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爷”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一纯佛雨 2021-09-18 16:46 315 次浏览 赞 53

最新问答

  • ronghuiguantong

    这位在五台山迅速窜红,香客如云门庭若市的“五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此“爷”在千百年来形成的文殊圣地突然间一枝独秀,究竟有何佛典上的出处或依据?本人遍查《大藏经》中涉及文殊菩萨的经、律、论三藏经典,以及《清凉山志》等古籍,均无一字提及这位“爷”。虽然据说在号称华北屋脊的北台叶斗峰,曾建有一座龙王庙,但现在游客看到的却是2001年扩建和维修灵应寺时新建的三间庙宇。而在台内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等寺院集区,在一座藏传佛教黄教寺院塔院寺的下院万佛阁院内,竟有一座据说是清代创建的龙王殿,就是坐在这间殿宇中的龙王,在此前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占尽,为万佛阁引来了滚滚财源。摩肩接踵的香客游人,沸反盈天的梆子大戏,逐渐使得在很多求官求财的“五爷”者心目中,只知有“五爷”庙而不知有万佛阁了。而在佛教寺院内供奉龙王爷,还要几乎每天在龙王殿对面的戏台上锣鼓喧天地唱大戏,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同样也是在任何文字版本的三藏佛典中找不到任何依据的。那这位“五爷”又是被什么人、通过什么方式“”出来的呢?这在五台山劲了二十多年的“五爷”旋风究竟是起于何方的青萍之末,又是如何形成席卷之势的呢?  其一可探寻的源头,应是行为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大力驱动。一位当地最大旅行社的现任老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曾在风景区工作过,他的亲身经历完全可以揭开“五爷”出笼乃至走红的谜底。据他说,在当年研究旅游开发的一个会议上,有人提出五台山虽说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宇宏大,历史悠久,但无论本地还是外来的游客,知道和懂得文殊菩萨的毕竟是少数,看来要吸引游客必须开发符合当地人特别是北方人口味儿的产品。于是有人建议说,我们五台山周边地区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对佛教义理更是知之甚少,加之北方历来干旱少雨,对于农民来说最渴望的是风调雨顺,而“五爷”呢正好是专司风雨的龙王,倡导一下“五爷”可能会比文殊菩萨更能吸引低层次的游客。于是,这次会议就形成了一个倡导“五爷”的基本思路。在其后的实际运作中,各旅行社的导游在的统一安排下,就将到万佛阁朝拜“五爷”殿作为重要景点向游客推出。这位亲历者说,当年的游客大都是接待型或旅游的,对佛教的理解比农民高不到哪里去,导游的解说文本也无一定之规,就这样没过多久,一位上级在听了导游介绍“五爷”怎么灵验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这五爷和文殊菩萨是什么关系”?正当导游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之际,一位陪同的当地急中生智,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这五爷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的这一句话,不但解脱了导游的窘境,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拔高“五爷”身价的说辞,更给靠揣测意图胡编乱造景点说明的笔杆子们了“创作”的源泉。老实说,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中真正懂得佛教的有几个?还不是导游说什么就是什么?导游说“五爷”有求必应就是有求必应!如此这般,在“重视”的推动之下,“五爷”就迅速压倒已开山近两千年的文殊菩萨,成为了这些年来给五台山创造经济效益的第一“品牌神像”。  源头之二,是是善于窥测意图的“应用型”市井文人的胡说八道。在上个世纪十年代以来,为增加五台山旅游收入而胡编乱造的图书中,有些作者假借民间传说,声称“五爷”就是文殊菩萨或文殊菩萨化身,其源盖出于急于见效益出政绩的景区。此类粗制滥造无书号无出版单位的印刷品,尽管当年曾经泛滥成灾,可现在已难觅踪影了。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五台山的原始民间传说中是否真有关于“五爷”的神话呢?笔者手头恰恰有一本编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五台山的传说》,其中收录了十九篇关于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传说,作者都是当时忻州地区的知名作家和五台山研究方面的,却并没有一篇提到过这位“五爷”。开篇《歇龙石》一文的作者是忻州市文联前田昌安,他所收集的这篇传说中提到文殊菩萨从东海借来歇龙石之后,有一条前来寻衅的青龙,这可能就是后来妙笔生花的文人们塑造“五爷”的根由吧。