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税收与国有企业改革

怎么样利用税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或者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某些问题怎么制定相关税收政策解决

没蜡笔的小新 2021-09-18 16:35 152 次浏览 赞 147

最新问答

  • 燃烧吧猪五花

    汇率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涉及到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完善程度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在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的今天,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金融的稳定与健康。汇率的改革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是一系列大的考验,金融系统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进一步影响着我国税收的安全,这样汇率改革其实与我国税收安全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 我国汇率改革与税收安全
    (一)我国汇率改革与金融风险

    1.我国汇率改革现状与趋势

    我国汇率体制改革正朝着逐步市场化的方向迈进。从1994年汇率并轨后到2005年,我国实行的一直是市场化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是盯住美圆的被动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了汇率形成机制,改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为市场化的,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前进的一大步。以后改革的方向是最终走向完全的市场化,逐步实现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2.汇率改革带来的金融风险

    汇率体制改革总体方向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前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前进,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将不断在社会各层面显现,如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改革,以前遗留历史问题带来很多经营和管理上的包袱与问题,汇率体制改革,是对我国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银行风险管理的健全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汇率改革的成败,决定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可以说,在过去金融对外封闭的历史中,金融风险在我国金融系统和我国的经济中是一种积聚,汇率改革就好像慢慢拧开了释放风险的阀们,市场化进程越快,这种释放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考验越大,对人们观念与思想的考验也越大。

    (二)金融风险与我国的税收安全

    1.金融风险与我国的经济实体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选择金融风险的存在,只能选择管理风险的方法。系统风险是无法避免与管理的,非系统风险则能通过资产组合等方式分散。大部分理性的经济体都是风险中性或者风险厌恶的,在市场经济中他们会选择各种方法来管理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如企业,个人,,国外投资者,投机者等,他们选择的风险应对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实体风险应对与我国税收安全

    面对金融风险带来的不确定,不同的经济体会选择不同的风险应对与管理办法,比如在汇率更加市场化的情况下,进出口企业将会选择远期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会改进风险控制与识别水平,引入更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等,而这些管理理念仍然是存在风险的,等等,可以肯定的是,风险给我们的经济体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的税收安全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汇率改革对我国税收影响的各层面分析

    汇率改革给我国的税收安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分析这种不确定性并进而得出应对方法是很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基本了解影响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各个层面的影响途径和后果,我们可以对症下,维护我国的税收安全。

    (一)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1.汇率风险与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贸易受汇率变动影响很大。在我国实行盯住汇率体制下,以美圆结算的大部分进出口贸易基本不受影响,进出口企业对于汇率风险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国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后,汇率更多的表现市场因素。

    在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的一般分析中,意味着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货币升值会使贸易陷入恶化的境地。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经济体在汇率波动过程中,当货币贬值时却没有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贸易收支转向了相反的预期。在追寻这种原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汇率传递理论(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对于汇率传递程度,许多经济学家对汇率传递系数进行了实证估计,发现汇率传递是不完全的,即汇率变动后进出口价格不同比例的发生变动,汇率传递系数不等于1.因此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具体在出口环节,我国出口产品主题还在于纺织品,初级品和部分电器设备,在大型机电项目,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志性台阶。外国对于我国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在价格优势下,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升值预期存在的情况下,更有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未来50年乐观的预测,这种升值力度会继续增加,幅度将会是缓慢的,在这种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下,出口环节资金周转会加快,企业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在进口方面,我国长期表现为内需严重不足,利率变动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不大,消费品市场长期处于轻度通货紧缩的态势,生产市场在未来10年内仍将是大于需求的态势,进口环节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外贸环节税收会随着进出口企业的贸易增长而增加。

    汇率变动并不完全由于市场本身的变化,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比如国际热钱和游资的干扰。我国目前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阶段,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败。由于我国金融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历史包袱,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市场化改革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这对我国的税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2.外汇汇兑损益风险对经济体的影响

