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

孙先生孙太太 2021-09-19 09:33 471 次浏览 赞 90

最新问答

  • 德古拉之吻~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028-87600650,87600653

    学校所在地:四川省成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传真:028-87600612

    邮政编:610031 :http://www.swjtu.edu.cn

    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

    本校按地矿学科(工学)专业设置,拥有本科和硕士点。

    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工程(工学学士)。

    硕士专业设置:地质工程(工学硕士)。

    二、地质工程系总体简介

    西南交通地质工程系前身为“航空摄影测量与工程地质系”,成立于1983年,1983年以前一直隶属于铁道工程系;1991年工程地质和测量遥感专业又各自成系并发展至今。2001年以前学校隶属铁道部,2001年1月1日起划归教育部。

    地质工程系所属地质工程专业(前身为工程地质专业)则创建于1958年,该专业是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的实施,铁路建设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西南、西北地区,如成渝线、成昆线等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大量的工程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地质专业人才,铁道部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西南交通的学科发展需要,决定自1958年起在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开设铁路工程地质专业(本科五年制),并于当年开始招生。随后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自1982年起,该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199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迄今为止,已培养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生50余人,博士和博士后10余人。

    工程地质系历任系主任为卓建成教授、李秉生教授和胡厚田教授,现任系主任为胡卸文教授。目前有在职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讲师及工程师5人,助教2人,其他技术人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师中具博士者11人,具硕士者15人。教授、副教授等高职人员占67%。任课教师中,博士后1人,博士11人,占60%,这标志着该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工程地质系设有地质工程硕士点,兼跨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两个博士点。全系承担着地质工程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同时还负责土木类本科生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地质实习等教学工作。系属地质工程专业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工程地质系为各类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各类课程近15门,主要课程有岩石学、矿物学、基础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岩土工程勘察等。本系每年招收本科生40~60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博士研究生4~6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学为所用的办学方针,根据各用人单位(如各系统设计院、工程局、管理局等)反馈回来的信息,地质工程专业于1995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进行专业调整,从单一的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向工程地质勘测及岩土工程设计复合型人才转向。削减和压缩了部分基础地质课程,增加了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拦挡建筑物设计、地基加固处理等工程课程。使生不仅能进行工程地质勘测、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地质灾害预测预报,还能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进行边坡、地基、洞室地质病害整治工程设计,大大拓宽了生就业门路。据反馈信息,分到各单位的生,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上手快,工作3~5年即成为各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人才。

    44年来,地质工程专业先后培养出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生50余人,博士和博士后10余人。他们遍布铁道部、交通部各大设计院、工程局、管理局,承担着重要的行政和技术职务。著名的成昆、襄渝、贵昆、南昆、京九、西康、青藏等铁路,渝黔高速公路等重大运输干线,都由该专业生承担地质勘测工作,充分说明了该专业具有国内同行领先地位。还涌现出像铁道部建设司副司长顾聪、铁道部鉴定中心副主任丰明海等一大批优秀人物,使该专业在国内铁路和相关领域享有盛誉。

    本系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在西南交大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继光、蒋爵光、李秉生、胡厚田等教授对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系目前设有工程地质试验室、水文物探试验室、岩矿试验室、化学分析室、标本陈列室以及原位测试试验室。结合研究生培养,本系以岩土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裂隙岩体力学及岩体工程、特种岩土性质及治理工程、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工程探测试与检测和工程水害及工程等方向的专门研究。近年来,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先后参加了大瑶山隧道岩体结构及稳定性研究,大秦线都山隧道涌泥涌水论证,西安安康线越岭隧道遥感地质选线,成昆线泥石流研究,铁路岩石边坡坡度确定和稳定性分析,秦岭特长隧道的涌水、岩爆、热害预测研究以及大型水电工程,如金沙江溪洛渡、长江三峡、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坝区建基面选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等工作。

    近十年来,科研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共正式出版教材10余本,专著11部,正式发表论文300余篇,有2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专业在裂隙岩体稳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和评价、特种岩土的物理力学性状和加固处理方有明显的特色和实力。年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在200万~250万元。目前本系在研项目30余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16项。并形成以下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1)裂隙岩体及边坡工程:主要研究受裂隙控制的岩体力学性质及其控制边坡岩体、硐室围岩稳定性的机制、定性定量评价、预测预报及对策。

    2)地质灾害及工程:主要研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浅表生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成因机制、发育分布规律、定量评价、预测预报和措施及治理工程设计。

    3)特种岩土特性及治理工程:主要研究各类软岩、软弱夹层、特种土的类型、空间分布、物理力学特性、伴生的地质灾害以及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演变规律,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软岩及特种土参数取值及人工改良的途径和方法等。

    教授及研究方向

    胡卸文,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理事,《四川水力发电》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工程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其力学参数取值研究,先后承担过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巨型水电工程坝区的岩体质量分级及其力学参数取值研究工作,尤其是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研究成果也已直接用于各水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三等奖3项。2000年被评为“铁道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4部。研究方向:特种岩土性质及工程、地质灾害及工程。

    谢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路基工程》杂志编委、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道路岩石边坡研究,系统提出了普通道路岩石边坡,特殊岩土边坡、桥基作用下的峡谷岸坡等复杂边坡的定量设计及综合分析方法。主持完成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有关岩石细观力学观测实验的技术方法,对不同岩石细观裂纹发展的观测研究成果,为岩石细观力学研究了最新,使我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出版教材3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裂隙岩体力学及岩体工程。

    胡厚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滑坡文集》编委会委员。长期从事边坡地质灾害及研究,获部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所提的“崩塌分类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已被《岩土工程勘察手册》和《地质灾害勘察指南》等采用。1995年被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地质灾害及工程。

    吴光,教授,博士,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地质灾害研究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环境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于岩石边坡工程稳定性预测和评价研究及岩土体工程参数测试技术研究。获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正式发表论文28篇。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铁道部拔尖人才。研究方向:边坡稳定性预测及评价

    程谦恭,教授,现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高访学者、研究员。主要从事滑坡动力学理论和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主研和承担自然科学基金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出版专著(包括合著)2部,国内外发表论文35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5篇。省部级二等奖1项。在高速滑坡动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具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方向:地质灾害及工程

    刘争平,教授,工学博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SEC)学会会员。曾赴英国Wales作访问学者一年,美国Oklahoma作博士后研究2年。一直从事石油物探(测井,地震)、工程物探的处理和解释,侧重于数值正演模拟(有限元,边界元)及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多次进入SCI、EI检索系统,与他人合著专著1部。研究方向:应用地球物理

    (撰稿:胡卸文)

    浏览 247赞 150时间 2023-10-2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