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臭臭花1 2021-09-18 16:47 177 次浏览 赞 93

最新问答

  • 一个美好的食袋

    随着中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困绕着一线的中史教师。教育部课程改革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1.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起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还得回归到如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上。反思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就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比较肤浅。在一些教师的眼里,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参考书中的几段文字,只要抄上即可,缺乏对教学目标重要性的认识。《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把历史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对部分教师来说,这只不过是给原来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换了一种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  为此,历史首先要准确领悟"三维"目标的内涵:"知识与能力"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历史认识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闪光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有创新潜力的领域。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看它是否全面,三个维度是否有遗漏,因为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当然,对每一节课来说,要重视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分解,使之细化、小化,目标不在于太多,也不是每一项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同等重要,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二看它是否明确,即目标阐述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体、明确,具有可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是否考虑到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四看是否将它贯彻到了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明确,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教学的渠道  2.1注重问题设计。提问的有效性跟提问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即多设计些不会使"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够让"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  2.2准确表达问题。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尽量避免反问。避免将包含在问题之中,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了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很多提问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的表达方式,或者要求的回答往往是读一段课文内容,或重复教师刚讲过的话,这种缺少思维性、创造性的提问使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动力,感到历史学习枯燥乏味。  2.3做到因人施问。因材施教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很清楚,应用到课堂提问上,就表现为因人施问。因为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的差异性、层次性,从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习的需要,针对的不同情况,实施差异教学。教师提问后,要善于察言观色,一般来说,能勇敢地与你目光碰幢的,往往期待能站起来回答,而那些低头不语的则可能正在"保佑着别叫我回答啊",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表情选择不同层次的作答,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在课堂上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3.倡导合作探究――有效教学的关键  合作探究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所谓"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并不是简单地把桌子合并起来,几个人凑成一堆,随便说上几句就行了。我认为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的途径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按个人的兴趣、需求、学习基础等级等标准自主分组。大组还可以再按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自主分成若干个竞争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上、中、下的各类层次,让小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以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工就不能合作。"分工"对来说,首先是学习。读书,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合作"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导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点拨,或投石兴澜,或锦上添花。引导快速思考、认真归纳、争相表现。的活动方式要丰富多彩,在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同桌讨论,可以前后左右互相交流,也可以分组辩论对抗竞赛。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对于而言,应该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对于教师而言,要对教材充分了解,然后根据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精心设计出探究问题。注意设计的问题,一要适度,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的好奇心和求知,避免产生畏惧情绪。二是多角度,引导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把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4.实现情感体验――有效教学的回归  4.1建构情感认知――知情合一。指导选择性地阅读历史教材及历史课外书籍的;或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选择教学内容的"启情点"。许多历史本身就能激发的情感,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日的南京大等,都能自然而强烈的引起内心情感的体验,也有许多历史事实本身比较抽象枯燥,难以激起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必须精心寻找"启情点"。我们可以让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如采取辩论会、竞猜、课外寻古、抢答等形式,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使在历史的学习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4.2建构价值观――情识交融。当然,价值观带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性格。而我们知道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形成的,单靠讲述几个历史,或是几个历史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作为我们课堂的一部分,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去用心经营历史课堂,不仅仅要让我们的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也让我们的教师在自主、创新的课堂里与一起共同发展,这也许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浏览 215赞 62时间 2021-10-23

如何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