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个真实的感恩故事

要真实的感人的

心菲殿下 2021-09-19 09:46 277 次浏览 赞 73

最新问答

  • 花花要减肥

    深藏爱心的雨伞

    今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下着雨,我把孙子从幼儿园接出来乘公交车回家,到铁中站下车时,天色突然暗下来,电闪中,大雨倾盆而下。我走出车门,急忙弯腰护住孙子又去撑伞,由于雨大心急,那伞就是打不开了。

    但奇怪的是,我和孙子并没有感到雨水的“袭击”。因为,一把蔚蓝色的雨伞为我们挡住了雨水。打伞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的完全露在大雨中,年轻人笑着对我说:“大叔,别急,找准伞上的按钮就打开了。”等我撑起伞,发现年轻人全身都湿透了。我一脸歉意地说:“真是太对不起您了,看把您淋的。”听我这么说,年轻人劝慰我说:“大叔,我年轻,淋点雨怕什么。”说完,他就打着伞走了。很长时间过去了,但那把蔚蓝色的伞时常浮上我的脑际…… 刘焕福

    关爱无处不在

    我已经74岁了,自觉硬朗,可岁月不饶人,年龄的符号写在了我的脸上。但是,我享受着周围人对我无尽的关爱,它让我快乐、年轻。

    夏天,我喜欢洗海澡,那次在一浴,当我踏进B6更衣室时,听到一个服务人员对我说:“请小心地滑”。听了这话,我心里热乎乎的……

    一天,我提着多个盛着菜的袋上车,在两脚踏上310路车的一刹那,身子晃了一下,我一手正要放下袋子取卡时,司机见状说,老先生您不要打卡了,请找个座位先坐好……

    在一个风骤雨的日子,我在西路海天大酒店处横过马路时,旁边一个 50岁左右的交通协管员跑过来,他一手撑着伞一手挽住我的左臂,紧紧地护着我走过人行横道线……

    这三件事看起来都是小事,可却折射出了青岛人高尚的精神文明素质,借贵报一角,也算是我对这三位不知姓名的好人的一个答谢吧。  高树生

    敬人者,人恒敬之

    退休后,我在外边做兼职会计,经常乘公交车来回奔波,在此期间,我记不清有多少人给我让过座,在我过马路时还时常遇到好心人搀扶着我,我总是给予他们无限感激的目光,说声“谢谢”。即使有时遇到挤车,也总有好心人避让,先让我上车,这些礼让让我对一切都抱着感恩的心态,感谢对方,更为自己生长在这座文明美丽的城市而自豪。

    但是,我也遇到过有被让座的老年人往往不屑一顾地一股坐下,连一句表示感谢的言语都没有,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尊老敬老,这是应当倡导的一种社会美德,但它不是一种硬性的法规。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年人在受到礼让之后,就应该有一种感恩心态,在他人尊重自己的同时,自己更应尊重别人。敬人者就该人恒敬之。

