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的答题技巧?

病句的改法,记叙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喵了个咪啊 2021-09-19 09:47 434 次浏览 赞 93

最新问答

  • sylviali1109

    基础没什么,要快速完成,关键是看平时的背诵和应用,控制在15~20分钟
    阅读:至少读五遍
    概括大意:本文通过记叙或描写+高度概括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赞扬了什么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语言赏析: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什么修辞+作用+写出了什么+作者情感),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句式这几方面达,句子里有什么写什么,不用全写。
    比较阅读: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中心,感情,描写对象)
    2,表达(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多感官,描写方式)
    行文思路:各部分段意+各部分写法及作用
    作文要注意字迹工整,细节描写,首尾呼应,题目要小,内容要新
    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我是一名初一的,希望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浏览 370赞 136时间 2023-05-29
  • 小聪聪爱妈妈

    快速识别病句
    一、注意句中的介词或连词
    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做题时发现句中有介词,首先我们要想到出题人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病句类型可能是搭配不当、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等。
    如:1、搭配不当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句中有个介词组合“在……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个组合不对,应改为“从……中”。
    们要牢记介词的一些固定组合,如:以。。。。。为主 在。。。。。上 由。。。。。组成 以。。。。。为 从。。。。。 本着。。。。。。 从。。。。。到 从。。。。中等。做题时发现以上介词,先找组合。
    2、主客颠倒。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B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他"是主体,"畜牧学"是客体,是他对畜牧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C 3月24日,对中国观众陌生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由此,她不仅和中国建立了特殊的关联,还注定写入北京奥运的历史。(“对中国观众陌生”表述不当)
    3、主语残缺。
    A通过百部爱国主义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
    C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
    二、注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
    我们拿到一个句子,浏览之下发现句中有两面性的词语,应该想到此句如果有语病的话,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如:1、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前面用了"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
    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生攸关的大问题。
    (后面有"生攸关",前面没有与之相照应的词,因此在"继续"之前加"能否",前后才能搭配起来。)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和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
    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当然是否定的。(关键是体会“要不要“”是不是“”能不能“,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回答时该怎样回答,此答只能回答第一问)
    三、注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文意模糊。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看是否是语意不明、重复等语病。
    例如
    1、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
    2、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
    4、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公司”,也可以“”,造成歧义。)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
    四、注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 “防止””否认””怀疑””幸免””难免““切忌“等,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我们可以用代数中很简单的“负负得正”去判断它,这样就能准确明白句意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例如
    1、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3、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对"XX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不再发生。
    (误用了双重否定。"杜绝"和"不再"都是否定词,宜将"不再"改为"再次"。0
    五、注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如:
    1、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 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2、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并列结构最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并列项有好几个,遇到此类题一定要以一一搭配。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3、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主义的战争。
    (并列短语中不能出现交叉和从属关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4、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并列短语中有时出现不当问题。这是出在并列短语中的不当的错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六、注意句中的数量短语
    当我们看到句中有数量短语时,要考虑它是不是犯了数量增减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语意不明、重复、搭配不当等毛病。
    如:1、上海公共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票价相比,便宜三倍。
    (表示数目减少(缩短、降低、便宜)时不能用倍数,可改为"便宜四分之三"或"只有曼谷普通公共票价的四分之一"。)
    2、在体检中,多数和的一半都查出问题,所以我们要让“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舞台。(有歧义,应当“多数和半数”)
    3.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将近400"是"将要接近400",说明还没有达到400,而"400余"是"400还要多",显然前后。)
    4、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贝贝”市场统一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能再用“左右”)
    七、注意句中的关联词
    句中出现了关联词(连词),我们要想到它可能会有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等语病。关联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错用、移位、漏用、赘余等方面。
    如:1、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关联词使用不当,将“而是”改为“而且”。
    2、翻译的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语一般放在主语的前面。 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相同的,应将"一方面"移至主语"这些作品"之后。)
    3、."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长期的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该加关联词而没加。前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使用"是……又是……"是恰当的;第三分句语意有明显的转折却没有使用必要的关联词,宜在第三分句前加"可是"。)
    特别注意递进关系。
    A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关联词使用正确,看实际关系是不是与关联词相符。语序不当,出现了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B由冯小刚导演,葛优、章子怡主演的《夜宴》在宿迁上映,但院前门可罗雀,因为观众很难承受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错误。整句强调的是难以承受,所以甚至后应为五六十元)
    八、时态词
    如果一个句子中有时态词,我们就需要瞻前顾后,看是否有前后的语病。
    如:1、由北京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日前"即"前几天",指的是过去,它不能与表现在的"正"连用,应将"日前"改为"目前"。)
    2、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将……了,时态)
    九、固定结构
    有些固定结构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
    如: 1、《消费者权益保》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2、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应为“由……决定的”)
    3、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以……为主”中隐含了“大多”的意思,与“大多”重复。)
    十、注意抓主语,梳理结构
    如果一个句子没有以上显眼的标识,我们就从分析句子主干入手,先抓主语,明确句子陈述对象,然后顺藤摸瓜,先大结构,后小结构,结合语意 ,就能辨别大多数病句。利用主语梳理句子,能够看出主语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逻辑不当等大多数语病。
    如:1、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作用倒是不少。(使用介词使句子缺少主语的错误,“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的主语应是“这部作品“,可把介词“在”去掉。)
    2、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介宾短语“在……中”滥用,造成主语残缺。)
    3、这家高中虽然规模不大,建校时间不长,但却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主语宾语搭配不当,“高中”与“先进支部和德育工作先进教学班”不搭配。)
    4、30年来,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是改革初期包产到户,亿万农民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接着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民历史性地告别“皇粮国税”;现在则是“种粮给补贴,发展给补助”。亿万农民正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亿万农民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搭配不当。)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成分残缺“表达”缺宾语“的愿望”。)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基本题型

