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人物的稀土人物名录

小狸露宝1234 2021-09-19 09:07 304 次浏览 赞 133

最新问答

  • 辛燃arzue

    中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级有突出贡献。
    1955~1957年在乌克兰第城农学院学农,1962年于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稀有和分散元素工艺系。1963~1972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从事锂、铷、铯元素的提取研究,任专题组长。1973~1975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办公室从事钛民用和稀土、钼微肥的推广。1975~1977年任稀土研究室副主任。1978~1983年任院科办副主任,从1982年起兼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稀土农用研究室主任。1984~1991年任中国有色总公司稀土农用技术开发中心主任。1991年调任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稀有稀土局副局长。1993~1994年任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总经理,1995~1996年任该公司总工程师。
    自1989年至今受聘为国务院稀土小组稀土组(后归计委)成员。近20年来主要致力于开拓稀土元素在我国农业中应用的新领域。1979年,在我国稀土农用研究基本上停止,推广工作处于低潮的时候,针对稀土农用研究的多学科和跨行业特点,在国务院稀土小组办公室主持下,和宁加贲等提出并建立了全国稀土农用协作网。1981年,经过申报和论证承担了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用稀土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课题,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了农业、卫生、土壤、植物生理、分析检测和冶金等学科的展开了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经过近60个科研单位4年的协同努力,于1986年稀土农用课题通过了验收,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证明了稀土农用技术可使农作物增产、改善品质、提高抗病害性能和对环境无害。十几年来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稀土农用技术已经在十几种农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年增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获奖情况:1986年被授予“六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1988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获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被授予级有突出贡献。主要著作:1988年出版专著《农业中的稀土》(第一作者),1993年在发行了日文版。在国内外和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 1920年12月14日生于北京,中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1948年于北京辅仁化学系,1951~1953年和1956~1958年,两次在苏联进修有色金属选矿及稀有金属冶金。1983~1985年任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常务董事、科技部主任。从事工作50年来,主要做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1949年研究解决了生产固体黄(选矿捕收剂)的工艺和设备,至今仍在沿用。五、六十年代组织并参与利用我国提取各种稀有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工艺,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尖端的需求。
    自60年代至今,长期从事稀土和钛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特别是于1972年首先倡议并组织实施将稀土用于农业增产,获得成功。20多年来经全国各方的努力试验和推广,已在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林业、牧草以及养殖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得巨大的效益,属世界首创,现居领先地位。七、八十年代从事我国重大(攀枝花、包头白云鄂博、金川)综合利用和重要有色金属(钨、锡、铝)行业的开发方针政策的研究。
    80年代初受科委之命,制订了我国的“材料技术政策”,主持编写了《有色金属进展》大型产业丛书。获奖情况:1987年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39年7月生于武汉,教授级高工,1962年于天津化工系,同年分配到原石油部(现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炼油催化剂研发工作,1984年任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任主任至今。
    1962年至1966年参加了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初创工作,为我国第一个微球型硅铝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成功开发,填补我国炼油催化剂一项空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获科委奖励;参加了我国稀土Y型(REY)分子筛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1974年首次开发成功我国稀土Y型稀土(REY)高活性裂化催化剂,配合了我国炼油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的开发,从而在完全依靠国内技术的情况下,催化裂化完成了一次飞跃,获科学二等奖。
    其间与兰州炼油化工厂合作攻关项目“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科技进步”攻关项目,1998年获得原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含磷的稀土氢Y型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及生产工艺”获发明专利,不仅首创了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一种理想的生产工艺,而且发现了催化裂化一种性能独到的高温固体性催化材料,1997年获原石化总公司发明专利,中国专利优秀奖和第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1999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全国先进女职工荣誉称号。 1937年10月生于湖北天门,中员。1962年于北京技术物理系,1962年参作至今,一直从事固体发光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
    1999年7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整合后,现任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委稀土组成员,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兼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理事,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1983~1985年在美国进修稀土复合氟化物、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和无辐射能量传递。在进修期间曾任纽约市中国访问学者及留学人员负责人之一。他长期从事固体发光材料及其光学光谱性质和离子间的能量传递研究。较早地提出光子转移,即光子剪裁的原理,丰富和发展光子剪裁内容。他依据交叉驰豫原理,使不需要的Tb3+的5D3能级跃迁发射的光子剪裁,转移到所需要的5D4能级上,从而使5D4→7FJ能级跃迁发射的光子数增值,发射强度大大增强。