    浏览 427赞 106时间 2023-03-08
  • 五十岚零

    母亲离开我们已近二十年了,但母亲的音容肖貌却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每当回到故乡或想起故乡,总是首先想到是母亲,离开了母亲后,回到故乡就缺少了归宿感,每年清明或者春节回乡,我都会肃立在母亲墓前,不愿离开,冥冥中,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内心深处向母亲述说着无限的思念,述说一年来的艰辛,述说她的孙女的成长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母亲已经享受不到的生活。
    我少年丧父,对父亲的印象除了亲人们的述说和留下的几张发黄的老照片及父亲留下的残缺不全的一本日记以外,几乎没有一点痕迹。这是命运的不公——让我未满四岁就失去了父亲。
    母亲在父亲因公殉职后,没有向伸手(本来因公殉职人员的子女应由辅养),而是靠着微薄的工资收入,带着我和当时仅半岁的弟弟,度过了艰难的岁月,那时母亲的工资仅二十多元,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三十多元,一直到七十年代也就三十多元。除了一家三口的支出,还要照顾在农村的祖父母和曾祖母;舅舅家子女多,也要常常支助;还要常常周济困难的病人,日子之艰难,真是难以言表,但不管日子多艰难,母亲总是以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了生活的重担。
    母亲是成立后,家乡第一批参作的。本来她可以在工作,(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不少在县、区、乡工作,有的还成为干部),但她为了解除家乡妇女的痛苦,参加了建国后荣县首批农村新法接生的助产士培训,那时母亲尚未结婚,顶着世俗的压力(今天的人已无法理解),率先在家乡推广科学的新法接生,取缔旧法接生,普及生育的科技知识。三十多年,先后为河口,过水,河东培养了几十名农村助产士,母亲迎接了几千多诞生,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产妇和难产中的。在母亲的心里,产妇和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为了一个个难产的产妇,母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农村缺医少的年代,母亲凭着经验和毅力,挽救了许多难产的产妇和,不管酷暑还是寒冬,烈日还是大雪,白天还是深夜,听到哪里有产妇,就背上早已准备好的出诊箱,没有丝豪犹豫和推诿。
    我从小就抱怨母亲不管我,不管我的哭声多么凄凉,母亲总是毅然离开。母亲是妇幼工作者,当然知道母喂养的好处,但为了工作我一月开始就主要靠米汤、米糊等代品,三月即完全断奶。我很小就常常被托付给医院的同事,托付给街道的公公婆婆,饥一顿饱一顿过着极不稳定的生活。有时母亲刚刚回来又匆匆离去——不管我怎样哭喊,以致我少年时代怀疑自己是不是母亲亲生的儿子,成年后还与母亲存在一层看不见的隔膜,总认为母亲不喜欢我。
    长大了看了林巧稚的,我才理解了母亲。林巧稚比我母亲杰出,她有很高的文化和高超的医术,但在医德上母亲并不比她逊色,母亲在没有助手,没有设备,在艰难的条件下从事着伟大的事业,这又是林巧稚无法比拟的,母亲同林巧稚一样伟大。母亲就是家乡的林巧稚,不,母亲就是母亲,家乡心目中的“好人”。
    由于母亲工作忙,没有办法照顾我,只好在我稍大一点就把我送到乡下二姨和舅舅家,后来读小学也是在极不正规的村小,读复式班。
    母亲虽然工作忙,但从我们兄弟懂事开始,就不忘对我们的教育。母亲参作时,初小没读完,大约只有相当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文化,她参作以后,深感没有文化的苦痛。常常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多读点书。为社会多作点贡献,她以感性的认识,朴素的语言,深刻说明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了我读书的习惯。母亲不可能给我很多零用钱,但只要说买书买文具,她总是尽量满足,我从小就知道家里艰难,每看到书店里来了新书总是羡慕别人去买,自己却只能望着书厨叹息,有时忍不住让货员拿出来翻翻,站在书橱旁看上几段。在我少年时代,只有有限的几本藏书,常常是翻阅了不知多少遍,也不知和多少书友交换过,往往是买了一本书,可以交换十来本甚至更多,每本书最后都十分陈旧。书角往往卷起,乃至有的还要重新装订、重新包装,放回书箱时已是面目全非。对买书,除了逢年过节的压岁钱,我不能经常给母亲提要求,也不忍提要求。——为了生活,为了把我们兄弟抚养,母亲三十岁,四十岁时已经很瘦弱了。
    我读小学高年级时,弟弟也开始读书了,当时每学期缴三块五的学杂费家里都已经很困难。加上我们兄弟俩吃饭也更厉害了,家里仅靠母亲的工资更是入不敷出了,母亲就常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买回一些旧书旧杂志,为医院张贴一些装的纸包,以挣一点钱来补贴家用。这真是一举三得:一是使我们养成劳动习惯,二是挣点钱交学杂费补贴家用,三是旧书中常可以找到一些可读的书和杂志,解了我的文化饥渴。张贴包,我和弟弟熟练了的时候一天可挣一块多钱,和妈妈的工资差不多,但医院用的包有限。农忙时就常到舅舅或二姨家参加生产劳动,所以我从小都会干农活。除了犁田犁地和插秧以外,各种农活都干过、都能干。这样既可以在二姨或舅舅家吃饭,又可以帮他们挣一些工分。二姨父也可以给我一些钱缴学费或给点钱做衣服。
    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了,上山下乡务农,家里的负担少了,但母亲也渐渐老了。八十年代我和弟弟先后参加了工作,生活渐渐好起来,母亲也愈加老了,年轻时没日没夜的工作,以及生活的艰辛给老人家留下的一身病痛也慢慢显现出来了。为产妇接生的力气已经没有了,常常只能带着助手(徒弟)去接生了,但她仍然坚持不退休,(一是舍不得离开工作几十年的岗位,二是为了帮助弟弟在医院立住脚,三是单位也不愿这个已过退休年龄的“老黄牛”离开)。只是常常顾念我们一家离开了家乡,不能经常回老家团聚,她老人家反而在我们不回家的周末买上她孙女爱吃的东西来看我们一家。
    就在我们一家老小,祖孙三代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忽视了母亲渐渐衰弱的病体。母亲因一些琐事心情也不好,又要忙家务,照顾弟弟一家,使疾病更加严重。八八年二月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正在家期待母亲到来(前一周末母亲已经说定的)的时候,老家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病危了,让我们一家速归。当我们匆匆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生命垂危,只说了几句话,听到她孙女叫了几声奶奶,就抓住我和我爱人的手渐渐闭上了双眼。
    当我连夜赶到农村舅舅家报丧时,抱着舅舅大哭了一场,悲痛得神智不清。
    母亲丧事期间,我是哭干了眼泪,悲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丧事办全都委托舅舅和三叔。每当我一闭眼就想起母亲几十年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抚养大,历历往事如在眼前,如是昨天。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的老人家,在应享受更多天伦之乐的时候离开了我们。我在心中诅咒苍天:上天啊,你太不公平了。
    母亲的丧事规模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想,远远超过了家乡过去的丧事规模,全镇及邻近的村镇的老百姓,大都来悼念她,许多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来到她老人家灵前失声痛哭,来感激她的救命之恩。甚至宜宾地区与我们相邻的乡镇也有不少人来悼念她。老人家生前服务,与人为善,备受人敬重,生后哀荣,隆重之至。为什么母亲这样一个没任何官职,没有显赫家族与名声的普通人,在这物横流的时代,受到人们如此的爱戴呢——母亲就是家乡的林巧稚!就是家乡的南丁格尔!母亲是伟大的——她没有给我留下一分钱遗产,但她给我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足够我终身受用!
    弹指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我也离开了工作岗位开始休息了。母亲啊,可以告慰您的是您钟爱的孙女已走上高科技之路,在高新科技战线上去为国增光添彩!也算继承了你老人家的遗愿了。
    母亲啊,愿你在天堂幸福!愿来生还作你的儿子!
    (这是我写的文章,完全真实!)

    浏览 417赞 100时间 2021-10-24

我要一个真实的感恩故事

要真实的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