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知网工作怎么样

baicaitee909 2021-09-18 16:16 488 次浏览 赞 85

最新问答

  • 开心宝贝萱萱

    山西知网、知识付费与知识图谱

    作者 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 张超 (QQ邮箱:51108769)

    山西同方知网于2005年成立,是同方知网(北京)全资子公司,主要承接北京文献生产业务,组建山西知网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文献成本。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知网发展中的内外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做了粗浅的分析。希望对想了解此行业,知网公司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想发表此文,自己也有很多的思考,本想说说自己总结提炼的“文献知识遮挡”、“文献知识灰度”两个概念。但是已经决定从山西知网辞职,对我来说写也没用了,发表论文也没人报销,所以尽量标出参考文献,文章书写不规范,请被引作者见谅,读者见谅。希望对大家找工作,了解出版行业有所帮助。

    1知网概况

    1.1组织架构

    同方知网则仍然沿用国内传统的事业单位组织形式,采取的是以总编室为编辑协调中心和把采编中心作为版权合作的实际洽谈部门的办法,技术团队和销团队过于,与采编中心联系分散。这样的组织模式与国际出版服务业细分市场服务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向相悖。(李沛:《国内外出版服务公司典型运营模式比较——以同方知网和施普林格为例》,2015年)

    1.2知网的产品类型及其本质

    知网通过与传统出版机构合作,获得网络出版权,通过将各类文献转换成文档,进行文献各种信息的碎片化标引(摘出题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图表、公式等),利用中图法通过人工与计算机辅助的标引的方式,利用中图号为文献的内容进行标引,利用中图法天然就自带的学科分类作为知网自己开发产品的基础,通过中图法的学科分类设计出“168”专题,此专题其实就是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炼出168个专题,通过专题以及分类号组合开发出知网的产品。

    所以知网的绝大部分产品,可以看作知网利用中图法天然自带的学科分类对文献进行分类,做出基础的产品,再通过人工加计算机辅助对词汇出现的频率,结合专题及分类号,形成其他新产品。而各类辞典,翻译、大成编客等产品可以看做是利用中图法产出的副产品。

    可以这么说,即使到2017年,知网的产品基本上还是依赖一本中图法撑起来的。它没有生产内容,本质上还是论文的搬运、整理工。不能说中图法就不需要了,它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但是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么大的文献量,不用技术处理,还依靠人工利用中图法天然自带的学科分类。

    下面说说产品类型。

    知网产品结构与十年前变化不大,行业,期刊,博硕、会议、年鉴、软件,个人。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期刊产品,仍然是知网主要的李沛利润来源,无论从业务增长还是市场占有,都是知网的金牛产品。

    针对行业的产品也是知网的金牛产品,是当前知网产品开发、销的重中之重。在医疗、城建、教育等很多行业在同行业中占有率一直遥遥领先。

    博硕论文、会议、年鉴属于问题产品,但是产品趋势向好,潜力较大。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寥寥无几,只有“大成编客”相对成熟,但盈利能力差,目前只是作为吸引个人用户的发展出的雏形产品。

    在整个产品体系中,软上件产品多以自用开发的服务自身的软件为基础,重新包装后市场使用,虽然没有成为知网的现金陷阱,但是软件的服务,以及使用体验,都有较大的问题,因此,软件产品也是问题较多的产品。

    整体来说,知网产品问题产品占据大多数,在行业、机构的用户中有坚实的基础,但对中小机构、个人的产品匮乏,整个产品缺乏创新,始终沿用中图法为基础的产品,所有的产品均利用中图法标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下图是产品情况图。

    1.3盈利模式

    2008年,在作者郑广录的论文《中国知网商务模式模拟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中,论述了知网怎样盈利,虽然是十年前的论文,但是这十年知网盈利单一,基本也没什么变化。下面以这篇论文主要的结论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起来说说。

    卖给机构,最挣钱,十年如一日。

    从另一个角度看,知网是一个版权交易平台,通过它来分版税,主要收益分配参与者有作者、出版机构、知网、网络服务商。

    利用中图法构建的产品,就像超市商品一样,文献被粗放的按学科分类,你需要啥学科,你去买就好。这样的粗粒度产品,可以超市化能“”(图书馆就用中图法,把书分在书架上,自己取用,适合不适合,要自己取舍),所以卖给机构。由于出版机构的大多是事业单位很强势,知网没有议价权,所以,知网的产品成本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服务机构用户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收益,服务中小企业、个人,只有亏损,根本不挣钱,无法满足各方收益。

    而服务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机构,也确实让知网尝到了甜头,又强化了以中图法建立起的产品生产模式以及盈利模式。

    1.4 遇到的问题

    1.4.1人力管理方面

    山西知网员工总数610人。男女员工占比2:8。年离职过百人。计件工资岗位总人数436人,占总员工数72%。

    以中图法建立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它大部分岗位是计件工资岗。采用计件工资制在知网发展的前期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首先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生产工作效率,加快了出版数量与速度;其次员工会积极的改进工作方法,相互竞争,对工作数量相互攀比;更重要的是,以当前的生产、超市化的学科产品模式,最适合计件为主的工资制度,因为产品定价可以“+一定利润”的方式定价,简单直观。

    但是,在当前知识付费的环境下,这样的薪资制度,导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员工反生产行为严重。员工只管数量,不顾质量,对产品质量有对抗情绪、行为。以笔者所在的产品编辑部的分类编辑岗来说,从2014年到2017年这三年间,中图分类质量明显下滑,但是以粗放的中图法标引形成的产品也是粗放的,分类质量的下降短时间是看不出来的,如果继续放任,未来势必危害知网本已单一乏力的产品。