    外汇汇兑损益也是影响进出口企业和有外汇交易的企业的风险。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企业保有的自主性外汇很少,进出口企业要完成进出易,需要经过结汇和汇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存在着本币和外币的相互兑换,在汇率市场化变动的情况下,兑换中会发生汇兑损益,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税收造成风险。在我国近期推出远期交易后,企业可以通过掉期交易等远期交易规避这部分风险。

    (二)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汇率改革在资本项下逐步实现完全可兑换,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一国不可能同时达到货币政策性,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的目标,只能同时达到其中的两个。在我国的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中,偏向于弹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必然要求我国的资本项目下资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事实上,很多和地区为了防止国际资本的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都做了一定程度的。

    1.资本自由流动与我国金融风险

    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资本自由流动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效果,比如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意炒作和游资的蓄意冲击。

    浏览 482赞 54时间 2022-07-01
  • gaooooo汪汪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心逐渐从宏观领域转入微观领域,作为主导力量,在制度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由直接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为改革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本文选择财政体制变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个密切相关的改革领域,对比分析它们的主要联系,在制度变革中的协调配套作用,并且说明在此过程中,经济职能的变迁。对照现实,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财政体制的变革仍然大有可为。

    回顾两类变革的历史进程,我们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即8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纳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之中,而成为财政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变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目标和利益主体高度单一,是全民利益的天然代理人,而且充当了主要的社会经济主体,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及其体制的认识比较模糊,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没有凸现出来。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分别观察两类变革的轨迹。

    依照变革内容逐步深化的顺序,本文将两类变革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其中,国有企业改革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时期。从增强企业自主权、试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体制变革初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90年代以前采用中央集权为主,尝试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二是94年开始实行比较彻底的分权管理体制,即分税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前一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适度分权的各种财政包干体制。划分上述阶段和时期的逻辑依据是,两类变革都遵循了从利益划分、权限分配到构建利益主体的演变顺序,内容逐渐深化。

    两类变革具有不同的演变特征和规律。对于财政体制改革而言,主要有如下影响因素:经济职能变化是它的内在依据;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型是其推动力量;财政资金管理上的集权和分权是变革的主线;摆脱财政困境是变革的启动因素;调整中央、地方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主要内容;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是重要目标;促进经济和财政的良性循环是努力方向。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体现为如下的特征:放权让利是总体改革思路;是改革进程的主导力量;改革的结果产生了双重效应;改革的目标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如果把两类变革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中来研究,可以发现它们的诸多共性。本文侧重从宏微观领域的配套角度,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首先指出,角色变换是它们一脉相承的变革方式。中央、地方和国有企业构成变革的,其中中央是主体因素和决定性力量。变换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由上及下”和“以下带上”两个阶段,借用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前一阶段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时期,后一阶段称为自发性制度变迁时期。回顾改革历史和变迁趋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地方和国有企业从被动的执行者转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下利益驱动的结果。尽管角色变换使得中央在制度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两类变革可能产生的,却将它推向更加重要的协调者位置。从放权让利过渡到产权制度变革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转型,得益于中央财政职能重点向公共财政的转移;财政分工格局从集权主导下的分级管理过渡到分税分级的管理体制,中央对事权范围的重新配置是关键的因素。两类变革可能发生的,主要起源于利益格局的重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各有倾斜的目标取向。为增强改革的效益,避免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央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协调它们的。

    在总体目标上,两类变革都致力于增强宏微观经济效益,但是国有企业对改善微观经济效益负有更大的责任,财政则要努力消除微观效益向宏观效益转化过程中的效益流失现象。为了协调宏观经济效益,两类变革在企业经营机制上的共同要求是,国有企业应当实行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双重经营模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生产经营的局面。但是,必须分清两种经营的特征和功能,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

