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西方宗教与商业的参考文献。 就是关于西方宗教与商业发展关系的,或者商业成功人士宗教信仰的 文献

冰灵蜜蜜 2021-09-19 09:46 294 次浏览 赞 71

最新问答

  • 紫色的花瓶

    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自由价值观对经济制度的形成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对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也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它需要近代科学、先进生产力、自由的人以及宗教价值观等综合因素的整合才能形成,而只有教世界才能这一切。
    马太福音二十五章14至30节举了一个鼓励赚钱的例子,说明耶稣支持并鼓励创造财富和经济自由。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经常是一有钱就“眼高心傲”,敬虔的心就会消退,仿佛金钱上真有魔鬼在盘踞。在早期,因为寻找不到解决方法,教士们不得不曲解金钱是阻碍人们与神亲近的障碍,为避免人类为物质方面的追求而犯罪,刻意贬低金钱的价值和作用。譬如,中世纪著名的修士圣弗朗西斯不断提到钱财如粪土,应该逃避钱财就像逃避魔鬼一样。事实上,耶稣从未排斥过金钱的作用,只是担心真理的空间被贪挤占,才叫人舍弃金钱。正如经上说:“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马可福音4:19)因此在乎的不是外在的财富,而是人们内心对财富的态度,正如追求利润不是罪,而独占或多占利润就是罪一样。
    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对金钱的保守观基本上占据统治地位,这与当时生产力落后的小农经济基本保持协调。但到中世纪晚期,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发现,特别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自由价值观的普及,保守的金钱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给人类更丰富、更有选择性、更富尊严的物质生活,而受教自由价值观影响的资本主义经济能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并进而更好地去服务人。在这种形势下,早期自由市场经济出现了,但要形成一种主流经济制度还需要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配合。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带动下,教的金钱观随着社会整体形势的变化而得到了更新。人们不再认为追求财富有错,因为 “神爱世人” ,希望人们过上物质丰盛的生活,工作是响应上帝的呼召(天职)。但是这个过程是在教理性主义的监督下小心翼翼地进行的。现实生活中人一有钱就很容易悖逆,即使是如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担心闸门一开,贪婪之心泛滥。他公开指责收受利息和放款收租金的行为。甚至认定,一个徒赚得愈少,就愈圣洁、愈化。在此,加尔文作出了与马丁·路德不同的解释,他认为上帝在永久以前已经自由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将人类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将永远是选民,而弃民将永远是弃民,无论什么行为,什么人,甚至上帝自己也不可能改变这种身份。如何分别选民和弃民的标准是信仰,但必须是“有效的信仰”,有结果的信仰,能够证明的信仰,如何证明则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而不是为了自身享乐而进行的勤奋的劳作、节俭、努力增加财富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唯一动机是增加上帝的荣耀,是作为选民的一种天职。马丁·路德与加尔文虽就创造财富的方法上认识有不同,但就人们应当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的观点上是一致的。他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在意识形态里了理论支持。
    但是如何解决马丁·路德所担心的问题呢?如何才能使既有钱又敬虔这一人类次终极目标得以实现呢?加尔文对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提出了属世的禁主义理论。这种理论是要把以往修道院里的禁主义搬到俗世中来,将信仰中的敬虔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中,每一个人心中时刻都要存在荣耀神的信念,坚决排斥来自物质享受的。这种理论的实践者就是十八世纪的清教徒。
    这些清教徒过着世俗禁的生活,他们否定自身快乐,但把努力工作、储蓄和节俭视为通向未来繁荣和富裕的途径,他们认为繁荣和富裕是神祝福和拣选的表征。伴随这种经济观念,资本主义经济正式诞生了,这种受神祝福的经济模式从它一开始诞生就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宗教理论的变革给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理论支持,但是实践中,很多以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存在的经济问题大量出现,考验着人类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格拉斯教道德哲学教授亚当•斯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由市场”概念,他认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在《国富论》中他对当时普遍存在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如劳动分工、货币问题、价值问题、分配问题以及税赋问题等等。由于《国富论》几乎涉及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所有问题,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经济学理论依据,被后世誉为世界经济学界的经典。亚当•斯密是一位教道德哲学教授,他当然不会忽视宗教对经济价值观的影响,在《国富论》中他不止一次的提到“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以及“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7-39)《国富论》关于“自由市场”概念充分反映了教的自由价值观,书中提到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从属世的角度看自然会认为是根据人的需要而由自由市场进行了配置,但若从属灵的角度看,则是神的大能在做工,因为“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马太福音10:30)在写作《国富论》之前,亚当•斯密还写过另一部经典《道德情论》,这部著作可以视为创作《国富论》的精神前奏。
