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转瞬壹刻 2021-09-19 09:46 484 次浏览 赞 118

最新问答

  • 小火车君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改革开放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闭关自锁的封闭状态,特别是“”期间,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短缺,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广大农民众焕发出空前劳动积极性。僵化的经济体制被冲破了,国有企业从主要依靠和政策,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和法律,现代企业制度陆续建立。这些大大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机制的引进,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逐步繁荣、众不断受益。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连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

    中国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的表明,在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政治建设更具优势:

    从政治上看,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传统比较薄弱的,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发展起步较晚;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定性思维,以及人们通常将“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模式看成“水火不相容”的,给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政治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

    面对上述形势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众自治制度建设。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把扩大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不断发展,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同时,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制制度,开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施依法治国。

    三、改革开放使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焕发了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建设底子薄,又遭到“”的严重摧残,人们思想观念上存在着简单地以“政治”画线,排斥外来文化、鄙视传统文化的观念,知识和文化处于贬值状态。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被冲破,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精神被激发,人类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思维方式被我们所接受。

    包括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国的共同精神支柱。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推崇优秀文化蔚然成风。

    总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中国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发展进步。战争以来,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频遭西方列强侵略的民族,已经走向振兴。神州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拓展: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和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浏览 224赞 59时间 2023-11-09
  • 烂Pandade

    浏览 404赞 90时间 2023-05-05
  • 黄先生Simon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二位。已经赶上。按照PPP(力平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

    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拓展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和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浏览 181赞 93时间 2023-01-03
  • zoemai0505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日益向市场方向转型,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之一。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改革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在贸易和投资的驱动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非常强劲,实际增长率保持在年均9%左右。另外,中国还采取了重要的贸易及与贸易相关的改革措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从2001年入世前的15.6%降到2005年的9.7%。中国的非关税性贸易措施也迅速减少。入世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2005年,仅货物贸易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就高达64%。200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7%,这些贸易大部分是由以中国为基地的外资公司进行的。(经济) 原因: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生产的所有制,所有制变化了才使得配置的方式(也就是定价机制)真正发生转变。因为市场经济作为交换的经济,本质上交换的就是所有权,商品交换实际上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所有权的相互转换。所以,如果财产制度、所有权制度不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化进程就成为不可能。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化的进展,中国的所有制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观察一个制度的好坏和成功,最硬的指标就是看在这个制度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而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伴随着制度的这种变化,我们中国的生产力和国力空前提高,中国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9%,增长速度相当快,并且持续了二十年之久。这就表明,中国改革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一个强势的中央下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浏览 188赞 131时间 2022-08-20
  • felixcyrus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改革开放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闭关自锁的封闭状态,特别是“”期间,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短缺,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向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先行,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度改革,再到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进的改革。逐步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改革与开放两个子同时推进,相互促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广大农民众焕发出空前劳动积极性。僵化的经济体制被冲破了,国有企业从主要依靠和政策,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和法律,现代企业制度陆续建立。这些大大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机制的引进,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逐步繁荣、众不断受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结合了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使科技得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经济特区的创建开始,到加入WTO,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连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

    中国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的表明,在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困——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大批外逃的现象早已销声匿迹,并出现回流的现象。

    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大事,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神州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都频频传来捷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政治建设更具优势:

    从政治上看,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传统比较薄弱的,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主义的阴影,等级观念、人治观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积。加上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等,这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发展起步较晚;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定性思维,以及人们通常将“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模式看成“水火不相容”的,给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政治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再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确实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国内极少数人企图呼应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这一切说明了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表明政治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

    面对上述形势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众自治制度建设。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把扩大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不断发展,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同时,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制制度,开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施依法治国。

    同时,积极实施机构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使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完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把促进政治权力有效运行与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了既能广泛发扬,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富有效率;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又能够保持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意见的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人治”时代正在被“法治”时代所取代,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得到保障,服务型正在形成,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与接受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原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以及非洲一些垮台和社会、社会秩序瘫痪、经济不断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实现了坚持的、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而使我国实现社会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三、改革开放使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焕发了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建设底子薄,又遭到“”的严重摧残,人们思想观念上存在着简单地以“政治”画线,排斥外来文化、鄙视传统文化的观念,知识和文化处于贬值状态。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被冲破,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精神被激发,人类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思维方式被我们所接受。包括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国的共同精神支柱。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推崇优秀文化蔚然成风。

    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取得巨大进步,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正在被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在大地兴起,有力地推动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到来。

    总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中国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发展进步。战争以来,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频遭西方列强侵略的民族,已经走向振兴。神州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浏览 441赞 95时间 2022-08-1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