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产生背景

狮子猫的吃路 2021-09-19 09:37 162 次浏览 赞 82

最新问答

  • 听雨蘑菇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在接受理论中,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接受美学,receptive esthetics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 -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理论基础 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始自W.狄尔泰、M.海德格尔,由H.-G.加达默尔确立,P.里科尔予以补充的新解释学哲学,为接受美学了哲学基础和方。新解释学的“解释循环”、“效果史”、“水平融合”等概念成为接受美学的主要概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启发接受美学把作者、作品、读者作为生产者、产品、消费者,置于交往动态关系中去考察。H.马尔库塞、E.布洛赫、阿多尔诺、J.哈贝马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以及结构主义美学的共时断面、“关系概念”、本文理论等也被接受美学批判地吸取。姚斯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结合起来,认为作品结构是更高级的结构,它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姚斯还引进了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的“期待水平”的概念,为接受美学划定了一个新的独特的研究范围。

    理论先驱 30年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R.因加尔登在他的文学作品“解剖学”中已涉及到读者问题。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虽应遵从作品预先确定的特征结构,但必须采取创造性的态度去使作品“具体化”。通过读者确定作品中被表现世界的“不定点”,人物、背景、之中就充满了读者在一次具体的阅读中所增附的主观性杂质。被称为结构主义美学之父的J.穆卡洛夫斯基(1891~1975)认为,作品只是一个物质成品,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在读者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才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美学客体是读者的集体意识与作品中模式的融合。解释学哲学家加达默尔以文学艺术哲理的代言人自居,毕生追求艺术经验的哲学真谛。他认为解释学包括美学,它沟通心灵间的距离,并揭示与其他心灵的疏异性。法国解释学哲学家里科尔把现代诗学作为解释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认为诗与具有认识和发现信息价值的新参与性有密切关系。

    理论原则 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在于,作品中所描绘的现象与现实中的客体之间不存在确切的关联作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读者由于个人的体验发现的也正是这一特性。读者有两种途径使不确定性标准化: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作品,或者修正自己的成见。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这种无地生根的开放性使它们能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各种情景。

    实践情况 姚斯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1969)和伊泽尔的《本文的号召结构》(1970)是接受美学实践的开山著作。以后大致有接受的历史研究和接受实验分析两类实践方向。接受的历史研究着重研究历史上对神话的接受及其演变。接受实验分析则多半说明接受分析可以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由此能将更多、更不相同的读者纳入讨论。接受实验分析不像接受的历史研究,把自己基本上禁囿在文学圈里,而能利用读者生活经验的影响。鲍尔及其同事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把一首短诗分发给若干组读者,要他们对之作语义分析。分析的基础一方面是自由联想,另一方面是问题单上给予的有关语义鉴别的若干规则。实验的目的是多样的,有的在于弄清所谓的“潜在读者”,有的则将对同一作品的两种不同的批判态度并列,从而揭示各自批评的先决条件。

    评价 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开拓的美学研究新领域,引起了德国和苏联美学界的重视,并在这一方面有进一步发挥。

    接受美学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反对结构主义化的唯本文趋向,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这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反映了在结构主义思潮之后,人文思潮的又一次抬头。但它仍然回避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基本美学问题,表现了它的局限性和理论弱点。

    浏览 416赞 110时间 2022-05-29

接受美学产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