    题型l:搜索、寻找照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多用于散文)
    (一)简单的搜索题
    方法:(1)在原文中找出题干中的字词或句子(2)上、下两句之内必有
    (二)照应搜索题
    方法:①在原文中找出题干中的字词或句子②上下两段内找照应字词或照应句
    (三)概括搜索(凡是题干中出现“是什么”“为什么”“哪些角度”“哪几个方面“都是信息搜索题)
    方法:1、在原文中找出题干的句子
    2、对题干中句子后所有段落归纳段意,层次,直接填充。

    题型2: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多用于散文)
    【出题方式】:赏析、品味、评价、是否是好句子等
    【答题方法】:
    从内容角度回答:
    l、从修辞角度
    ①修辞类型+②本类型的作用+③被修饰事务的特点+④本层层意或中心(修辞对它的作用)
    2、从字词角度
    ①选择动/形/副词+②解释词在文中的含义③层意或中心(字词对它的作用)层意或中心最重要,必须答。如辞和字词就只答中心。

    从结构角度回答:
    1、句子在文章的开头作用
    ①总结全文②引起下文③设置悬念④激发兴趣附:有时为下文一作铺垫
    2、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作用:承上启下
    3、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时作用:①点明中心②深化主题③照应开头④引起思考

    题型3: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多用于散文)
    出题方式:如何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做题方法:(1)分解长句为短句或者短语就是选出动、形、副词;(2)短语在文中的含义+层意或中心

    题型4:环描(小说中的必考题型)(关于描写的题型A)
    描写(必考)①从内容上分:A、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心理、动作)外貌又分神态(表情、五管流露的情感)和肖像(肩膀以上,头、颈、脸)B、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②从形式上分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表达一事物,通过其它事物表达此事物的特点。例如:社戏出题方式: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答题16字兵法:l渲染气氛2衬托心情(1、2必答)3交代背景4推动情节(3、4选答)
    答题模式:渲染了+原文中的字词+的气氛
    衬托了+原文中的字词+的心情
    交代了+原文中的字词+的背景
    推动了+原文中的字词+的情节
    注:
    l、开端、发展、、结局;方法注意三点;尽量从原文找,如果没有。通过细节描写找。
    2、环境描写在结尾不起交代背景,推动情节的作用。

    题型5: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必考题型)(关于描写的题型B)
    出题方式:1、人物形象;2、性格特点;3、心理、情感的变化;4、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题方法:l、在原文中划出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
    2、在每一处划线的地方,至少分析出一个性格特点。(宁滥勿缺原则)
    3、将性格特点合并
    答题模式:A)结合原文分析****的性格(一般3分)
    根据“①”,“②”等,我认为他是一个“③性格”的人。
    B)分析****的性格(一般1---2分)
    根据文中描写,我认为他是一个“③性格”的人。
    说明文阅读基本答题模式

    题型1: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题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 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答题技法:
    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如《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海不》海浮力大,咸度高。

    题型三、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题型四、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 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总体到局部)。
    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与空间顺序中的“由整体到局部”要分清。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题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题型六、概括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 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③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题型七、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题型八、 补写相关语句
    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题型九中心句
    类型1、直接让考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题型十、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发散创新: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或拟标语。
    技法指导: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浏览 196赞 103时间 2023-04-06
  • 天堂猫ivy

    选择就是靠积累,二卷要多答,作文把字写好。真正适合你的技巧需要你自己在一次次中去总结,别人说的毕竟不是你自己的。

    浏览 304赞 96时间 2022-09-25
  • 兔纸来个兔宝宝

    把握题意,很多阅读题的都在原文中,一步步找;一些该背的必须要背下来,像古诗文等。掌握一些漂亮的句子,作文很有用

    浏览 233赞 96时间 2022-05-14
  • 酸甜苦辣咸丫头

    文言文部分是靠平时积累,阅读题不管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应该围绕中心答题,作文要达到字数要求,多用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浏览 492赞 56时间 2022-03-14

语文考试的答题技巧?

病句的改法,记叙文、说明文的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