施1.注重在分科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2.注重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长江》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有长江巨大的水能、长江的航运、长江洪灾等三部分内容。教师选择了“长江洪灾”这部分内容作为EPD渗透点。首先,让一段录像,让体验洪水的巨大破坏力。然后出示长江洪灾发生频率表格,让看出长江洪灾的发生频率很高。引出问题:长江为什么洪水多发?教师发给每组同学1998年长江洪灾的有关,让分析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接着,让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洪呢?最后,教师小结:只有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有自己的家园;只有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这是在地理学科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的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看出,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适的EPD渗透点,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充分参与,初步形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了的防灾减灾意识。(三)“合作活动”原则的实施1.注重为小组和全班讨论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动较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2.注重启发各层次参与讨论,以利于培养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3.注重教师同的合作,有效发挥教师在深入理解难点并掌握重点知识方面的主导作用。案例三:景山学校赵国红的《巴西》这节课,课前教师让自由组合为四个小组:巴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个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的,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部长、农业部长等官员与外商见面会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进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这个案例说明,教师通过组织进行小组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培养了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四)“创新发展”原则的实施1.注重通过EPD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激发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2.注重促进教师主体与主体在EPD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烟的《传统区》这节课,教材采用案例编写的方法,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来讲述传统区。程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我国实际,增加了我国“东北区”这一案例,让根据分析东北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启发通过学习鲁尔区,借鉴鲁尔区的先进经验,为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的战略目标出谋划策。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为振兴东北献计献策,培养了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师生的同步发展。三、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了便于理解,“16字实验原则”的内涵和作方法都是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分别讲述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16个字中,最核心的是“主体”和“渗透”4个字,前者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后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这是EPD教育的两根理论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EPD课堂教学实践时,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渗透点;另一方面要了解,鼓励探究,发挥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要有新的教材观和观。这是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点。(一)新的教材观教材不是教学的至高权威和惟一依据。教师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研发者。教师结合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研究后进行二次开发。(二)新的观新的观重视的主体地位,发挥的主体作用。强调改变的学习方式,鼓励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等。(三)正确评价“综合渗透”(新的评价观)评价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需要把握两点:1.把握好“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并不是一节课中EPD的内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特点来决定。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长江》一课,渗透点是长江洪灾;景山学校赵国红《巴西》一课,渗透点是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北京55中刘爱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则是在进行EPD教育。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渗透点,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为过多的堆砌而冲淡了学科教学本身的特点。2.要力求自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大段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事例、现象,让体验和顿悟,师生达到共鸣。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长江》一课,通过1998年长江洪灾的一段分析,让悟出人与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学校赵国红《巴西》一课,通过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的讨论,使悟出环境与发展要协调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烟的《传统区》一课,通过分析区繁荣-衰落-振兴的过程,揭示人与环境协调-不协调-再协调的关系。北京55中刘爱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通过大量关于我国人口、、环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图片,让深刻体会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这些在教学中都非常自然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通过自然的渗透,既保证甚至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又使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深化和升华,可谓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浏览 489赞 114时间 2024-04-19
  • 包子baozi2015

    课改是在2个环境下产生的:1)、国际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荷兰等一些率先进行了教育改革,其它也不断掀起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也进行了新一的课堂教学改革,简称“新课改”。2)、国内环境,中国的教育改革,可以说,从没间断过,以前的教育改革,都是围绕着“分数”来进行的,以至于不断的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以至于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反省,此时,国外的很多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因此,教育部也决定,中国教育要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进行教育改革。

    浏览 301赞 131时间 2023-08-25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我们常说新课程改革 我想请问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课程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