    他所的“高亮度稀土磷光体-HG3”于1984年获发明三等奖(第一名);鉴于对固体中某些三价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的研究成果,1995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名)等奖项。他在国内外上公开发表190余篇论文。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922年2月17日生于中国四川省金堂县。1939年中学后,考入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化学工程系,1943年后在中央化学系担任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助教。1947年秋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University of Illinois)厄巴纳-香宾(Urbana- Champaign)校园化工系研究生院攻读,于1949年春获硕士,1951年获博士。此后即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工系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52年秋他原来的博士论文导师H.F约翰斯顿(Johnstone)教授邀他回伊利诺化工系开展“用纤维层过滤气溶胶的研究”。1954年初接受美国杜邦(DuPont)化学公司薄膜部的约克斯(Yerkes)研究所的聘请、担任研究工程师,参加研究和开发聚酯连续聚合以使该产品能顺利投入生产。
    1956年回国参加建设,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该所正式成立后担任湿法冶金研究室主任。1958年至1984年担任该所副所长。现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劳动保护学会顾问。还担任国际性杂志《湿法冶金》(Hydrometallurgy)的编委,英文《中国化学工程学报》的主编,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副主编等职。他还是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曾发表科学论文16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1项,培养博士28人,曾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发明三等奖各一项。曾获199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金属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生于1940年1月29日,北京市人。1966年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
    曾任兵器52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顾问。主持薄装甲和我国第一代复合装甲的研究工作,发明了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并获发明二等奖,为我国第一代复合装甲材料与结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持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自紧身管疲劳寿命的研究,先后创立了火炮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和高效液压自紧技术,使炮管强度提高60%~100%,并成倍提高疲劳寿命。首次应用这项技术的“XXX火炮系统”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述成就已载入《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其科研成果已用于十多种兵器装备,现仍在用于有关重点武器装备的。为表彰才鸿年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的贡献,1984年授予级中青年称号,1991年授予兵器功勋奖和特殊津贴。发表论文31篇,出版专著一部,撰写研究报告30余篇。 1935年10月3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员,教授级高工。1961年于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冶金系,同年回国后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61~1964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稀土研究室从事稀土金属研究,曾任金属组组长、专题组组长。
    近几年主要从事稀土和稀有金属的软科学研究和项目的评估工作,先后 撰写了“‘八五’期间稀土科学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国稀土科技现状及其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我国稀土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九五'研究重点建议”、“‘八五’稀土科技进展及‘九五’研究重点建议”及“90年代我国稀土科技新进展”等文章,收入计委稀土专题软科学基金和计委稀土组调研报告。另外还撰写了“面向21世纪稀有金属”、“我国稀有金属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参与编写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和“中国有色金属发展50年”等。获奖情况:曾获计委、经委和科委颁发的新产品奖和科学大会奖以及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和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等。 1940年2月16日生于上海。1962年于山东化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至今。
    1962~1972年从事稀土元素分离提取、稀土络合物的研究。参加包头矿的“451”会战和江西稀土矿中分离提取稀土的工艺实验。1971年首次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出99.9999%的高纯Y2O3。1972~1977年从事无机液体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出用稀土液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YJG1型激光微区光谱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1988年11月~1989年2月,在大阪和京都从事稀土发光和溶胶-凝胶技术方面的研究。1989年1月和1991年7月两次访问原苏联;1991年11月~1992年4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法国科研中心(CNRS)固体化学实验室从事发光材料的研究;1994年1月随同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参加材料产业暨稀土材料发展研讨会;1997年12月~1998年6月应邀到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PDP荧光粉的研究。
    1986~1990年任中科院“七五”重大项目“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地质化学分离分析和综合利用”的组成员兼秘书;1991~1995年任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稀土新材料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的负责人之一。
    1990年晋升为研究员,1992年获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计委稀土组成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兼职教授、中国稀土学会固体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起为研究生讲授《固体化学》,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200余篇,与倪嘉缵院士共同主编《稀土新材料及新流程进展》一书,成果10余项,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 1934年8月22日生于上海,1959年于原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现为国立乌拉尔)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教授级高工。