    如果说亚当•斯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合理性,那么马克斯·韦伯则从宗教道德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与教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在《徒新教及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指出“工商界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由此深入研究新教徒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紧密关系,并从中得出,“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而“天职”的观念来自于新教把工作视为侍奉上帝的呼召,在这里,这种“天职”观被赚取金钱具体化了。新教徒赚钱是按照、自省、勤奋、尽职、合理地劳动来积累财富,他们创造并利用会计制度,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并弥漫于近代欧洲。新教入世禁主义为资本主义企业家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产生轨迹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自由价值观——新教——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经济。从这条轨迹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是教自由价值观应用于经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一个副产品。验证这条轨迹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产生于受教影响最深的欧洲,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是从这里延伸出去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还展现了加尔文主义和清教徒精神挑战属世的属灵决心,但是这种面对金钱和享乐的考验,是以将神作为绝对信仰为后盾的,这种时时刻刻警醒自守的人生态度如果说在初期第一代、第二代人的身上或许可以适用,但是在以后第三、人身上就很难延续了。马丁·路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千百年来人类的谋利行为经常与宗教信仰发生,金钱使灵魂变得生硬,连上帝的话也听不进去。正如经上说“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提摩太后书3:2)这实际又回到教关于“管家”的理论,人应该是金钱的管家而不是隶。正如奥古斯丁所说,“金银属于那些懂得使用金银的人,……一个人只有在正当的使用某物时,才可以说是拥有它。”想要管好金钱首先是管好自己,而能否管好自己取决于对真理的信仰程度。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人类依靠自身很难管好自己,对权力如此对金钱也是如此,人类为金钱隶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工人,视生命如草芥;一些资本家为减少损失,宁肯将牛奶倒掉或将商品烧掉也不愿卖给贫穷的人们;一些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致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顾;更有些资本家为发战争财,鼓动发动战争。耶稣来到世间就是来拯救这些罪人,他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现实生活中,很多资本家都能在福音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有些资本家生意失败后也能在的教诲中寻得安慰,重获信心。
    教的经济观念是建立在经济自由基础上的,它对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利的支持为资本主义经济了肥沃的土壤。有些理想的徒将属灵的平等与属世的平等混淆,想要通过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来实现理想天国里的共有制,如清教徒最初移民美洲时在詹姆斯敦、普利茅斯等地建立的殖民地,他们试图把教与共有制等同起来,实行“公共仓库”制度。由于对人类罪性估计不足,结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信仰和抵御的意志力不断受到人性的考验,伴随着属灵意识的兴起和衰落,世界经济也潮起潮落。然而上帝总是不厌其烦地做着拯救,有时是以经济的方式,有时是以自然灾害的方式,甚至有时是以战争的方式,但更多时候使用的还是耶稣的福音。

    浏览 169赞 100时间 2024-02-04
  • 特力小屋

    主要是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派信仰支持商业活动。
      可以看看 (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

    浏览 176赞 99时间 2023-06-02
  • 楼兰芥末姑娘

    基本上很大部分商业成功人士都是有信仰的人!特别是外国。因为宗教中的宽容与布施是爱的一种体现!从佛教来说,财布施得财富,就如同种桩稼一样。

    浏览 382赞 101时间 2022-10-08

求关于西方宗教与商业的参考文献。 就是关于西方宗教与商业发展关系的,或者商业成功人士宗教信仰的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