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济风暴?具体情况

绝色经典 2021-09-19 09:37 471 次浏览 赞 118

最新问答

  • 白色犬犬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在亚洲爆发,这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矛头直指联系汇率制。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特区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也爆发金融风,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也冲击了在有大量投资的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演变为亚洲金融。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发动新一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特区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乃至经济、政治。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结束。

    1997年金融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利。(2)亚洲一些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了条件。(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房地产起的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在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的难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下降,最不发达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能用低价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影响极其深远,它露了一些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这次金融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中都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频繁;(2)社会货币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3)税收困难,财政与金融相拌;(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6)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以上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之间交易活动产生的新机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书的思路是,建立一种权威性的企业交易结算的中介系统——企业交易中介结算系统,解脱企业之间的债务链,消除企业和银行坏账产生的基础,以避免债务和金融的发生,并减少通货膨胀和的危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还会产生税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减少财政赤字的发生。同时,还会产生企业制度的创新,减少企业的破产倒闭和兼并现象,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并且,还将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创新,对国际货币的使用进行改革。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的治理,而是对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的修正,是对货币和流通体制的创新,是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带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诸多方面的调整。

    亚洲金融风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1.股市价值下滑2成至5成
    由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间,亚洲各国及地区,除了中国外,都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及下跌约2成,余下的地方都超过4成;马来西亚更下跌超过5成。在短短期间,各国及地方都损失四成多的资产,情况实在令人惊心。
    2.汇市价值亦出现贬值
    经过金融风,各国及地方的币值都相继下调。四小龙,除维持联系汇率免去贬值可能性外,其余亚洲及地区的货币〔中国除外〕有30%至80%的贬值。印尼的贬值更高达340%。这些都对整体资产价值做成庞大的打击。
    3.贬值后出入口不升反跌
    有些政策人士,特别是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贬值会有助于出入口的竞争力,刺激经济复苏。但事实却刚巧相反,1998年的预测,除了印度外,其余各国和地区都出现负增长。出口下跌的估计达5%至10%。而入口更出现大幅减少。除了和只下跌6%至10%,其余下跌超过12%以上;泰国和印尼更大幅减少3成。显示贬值不一定可以增加出口,减少入口也只能延缓而已。
    4.经济前景都出现相当负增长
    结果,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由高速增长突然转为负增长。除中、印、台外,余无一幸免。韩、马、泰估计负增长6%-8%;印尼则出现可能18%的大幅负增长。