    历任课题组组长、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先后在稀土冶炼、稀土金属、稀土永磁、磁疗、贮氢材料、镍氢电池等6大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现担任“863”九五重中之重项目--镍氢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兼任计委稀土组成员,全国稀土永磁协作网组成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成员、科技部镍氢电池组成员、稀土协会理事、南开、中南兼职教授 。
    曾与应启明同志共同负责“钙热还原钐钴永磁粉末工艺”获得了部级二等成果、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务院稀土小组办公室(现计委稀土办公室)稀土推广应用重大成果奖,并在上海跃龙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产业化。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获部二等成果,与赖为华、颜广灵同志共同负责的“镍氢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及“闭口化成工艺”使我国AA型镍氢电池容量达到1525mAh,达到了国际水平,促进了我国镍氢电池产业化,获科委“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中作出重大贡献奖。先后获各种成果奖励17次,荣誉奖6次。 1936年11月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中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特殊津贴。
    1962年于合肥放射化工专业。同年分配到包钢冶金研究所工作。翌年改为冶金部包头冶金研究所,历任技术员、课题组长、湿法冶金研究室负责人。1971年研究了萃取计算理论应用于单一稀土的萃取分离工艺,实现了萃取过程中单一稀土元素的高纯度和高收率的统一,发表了“萃取计算及其应用”一文。
    1975~1993年先后担任冶金部包头稀土研究院(原包头冶金研究所)副院长和院长。任职期间,主持过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1993~1997年担任包头钢铁公司总工程师。1997年底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科工贸一体化的大漠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稀土科研和稀土开发应用工作,发表过的论文和报告近30篇,如“萃取计算及其应用”、“包头综合利用”、“国内稀土应用的最新发展”、“中国稀土1989~1993”等。1980~1998年曾任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包头稀土学会理事长等职。1988年受聘为国务院稀土小组(后改为计委)稀土组第一、二、三届成员至今。1997年受聘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受聘内稀土集团公司顾问。 1935年10月生于江省哈尔滨市,中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2月于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和黄金学院稀有金属冶金专业,回国后先后担任核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核生产技术司副司长,中国宝原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中国核稀土公司总经理及中国核黄金开发办公室主任和中国核稀土应用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历年兼任中国黄金学会首届理事、中国铀矿冶学会副秘书长,第二、第三届国务院稀土小组稀土组(后为计委稀土组)成员。
    80年代后期,他负责核的黄金开发和稀土开发工作,组织核系统的地质矿冶单位,先后为提交120吨的地质储量和7万两黄金产品;组织了中国核开发稀土的方向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以充分发挥核整体优势为指导思想的《“八五”期间中国核稀土发展规划》,在这一规划指导下,核稀土发展迅速,1990年被国务院稀土小组确认为中国稀土行业的三大骨干部门之一,建成的两个稀土厂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均被列入我国重点稀土企业行业中,建成的核稀土分析检测中心是当时国内第一个专业稀土质检中心,投入开发的稀土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比例达73%。张镛的科研成果中有三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获国防科委“重大技术改进”奖,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励其工作成绩的荣誉。 金属冶金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工作至今,先后任该院稀冶室专业组长、副主任、主任、所长。
    1962~1975年参加稀土萃取分离、稀土变价元素分离等试验研究;1975~1977年作为“技术小组”成员,组织和参加“伯萃取法从包头矿中分离钍和混合稀土”试验,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7~1980年作为课题组副组长,主持和参加的“伯萃钍和钍”试验中,首次从包头稀土矿中分离出近百公斤放射性钍产品,并亲手作钍产品的浓缩,该项目与同期合作组织参加的“伯萃取化稀土”试验,同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四等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该成果被应用于独居石处理中钍的分离与提纯生产。
    近20年先后多次参与全国稀土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参加或主持过数十项稀土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评估论证。 独撰论文包括:1980年在全国铀矿冶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的“伯萃钍和钍”,1988年在东京的第一次中日稀土交流会上宣读的“中国稀土产业及发展”,冶金百科全书中“稀土冶金”条题和稀土提取分离条目,“中国稀冶三十年”,“我国稀土提取分离的进展、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初探”等;合著论文有:“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和对如何发展的建议”等3篇。被选聘为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会理事,计划委员会稀土组成员。 生于1931年7月15日,广东广州人。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于北京工学院化工系(1948~1950年,中山化工系;1950~1952年,北京化工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化工系),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至今已40余年。历任稀土研究室课题组组长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发光学会副理事长,《稀土》、《化学学报》、《中国化学》、《无机化学报》、《应用化学》副主编和1989年第二届国际稀土光谱讨论会,1997年第三届国际F元素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共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16名。1990年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出版(稀土光谱)的英文论文集一本,1993年由河南科学出版社《稀土化学》专著一本,1994年主编《变价稀土元素化学与物理》会议论文集一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获钇—钡—铜—银—氧高温超导体的发明专利一项。