    以时间为变量观测两类改革的内在联系,也许更能说明它们在改革中的同步趋势。这种同步性体制在三个方面:一是时期交叉,大致同步,主要是集权和分权周期的关系;二是在变革内容上,表现出相当一致的、逐步深化的逻辑演变,本文概括为前后相继、又有一定程度交叉的三个阶段:划分利益、分配权限和构建利益主体;三是变革目标模式趋同,财政体制转向集中、财权分散的管理模式,而国有企业转向决策集中、经营分散的经营管理模式。

    接下来,本文将深入论述两类变革的交互作用,力图从中发现协调配套的途径。首先立足于国有企业,本文认为随着其制度变革的深化,将有力地推动财政行为的转变。这种论述似乎与财政体制改革相距较远,但诚如在导论中对财政体制及其改革所做的说明,财政体制是为财政职能服务的,当国有企业改革对财政职能行为提出新要求时,也就意味着财政体制应当转化它不适应职能变化的方面。由此,选择了当前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企业投融资功能、利益分配机制和双重经营模式,进入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论述。

    在企业投融资功能方面,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存在主体缺位现象,这是它的重大功能缺陷。形成缺位的原因很多,利益主体和利益目标单一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企业财务软约束助长了这一趋势,两方面都与财政职能及其体制相关。国有企业投融资功能缺陷和其他因素一起,共同促进了“倒机制”,并且导致了财政主导投融资的不合理格局。所谓“倒机制”,借用了货币超经济发行中的“倒机制”的内核,其含义是:国有企业投融资功能不足,引起投融资行为对其进行强制替代进一步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经由财政流向国有企业,形成倒的贷款;而国有企业因为财务软约束,容易形成对银行的不良负债(其反面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倒机制是形成国有企业债务累积,阻碍投融资行为转型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上述消极效应,必须强化国有企业投融资功能;并且转换投融资行为。二者的主要分工在于,融资方式、投资项目及其产业分布、项目经营的盈利性问题。

    市场经济中,企业从事以重经营活动本来是正常的现象,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继承了传统体制下的经营思路,对于资产经营的内容、方向和规律都存在诸多误解。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并存在相互转化的途径。它们与的财政运行具有对应关系,即盈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服务于公共财政的需要,而企业法人资产经营活动构成资产财政的微观基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必须分解财政的双重复合职能,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灵活经营机制。当前,在改革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是,以出资人身份,强制发起兼并、联合和组建企业集团等资产经营活动,既不尊重企业的法人产权主体地位,又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产结构的功能,所以这种运动化的趋势应当注意避免。

    国有企业成为和产权利益主体之后,具备了自主的内部分配权利。但它们面临的利益比改革前更为复杂,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的多元利益主体所带来的利益。本文说明,效用最大化目标对于出资人、企业法人、职工和经理阶层构成利益分配机制中的约束,并提出利益均衡的要求。将主要发生在总量分割和分配优先权方面,一个焦点是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这就在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建立多级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和内容要求。分析国有企业通过内部利益分配为职工社会保障的种种缺陷,本文得出结论:必须从明晰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入手,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观念;企业缴纳保障基金和实物福利货币化;实施社会保障预算;个人付费和收益对称。

    以下转换角度,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入手,分析它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交互作用。这是全文研究的重点,也符合目前改革的中心。基本思路是,财政体制和国有企业最直接的联系是分度上的联系,和国有企业分配关系不顺,具有深刻的财政原因。所以,应当致力于理顺政企分配关系,促进职能转化和政企分开。方法是:首先从解决国有企业目前最紧迫的高负债经营状况入手,通过消除非自主性负债的财政根源,重组国有企业债务,为它们进行公司制改造奠定基础。其次,围绕建立合理规范的税利分度展开主体工程,主动调整税收、利润分配关系中的不协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以收费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外分配手段,从而基本理顺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第三,为了避免国有企业负担反弹,必须依靠完善分税财政体制,来消除政企分配关系紊乱的制度根源。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制度转型,应当将财政体制改革继续继续推向深入。本文的一条思路是:各级财政实行双重运行模式,与国有企业的双重经营机制形成协调配合的局面。实际上,这是对财政体制改革内容的深化,因为体制运转的效率如何,不仅取决于资金分配和权限分割,更重要的因素是各级财政利益主体的活动方式。由单一的财政运行,过渡到资产财政和公共财政的双重运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职能的重要方面。