    5.失业情况急趋恶劣
    当整体经济呈现负增长时,失业问题肯定急趋恶劣;所有受金融风影响的及地区,失业率都较前一年增加一倍以上。表5显示除及新加坡能维持低于4%以外,余下都超过5%;、及印尼等地被估计其失业率急升10%以上。
    6.工资下降、楼价下跌
    由于失业人员大增,造成劳工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雇主乘机调低工资,减少成本。例如的工资普遍下调1-2成。同时,因消费力减弱,销市场欠佳,用者无法负担高昂楼价或租金。造成楼价及租金也下跌。的情况尤为厉害,楼价下跌达3成。
    亚洲金融风对社会保障的直接影响
    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回报遭受大损
    退休保障,特别是个人帐户形式的公积金制度,积累庞大的社保基金;有关必须想法投资以保值增值。但投资往往带有极大风险,特别是投资于股票及汇率市场,价值涨落波幅很大。这次亚洲金融风的出现,导致股市汇市相继大幅下调,将令很多社保基金损失惨重。这里尝试看看情况。
    由于已决意发展强制私营公积金,这里将分析对其可能影响。首先,我们发现全球性的金融风差不多每十年发生一次。投资回报须以周期性来分析,不能断章由某高峰期来估算。例如上一次股灾是1987年,便不适宜用1983年来估算,应从股灾后起投资至另一次大股灾如97年为一周期,才能较准确估算投资的真正确实的回报。
    就现时强积金草案纵容高风险投资策略,容许以百分之百资产投资于股票市场,即使以最后一年才以百分之百资产投入股票市场,并只以现时的金融风的影响来计算(若用东南亚情况计算,灾害更大),一旦出现问题,非同小可。
    在过去十年投资周期,私营的整体退休基金的周期年均回报率,粗估只有6%(假设股票损失3成)。这估算低于年均通胀率8.8%。换言之,强积金草案的高风险投资策略易受金融风摧残。
    强积金办事处回应1997年投资回报只损失7%;但参考上市公司10大家族的资产变化,即可见1997年大多损失30%至50%不等,可见笔者的估计准确可信。换言之,私营强积金的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不能抵受金融风的打击,导致市民极大损失。
    若以土地基金的稳重投资策略(即30%股票40%债股和30%银行现金),即使遇到相同金融风的影响,1988至1997的周期年均回报率粗估有9.5%(假设股票损失30%)。换言之,对比年均通胀8.8%,仍能保值及些少增值。但据最新1998年6月底结算,土地基金的投资也难以保值。可见亚洲金融风的伤力。相信现时亚洲大多数采用公积金制度的,其基金的损失会是惨重的,将严重削弱回馈能力。
    2.失业人数增加,供款缴费雇员减少
    由于亚洲金融风导致失业率急剧趋升,大部分的失业率达10%。这表示有1/10的雇员不能供款缴费,而其雇主供费缴费部分,亦相应损失。那么供款缴费总金额肯定损失了那年度的1/10基金。假若这些情况延续3年,情况将更为恶劣。因为大部分的估算很少预测失业率达10%以上的,这将造成整个社会保障基金的精算测算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其财政稳健性。
    3.工资下降,供款缴费金额减少
    避过失业的雇员很可能会遭雇主减压工资。因经济不景,失业大增长,雇主会趁机减工资,以降成本,增利润。当工资下降,自然在供款缴费率不变情况下,雇员雇主双方的缴费金额数目相应减少,导致社会保险总金额也会下降。当然这会影响其财政稳健性。
    4.企业困难增多,撇帐和不缴费上升
    由于经济不景,很多企业会出现倒闭、裁员、减薪或迁离。结果企业负责供款缴费部分减少。另有些企业勉强维持运作,但难以兼顾雇员福利,于是剥减员工福利。首当其冲当然是社会保障利益:志愿性质的企业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会取消或削减;立法规定的社会保障计划,也不一定能应付;不能供款缴费比率会相应增加,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的财政稳健性。
    5.失业人数增加,失业保险及社会援助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失业人数增加,自然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增多,直接加重失业保险金的支出,导致财政负担加大。另由于失业保险金一般只6个月至1年的保障,领取完毕后仍在失业的只能转向领取社会援助金。西方例子可见一斑;如英国和荷兰,失业人士领取社会援助金占其总数的4成至6成。现时失业人士领取社会援助占社会援助个案总数超过10%,正在走向西方情况。这造成财政重担。
    亚洲金融风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启示
    1.社保基金不宜投资股市
    从上表1至表6的分析结果,投资股市的风险是极高的。即使依国际惯例少于30%投资于股市,其后果一如土地基金,难以抵御金融风,要蒙受损失。故社保基金不宜投资股市。近期美国秘密式的对冲基金的违规做法,亦露其缺点及风险,损失过千亿美元,产生国际银行体系的连锁影响,导致美国也介入干预及挽救。相信,若没有其他更好的监管方法,这类隐蔽式的危险投机团体,还会是无日无之,在背后纵金融市场。对于以社会保障为目标的社保基金,实不宜冒这些风险,以免伤及受保人士的福利。
    2.社保基金宜投入社会服务及基本建设,可保值及创造就业机会
    社保基金不投资股市,可转移投入社会服务及基本建设。不但稳健,而且有很大的界外经济效益。现时很多亚洲,尚未依政策规划,足够的服务,满足不同对象的需要。因此,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发展社会服务速度,满足社会需要,从而可即时创造就业机会,聘请人手,服务。
    投资发展社会服务来增加就业机会的最大好处是它能为很多低技术的中年人士,就业机会。在一般情况下,低技术的中年人士,不论男女,都是较难与年青有技能的人士,竞争就业机会。同时,这些上年纪的人士亦较难接受技术培训,较难提升技能。但服务,如个人照顾、家务助理、家居维修等便民服务,是颇适合中年非技术人士来但任的。因此,这些社会服务的设立是很有必要的。
    在较高层面来看,社会服务的发展如公共房屋、教育及医疗等将更大规模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减少贫困。下面以情况来说明论点。