    曾应邀赴法国进行合作研究和赴德国作访问学者,赴讲学,赴泰国、、巴西、俄罗斯邀请报告,赴美、法、日、澳、波、芬参加国际会议并顺访荷兰与瑞典。曾与城市理工大物和化学系及美国新奥尔良物理系进行合作。
    现正执行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中的“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资助的稀土基础研究项目。 有机化学家。浙江上虞人。1948年于国立学专科学校。1955年获苏联科学副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建立与了核萃取剂研究组,解决了我国国防的急需。
    70年代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成功分离稀土及钴镍的多种萃取剂。与合作者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进行“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以后又用量子化学、分子力学、模式识别、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处理,从而将萃取剂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与研究生在有机磷化学的基础研究方面获得很好的成果。 矿物及冶金。辽宁省锦县人。1934年3月23日出生。1961年中南,获学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发展了浮选理论,在矿物工程的研究中,系统分析浮选剂结构-性能关系,建立起浮选剂分子设计理论,用一系列定量判据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分子结构的“模型”对各基团预测计算设计特定用途的剂;从理论上统一解释了硫化矿浮选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三大问题,在实践上发展了电化学控制及无捕收剂浮选;提出盐类矿物浮选的4条规则,推进了浮选理论的定量化和实用性;提出“粗粒效应”,丰富了细粒选矿理论。 化学家。广东电白人。1959年北京技术物理系, 1965年该校技术物理系研究生。北京化学系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早年研究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把两项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了稀土化合物的结构,阐明其成键特征、相对论效应的作用以及稳定性规律。提出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与定义分子中原子和原子轨道的方法。提出从光谱直接求振动力常数的诱导自洽方法;用量子化学方法导出正弦型同系线性规律;对类镇痛剂结构与效找到较好的关联指数。发展了用密度泛函理论处理多重态结构的理论方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核材料。1940年1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1966年清华研究生。
    现任中国核集团公司202厂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材料科学家  1920年12月7日出生。材料科学家。湖南凤凰人。别名继美、 志新。1943年国立交通唐山工学院。1948年赴美留学,翌年获密苏里矿冶学院冶金学硕士,1950年获密苏里冶金学博士。后在美国林登堡热处理公司、爱可产品公司及美国坩埚钢公司从事产品分析和科研工作。1957年回国,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北京科技)金属物理学教授兼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脆溶沉淀、晶间腐蚀、断裂科学、氢损伤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发现了“氢致滞后塑性”现象,提出了反映缺口下应力腐蚀断裂韧性新参量,对钛合金氢致开裂及水溶液中应力腐蚀断裂的动态程,提出了氢损伤机理。 应用断裂力量,分析和解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许多重要断裂问题。
    著有《金属的韧性和韧化》、《应力下的金属腐蚀》等;撰有《材料的失效分析,性能预测和结构设计》、《高强度钢水介质应力腐蚀研究》等论文200多篇。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金相热处理专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功能材料教研室主任,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为北科大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并任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与磁性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学会应用磁学会委员等。
    1983年来先后完成省部级技术鉴定的科研成果十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科技进步一等、三等奖各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5篇,被EI收录53篇。著书两本,即“稀土磁材料与应用”和“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前书曾获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两书均由翻译出版,此外还有合编书两本。
    被冶金部授予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享受特殊津贴。 1953 年 12 月生于江西省龙南县。 1977 年于湖南化工碳素专业,长期从事稀土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尤其在稀土矿山的开发与管理、稀土矿开采工艺的改进与提高、利用率的提高、发展稀土深应用以及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的创建和正常动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9 年在《稀土》上发表名为“稀土的降温与加热”的论文; 1989 年 12 月在《国务院稀土小组专业家组调研报告汇编》中发表名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现状与要采取的政策”的论文; 2003 年 12 月在《稀土信息》中发表论文“浅谈加强离子型稀土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1985~2000 年主持龙南稀土的开发与管理,首先提出“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销、统一管理”的龙南稀土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新建龙南稀土冶炼厂、龙南稀土金属材料厂,初步形成龙南稀土“开采——冶炼——应用”的体系;与科研单位合作,在龙南首次试验和推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地浸矿工艺。并于 2004 年 8 月在赣南稀土矿 D 级储量可靠程度研究中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德国福特旺根硕士研究生,“中国稀土农用网”创始人,中国农用稀土应用推广第二春发起人,“依农科技”创始人。依农科技企业法人。
    2004年参与科委“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稀土应用工程”重大项目,“稀土农用新材料、新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与示范”攻关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如何利用稀土为农业增产、增收、提质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百度百科“稀土人物”,“农用稀土”,“稀土农用”,“益植素”等词条创建人。
    主要著作:《稀土在农业中的科学应用技术》《如何培育和打造你的员工》。

    浏览 373赞 135时间 2023-10-23

稀土人物的稀土人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