    对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认识,首先区分了自主性负债和非自主性负债,它们与国有企业和的投融资行为紧密相关。其中,非自主性负债是指企业的对外负债中,一部分属于外部因素的强制,迫使国有企业用负债资金替代所有权资金,或者高成本债务替代低成本债务,而这些资金的使用不能偿还债务本息。以理性负债人的角度衡量,这种容易导致债务累积的负债融资是国有企业的非自主性负债。在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债务负担中,属于非自主性负债的部分居于优势,它会形成企业未来的投融资障碍,必须尽快消除。因为财政职能及其体制是形成非自主性负债的重要根源,所以在重组国有企业债务方面,各级财政应当承担职责。本文建议,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适量注资弥补财政欠帐和政策性亏损;部分债权转股权;组建债务托管基金,转化稀释企业债务;分解承担企业的社会性职责。

    在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上,着重从税收、利润、以收费为主的制度外分配的不协调,体现在工商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落后于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活动、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利润分配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一是利润形式的多样化,其二是企业保留利润的外生性,其三是出资人所有权等级化,其四是公共积累收益归属未定。基金、收费和集资是各级财政和其他外分配的手段。造成制度外分配泛滥的最重要原因是,各级职能范围不清,分税财政体制对财政利益主体的划定仍不彻底。其后果是:严重侵害国有企业的法人产权利益,影响它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导致新的政企不分,阻碍公司化改制进程;侵害国有企业其他出资人的资本收益权,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公人治理结构。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出资人所有权等级化问题。它是指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在企业内部的责权利,不取决于出资额的多少,而决定于出资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由此带来资本金收益权的不平衡。在本文中,特指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其收益要求和职责履行不对称,从而减少了其他出资人的收益。克服以上的方法是对症下,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工商税收制度,平衡利益分享机制,治理和规范制度外分配手段,以形成和国有企业之间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现行分税财政体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导致和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紊乱的制度根源。为了规范、稳定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还必须完善分税财政体制。根据目前出现的重点问题,应当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1.明确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三重目标含义——表层次目标:合理划分之间的事权和财权;中层次目标:完善中央的宏观调控体系;深层次目标:转换职能,实现财政运行机制的转型。2.现阶段,通过调整税种结构,重点建立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体系,实现税源和税率的分享。3.健全地方税体系,强化地方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并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收管理权限。4.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公共财政和资产财政双重运行模式,既是分离财政职能的需要,又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尤为重要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采用双重财政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对财政利益主体行为方式的一次变革,是对现行分税财政体制的深化。它对于转变的经济职能,改变财政运行方式,提高财政体制的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应当注意中央和地方双重财政模式的协调,以及它们与国有企业双重经营机制的协调,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交叉的协调配合关系。

    最后,本文借助于现代生理学的细胞组织演变规律,对两类改革进程作出了形象的归纳和描述,即它们遵循了一条“孕育——催化——裂变”的变革轨迹。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以构建利益主体为中心的制度创新阶段,即裂变阶段,而裂变需要组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概括出对两类变革相互关系的中心认识。即:1.财政体制变革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不利于政企分开,是两类变革相互联系中的主要,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分税财政体制并转变的财政职能。2.今后,作为两类变革的主体力量,不能独自承担改革的风险和成本,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改革的参与主体,应按照受益原则担负改革成本。3.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两类变革的共同要求,为此应当协调各自的改革措施。4.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将形成全方位的多元经营格局,它们与财政体制中的双重运行模式能够相互促进。

    浏览 355赞 131时间 2022-03-18

论文:税收与国有企业改革

怎么样利用税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或者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某些问题怎么制定相关税收政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