    现时候公屋人士超过15万份申请表。假若特区能坚持每年兴建5万个公屋单位,将大大减少候人数,缩短候时间;且能满足未来人口的增长,达至800万人。除了较快地满足住屋需要外,其创造就业机会及功能效果是显著的。建造公屋可为建造业带来生意,聘请建造业工人;入伙时,住客需要装修设计,增设家用电器、家什杂物等,产生连锁性的经济效益,使整个销业、百货业兴旺,自然增加就业机会。在公屋户区内的大型商场会增加业的发展。
    同样,为了改善教育质素,有必要修建和加建现时的中小学。现时的教职员办公室是非常挤迫,难以发挥辅导的能力。现时师生比例太大,有减少每班人数的需要,以增加对的关顾。
    同样,改善医疗设施也发挥相同的效果。现时报章常有报导医院病床不足,常要加设帆布床;医院人手不足,特别是及护理人员等。这些都有必要增加分区医院,招聘更多医护人员,以维持及改善服务质量。加建医院,增设医学科技设备,加聘人手等,将有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因此,发展整体社会服务,不但能改善社会工作服务、教育、房屋和医疗的设施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要,也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也许政策制订者会问:究竟投资入社会服务建设可带来什么经济效益?且以北京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例来分析。“经济适用住房”的对象是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希望他们靠自己的经济收入,用10到20年时间,拿出20%到30%的家庭收入,买下这样的一套房。且以北京近郊区县近北京地段:每平方米2000元到4000元可买商品房。若以1997年北京市规定的购房成本价,城近郊区为每建筑平方米1450元左右。以一间50平方米小房计算,造价是72500元。若分25年期付款,每月平均要供240元,这供款如同交租,占现时三人家庭平均入息1200元的20%。若订在25%,中下层人士每月供300元,那么有60元或20%的利润。可见投资社会服务基本建设是可保值增值的,还可带来相关社会经济效益。
    3.应以基本保障为主,维持低水平的社保金额
    由于亚洲金融风导致股市市值下调,相信不少社保基金损失两成以上。甚者,更会影响基金财务健全性。因此,社会保障金额水平应维持于低水平和保障基本需要为主;不宜过分扩展,来保障社会中产阶层人士。这样会使社保基金保持稳健,即使受金融风打击,亦能保证融资充裕,有足够基金社保金给予基本需要人士。换言之,在世界金融体系未完成改革之前,甚或改革之后,仍恐怕会有很多隐蔽组织如长期资本管理对冲基金等趁机炒卖,应把“维持低水平社保金额以保障基本需要为主”的政策订为长期国策,不宜修改。即使经济蓬勃发展,也不宜提高保障金额水平。一则可避免如金融风的突如其来的破坏,同时可采用丰富用在社会服务式的社会保障,三则更可维持市民工作动力,不因社保金额水平过高而挫伤劳动积极性。
    4.不应设立失业保险,造成财政负担
    应否设立失业保险常常成为改策的争议。但经亚洲金融风一役,其后遗症显然导致大量失业。除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仍可维持失业率在5%以下外,其他和地区大都接近10%或以上。试问要为这么庞大的失业大基本的失业保险金,所花费的财政将会是天文数字。一下子要拿出这笔金额,将会对已备受冲击的经济不景下的财政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制订稳健的社会保障政策适宜避免设立失业保险。保障失业者,可改由社会援助来最低生活保障,保证不会跌穿社会安全网。对应付诸如金融风的,这种社保安排会较为妥善。
    事实上,一般西方的失业保险安排,都是为失业者失业保险金半年至一年后,届时若还未能找到工作,只能转移申请资产入息审查的社会援助救济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因此若以基本生活保障为主,根本无须为有一定资产储蓄的失业者过渡性质的失业保险金。
    即使以没有受金融风冲击的中国来说,为所有非自愿性失业者包括那些有一定资产储蓄的中产失业者失业保险金,将造成很多后遗症。
    (1)失业保险财政易出赤字。自1986年建立失业保险以来,1992年失业保险支出,因失业人数增加,便达到前来年总和;1994年的失业保险支出,又是前7年总和的1.2倍;有些地区已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所余的基金只能维持200万人一年的基本生活,但据预测,从1995年到2000年,由于企业破产解雇,减产裁员的职工将达1800万人,年均300万人。加大10倍失业保险基金也不一定足够应付(《中国再就业工程实施指南》,1998年)。
    (2)失业保险制度名下出现各种开支,包括医疗费、丧葬补助费、亲属抚恤费、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等,难以监管审计。故有提出建立由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会和公众团体的代表组成的社会监督机构,其实效有待证实。
    (3)现时适用范围限于国有企业,若推广至各种企业制和打破城乡界限,承担的责任将超越数亿人,包括1.2亿的乡镇企业工人。是否可以承担,实成疑问。
    较可行的办法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为失业者“安全网”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而有关则可用作再就业服务资金,职训津贴,以鼓励改进本身技能、转业准备、寻找职业和生产自救。这比设立失业保险金为佳。事实上,现时中国国策也是把失业保险的救济功能放在首位。因此,精简正名,倒不如选用最低生活保障和职训津贴补助来得更直接有效(详尽分析日后可见莫泰基等编,《劳资关系与社会保障》,2000,中国劳动出版社)。
    5.制定贫穷线,作为社会援助金的安全纲水平
    不设立失业保险,则必须有一个妥善社会援助制度。但很多社会援助制度都是因随政治争执而改变,未能有效地一适当保障水平,照顾最不能自助者的需要。较有依据的做法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制定贫困线,以此为社会援助制度的基本保障金,以社会安全网形式,成为社会最后防线,保障市民。这样会有效率地照顾最有需要的人士,并保证社会安定,维持良好治安法纪。

