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小花花cat 2021-09-18 16:50 492 次浏览 赞 149

最新问答

  • 布丁无敌

    马克思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前驱,此后广义的演化经济学(具有演化思想的经济学)源于凡勃伦,狭义的现代演化经济学源于熊彼特和西蒙。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使演化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的理论分支,西蒙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演化经济学借此概念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并将之视为自身理论框架的重要基点之一。    演化经济学就是要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生的过程,更好地了解经济的演化过程。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新制度经济学
    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的激励。
    企业理论
      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而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呢?科斯认为,由于企业管理也是有费用的,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
    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较强的解释力。经过威廉姆逊等人的发挥和传播,交易费用理论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中极富扩张力的理论框架。引入交易费用进行各种经济学的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目前,正交易费用及其相关假定已经构成了可能替代新古典环境的新制度环境,正在影响许多经济学家的思维和信念。   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
    编辑本段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   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   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体起作用; 受到胁迫和威胁; 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 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   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   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事前不对称 ,如买房、看等。二是事后不对称 ,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关系等 。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国有企业亏损等。   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   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   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   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浏览 455赞 101时间 2024-03-11
  • meisha2345

    建议看《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浏览 240赞 151时间 2022-09-02

演化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