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请问哪位高人会简答“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谁可知心029 2021-09-18 16:35 155 次浏览 赞 141

最新问答

  • 马路小花

    进入七十年代,在德国发生了一场文动,这就是狂飙突进运动。这 场运动正如它的名字本身一样,急迫、迅猛,要冲破旧的樊篱,摆脱旧的习 尚。这是一场仅限于文学领域里的,是一场一批青年人对衰老的陈腐的 一切的反叛。可也正因为它是一场狂飙,时间也短暂,只有短短的十五年。 诞生于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批青年人,无一不受到启蒙文学的教 育和影响。然而随着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缓慢而持续的发展,在他们身上产 生了远比启蒙运动作家身上更为强烈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他们对现存秩 序加于他们身上的压迫格外敏感和痛切。他们渴望摆脱掉任何他们精神 和体和一切。但是德国的现状——整体上支离破碎,个体上却异常牢固—
    —使软弱的资产阶级无法在政治领域里进行一场政治。这样,资产阶级 中的激进的年轻一代出政治舞台,只能在精神领域里去进行一场。 为这个运动在理论上做了准备的有哈曼(1730—1788)、摩泽尔(1720—1794)等人,它的理论纲领的制订者是杰出的赫尔德尔。这一运动有一个 庞大的作家,其中著名的有伦茨(1751—1792)、克林格尔(1752—1831), 这个运动即得名于他的戏剧《狂飙突进》)、亨利希·瓦格纳(1747—1779)、 威廉·海因泽(1749—1803)、舒巴特(1739—1791)等人,但它的卓越的 代表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可以这样说,这是聚集在赫尔德尔和歌德周围 的一年轻人所兴起的一次文学上的运动。它以赫尔德尔和歌德在 1770 年在斯特拉斯堡的结识为起点,1785 年歌德从魏玛的出走则标志着它的终结。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一个继续,一次新的深入,从总的倾向来看,它也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叛。 狂飙突进运动确实在许多问题上强化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它在启蒙运动
    的基础上更明确更激烈地提出了人的物质解放和精神解放的要求,它的作家的民族和思想更强烈,他们对现存秩序和封建贵族的批判和抨击更尖 锐。但是从一些重大的问题上来观察,这个运动与启蒙运动有着明显的不同。启蒙运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狂飙突进运动却是建立在感性的基 础上。它的作家崇尚感情,要求摆脱一切感情的桎梏;他们一方面反对 贵族、对人的感情的摧残和窒息,另一方面也反对启蒙主义用理性对感 情的压抑。启蒙主义的作品重在道德规劝和理性启蒙,而狂飙突进的作家既 反对把艺术作为的装饰品,消闲的,也反对把它当做是一种说教的 工具,一个宣泄宗教的场所。他们的创作出于一种内在的、表现自我表 现感情和表现经验的需要。对于他们说来,诗是人的一种母语。
      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不承认艺术的规则,这是他们与启蒙运动作家的又 一个重大的分歧。无论是高特舍特以法国古典主义为榜样,制定的一些规则, 还是莱辛对诗艺的传统规则,主要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规则所做的新的阐释, 他们都予以拒绝。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尊崇莎士比亚,那正是因为在他们眼中, 莎士比亚不仅表现了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历史,而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不遵 守任何传统的金科玉律。
      
      他们崇尚自然,反对对人性的压迫和割裂,要求人有精神和体的自由。 对他们说来,自然就意味着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与外界的和谐。这正是他 们针对德国现实中的“不自然”而提出的一种非难。他们把自然神化了,这 与启蒙运动的作家相反,后者用理性解除了对自然的神化。卢梭的“返归自 然”的口号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
      他们摧崇天才。天才这个概念,在十八世纪的哲学中一直有着一个固定 的内容,那就是人所具有的一种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并使之服务于人的 理性。狂飙突进运动对天才的概念,在理解上有一个特殊的重点,它不仅表 现为个人的或主体的,它成了市民阶级反对封建桎梏的一种最高的表现形 式,他们蔑视门第观念,摒弃等级偏见,一个天才的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是的、勇敢的、大胆的、先天的(启蒙主义是把天才理解为后天的)。 这样,在他们看来,天才的艺术家是世界的第二创造者,真正的诗人是人世 间的神。
      狂飙突进的作家一反启蒙运动对民歌的轻视,他们把民歌提高到一个非 常重要的地位,称它是每个民族诗歌艺术的肇始,为后世的一切艺术奠定了 基础。
      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由于历史条件和他们身上的弱点和局限性,使这次 运动只限于文学领域,他们的态度都是激烈的,易于冲动,有着偏颇和极端 的倾向。随着他们青年时代热情的消失,反思和内省的能力的增强,许多人 都脱离了运动,运动本身也就结束了

    浏览 484赞 101时间 2023-08-14
  • Jonathan261

    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

    "狂飙突进"这个名称,象征着一种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它得名于剧作家克林格尔在一七七六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此剧宣扬反抗精神,剧中的青年主人公维尔德这样说:"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象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当时的德国,有一批初登文坛具有反抗封建斗争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要求自己象狂飘一样冲破社会的黑暗,因而组织一个同名的社团。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倡导的"返归自然"的观点相呼应。狂飙突进的领袖、文艺理论家海尔德尔提出的"天才不须规律"的口号,成了他们共同的信条。这场运动,实质上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有力冲击。虽然它来势凶猛,但不深入持久,犹如昙花一现,瞬即消逝。因为狂飘突进运动的参加者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的反抗往往流于无的情绪。由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这个运动没有能够发展成为政治。他们提出的一些改革社会的要求,都未能改变当时的客观现实,而只限于呼唤反抗封建意识的范畴。而且狂飘突进的参加者也含有远离众,好高骛远,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等不良因素。尽管这样,他们反封建的旗帜是鲜明的,是高涨的,在推动德回新文学发展方面的历史功绩也是应该暂定的.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都从参加"狂飙突进"的狂热反抗开始,登上文坛,以自己卓越的艺术创作,把德国文学从狭隘的范围引入欧洲文学的广阔领域。 狂飙突进的作家运用得最多的文学体裁是戏剧。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柏里欣根》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就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 狂飙突进运动在小说方面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十八世纪QC国式的感伤的爱情。歌德的这部小说发表后,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全殴广为欧洲的各国青年一时形成"维特热"',歌德名闻全欧。歌德花了六十年时间,直到一八三一年完成的诗剧《浮士德》,使歌德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名作家。《浮士德》是德国启蒙文学成就的最高标志,同时,也为德国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得了巨大的声誉

    浏览 273赞 76时间 2023-07-26
  • 反叛的路鲁修

    代表作家:约·高·赫尔德尔;歌德,席勒

    浏览 375赞 103时间 2023-04-23

“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请问哪位高人会简答“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