    【参考文献】
    1 李罗力主编,1998,《第二冲击波——从东南亚金融风到全球经济大变局》,贵州出版社。
    2 姜建青主编,1998,《海外金融风潮评析》,上海财经出版社。

    浏览 419赞 144时间 2024-03-18
  • 香雪海Jackie

    80年代,东南亚的小龙小虎们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它们的发展的畸形的,绝大部分都过分依赖外资。到了90年代中,问题终于出来了,大量的赤字需要外资来弥补。索罗斯看准了这一点,大胆大量做空泰铢(泰国的这一更突出,也更严重),紧接着泰铢狂泻,引发骨牌效应,去东南亚投资的外资抽资,东南亚外汇储备干涸,东南亚货币迅速贬值,造成经济的倒退,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恢灰湮灭,生活水平倒退到几十年前。

    浏览 360赞 113时间 2024-01-13
  • 秋秋花花

    楼上只说了一部分。其实这是政治问题。整个亚洲经济增长过快和中国经济的复苏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威胁,对于美国及印度等国。量子基金,首先在中国的外围进行干扰,目标就是,最后是中国。索罗斯在泰国等地占尽了便宜,量子基金冲击时,美又同时迫使马来西亚当年生产的所有棕榈油无人收购,马无奈之下宣布马币贬值,马币千元版现钞作废,使得新加坡境内的银行,大部分破产,美国措手不及。由于及内地的干预致使索罗斯在遭遇了全体总动员,他们的利润大部分留在了,并由成立基金支配资金使用。多少人的生活在一夜之间被这段历史改写!成为间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浏览 186赞 137时间 2022-01-20

东南亚经济风暴?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