可见硬将“五爷”和文殊菩萨捏合在一起,以收鱼目混珠、狐假虎威之成效者,其泛滥成灾的时间最早未超过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期。后来,可能是由于作者们摄于清净佛法难于亵渎,将外道神祗附会成文殊菩萨可能会遭报应之故,本世纪所印制的书籍中,如此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已经不多了,本人所见似乎只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台山一百零八寺》和江出版社《五爷》两本小册子了。  五爷大红大紫的源头之三,是国人时时处处企图攀龙附凤的劣根性。多年来,清朝的康乾诸帝长时期大规模占据了作为的喉舌的媒体的黄金时段,热情歌颂这些曾经导致中国迅速衰落的皇帝们的电视剧,在中国从到各地电视台的荧屏上至今热播不衰,以至于在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的五台山,释迦牟尼左协侍、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反而似乎要借重爱新觉罗氏才能被人接受,这实在是令人悲哀的事!在五台山,借助造势的政客和文人们,在佛典和正史乃至野史中都查无实据的事情,必然要传说以便从中找到信口雌黄的依据。据近年来兴起的说法,康熙皇帝在朝拜五台山的时候,一次突遭风雨袭击而迷失路径,这位“五爷”不失时机地跑来给皇帝带了一次路,因而获得了皇帝的嘉奖,赐给他半副銮驾,跟皇帝套上了近乎的“五爷”自然今非昔比鸟换炮,随着早已被扫进历史堆的爱新觉罗家族在荧屏上的再次荣耀而在五台山占尽了。而据五台山很多佛寺的古老神话,给迷路的康熙皇帝指路的是一位示现银须飘然老者面相的文殊菩萨,现在吉祥寺就有一座殿宇专门供奉有灯笼文殊塑像。由此可见,即使是沾了皇帝的光就可身价百倍,也不到他“五爷”呀!  其四,也是最为根本性的源头,是五台山佛教协会的不作为和寺院僧尼放弃正信佛教,甘于随波逐流的结果。因“五爷”的走红独大带来的滚滚财源,急功近利的地方自然喜出望外,而本应住持正法的僧人也竟然屈从金钱的,置佛法与寺院营造法式于不顾,任由财大气粗的老板们随意扩建原本就不应该建在佛教寺院院内的龙王殿,任由一个龙王反客为主,将一座千年古寺万佛阁搞得非佛非神不伦不类,导致毗卢遮那佛、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的道场鹊巢鸠占,更在中外佛教界贻笑大方。万佛阁原为塔院寺属庙,规模不大,而布局完整。其山门西向,因正殿万佛阁上下两层塑佛像万尊,故寺以殿名。更有甚者,竟将寺院正门改为南向,在院内北侧将龙王殿大规模扩建,使其成为正殿,而原来的万佛阁却由正殿降为偏殿。龙王殿内原为黑脸的龙王也贴上了金,变得不伦不类。寺僧又容忍某些人在龙王殿对面建起戏台一座。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汉传还是藏传佛教,僧尼观听歌舞都是犯戒的,在佛寺内院建戏台原本就非常荒谬,一座圣地古刹,竟然成年锣鼓喧天,笙歌聒耳,佛家清修之地,翻成场所,而作为五台山佛教协会竟然听之任之,无动于衷,导致“五爷”替代了文殊,金钱胜过了信仰,真是颜面尽失,成何体统!  综上所述,“五爷”在五台山,只是一个源于实用主义的民间信仰的产物,在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的五台山,最多只是一名,一名小而又小的配角,是绝对登不得诸佛菩萨的大雅之堂的。而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却是“五爷”红得发紫,肥得流油,这便只能是五台山文化衰落的象征,只能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耻辱,只能是五台山全山僧尼的耻辱了。记得2002年法尊法师示寂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净慧法师就曾将“五爷”称为“附佛外道”,但时至今日,不但“五爷”风光如昨,距离菩萨顶、普寿寺只有一箭之遥,被称作“五爷故里”的一座蕞尔小庙后来居上,火爆异常,巴掌大的一个小院周围的墙上挂满了“有求必应”的招牌,香火鼎盛得不可思议,而这个匾上大书“龙参五爷”的小庙并非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剔除附佛外道,倡导正信的佛教,取缔求官求财的迷信活动,同样必须教内教外齐心协力综合治理,佛教启迪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庶几会在五台山地区重光再现,文殊菩萨的般若大智慧庶几能够光前裕后,对构建和谐社会才会真正有所裨益。  为此,本人郑重建议,第一,让专司风雨雷电的龙王“五爷”哪儿来哪儿去,回归他民间神祗的本位,而不论当初是哪位皇帝的圣旨或是哪位的指示对他“大树特树”;第二,无论是佛教圣地还是民间信仰,必须依法而行:一依的律法,二依正信的佛法,作为即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佛教的文殊信仰中心”五台山,尤其应该如此。  (作者为五台山文化传播中心办公室主任,联系地址五台山万缘居士林,电话

    浏览 396赞 84时间 2022-11-16

五台山:“五爷”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