    其次,以计件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思路,严重制约了企业盈利。

    知识产品是无形的,定价根本无法体系化,知识服务只能个性化,无法标准化,同时知识产品不是刚需。因此,知识产品的这些致命弱点,决定了知网以中图法建立的超市化知识产品体系未来只会越走越窄。

    再次,山西知网年均离职率在20%左右,计件制经常导致工作量分配不均的情况发生,员工情绪波动大,团队建设管理基本是处于消极被动管理,没有及时了解员工工作状态,员工在企业内部职业发展、薪资报酬得不到满足,使得山西知网离职率在高位徘徊,员工队伍不稳定,企业人才积累困难。

    人力成本是知网最大的成本,知网近年涨价,也是产品销乏力的佐证。销乏力,自然要降成本,员工工资,特别是计件工资,首当其冲。

    1.4.2产品方面

    1) 依赖中图法的模式,各个生产环节没有知识沉淀,只是上线,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图法本身存在的语义多样,这个不可解决的天生缺陷,使得产品一直没有根本的创新,始终沿着中图法的学科分类前进。

    2) 产品质量下降。产品主要依靠人工分类的准确性,如上一小节论述的,自14年至今,分类质量不断下降。北京在不断转移生产部门到山西公司,慢慢脱离了一线生产,只保留质检,而质检员工没有从事过大量的文献分类工作,质检的作用很小。

    3) 虽然对外也在宣传利用NLP等计算机技术,但是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进展缓慢,自然产品还是走着老路。这么大的文献量,靠人做产品不现实,何况人才在计件制中,没有积累过。也不要忘了,知网是非互联网企业,非产品、营销导向企业。

    1.4.3营销

    知网的营销是传统的4P营销。从上文中看出,这种生产模式,定价模式,决定了知网以企业自己为核心,产品靠简单的学科分类,定价靠自下而上的成本定价。营销自然只能拿着这样单一的产品出去销。

    1.4.4科研

    服务生产的被动研发。

    截至2017年8月,在知网上按照作者单位为“同方知网”检索,共检索到160篇文献。剔除其中跟知网文献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后,共有112篇。这些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1.检索、信息抽取方法(主要是51项专利);

    2.应用、软件平台建设;

    3.行业发展研究;

    4.生产方法研究。

    前1、2中的文献最多,3、4中的文献仅有几篇。

    1中,这些专利主要还是用于生产文献,方便读者之用。但是这与底层生产没有直接相关,中图法不支持计算机相关的文献技术。而知识图谱技术,可以解决底层与顶层产品间的问题,这在后面论述;

    2中是目前最多的文献类型,是促进各行业广泛应用知识管理,营销的重要手段,说白了,有点像论坛的一些平台软件,可是做的真的差强人意,都是内部自用软件重新包装给客户用,产品不是用户导向,体验很差;

    4中研究很少,生产方法的落后,还是中图法逻辑下的发放研究。技术水平不高,非互联网企业,技术低很正常。

    2知识付费环境下,知网的选择

    2.1知识有哪些类别?

    1) 严谨的知识来自于前人反复的论证和推演,例如纯净水通上交流电后会电解为氧气和氢气

    2) 很多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和逻辑判断总结出来的规律,有些知识则是人们设置的前提定义,例如在同一平面上的平行线永不相交,在十进制运算中的九九乘方表、一般句式中动词需要放在主语后面等。

    3) 不严谨的知识来自于人们所见所思而整理出来的、未经历时间考验、不具备普遍性的总结,有些所谓的知识更是道听途说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编撰而出的谣言,

    4) 还有一些所谓的知识,其本身是人的见识。王思聪的回答更多的是在于他的人生见识,而非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或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因此对收获此的人,得到的并不是知识而是见识,满足的只是自己的好奇心。

    2.2 知识付费对用户作用不大

    1) 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它们往往是一堆结论而非逻辑,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只告诉你表面事实,不告诉背后原理。

    2) 它传授的知识常常“不对症”

    3) 它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比卖知识更高明的,是卖焦虑感。

    2.3在当前知识付费的形势下,知网要坚持学术出版,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全面改造文献生产,产品开发模式。

    从上文论述的知网内外部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知网还是要坚持学术出版方向,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全面转向内容开发,利用庞大的学术文献,生产自己的内容产品,从简单的上线,转向知识服务。

    3.知识图谱是知网实现转型的关键技术

    知识图谱最早由谷歌提出。

    通过行业知识图谱结合图书情报,包括图书馆分类学体系、特定方向的知识体系、图书、期刊、论文、专利、报刊、百科、行业网站等,构建图情知识图谱,可以帮助图情领域在文献信息检索和文献信息管理推荐等方面,新的思路。

    1) 使用知识图谱中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引导用户学习知识体系,以及通过实体链接所关联的。

    2) 知识点推荐与搜索

    3) 图情统计

    知识图谱可以全面升级知网的产品,完成目前中图法无法做到的可视化、图挖掘,、脱离传统主编模式的内容构建,自动完成知识建模、知识抽取、实体链接、语义搜索等功能。实现底层与上层技术的衔接,辅助NLP开发,提高检索检出率。

    一些知识组织的方法优劣比较如下图。

    4对策

    知网目前夹在传统出版社与互联网技术企业之间的很尴尬——它不能像传统出版社那样与作者合作,出优秀的内容并出版;它也不能像真正的互联网技术公司那样以技术、产品为核心来盈利。当然,市场需要多种产品者,大量的,快速出版的服务,我只能说现在社会以及行业所处的阶段都还需要这样低端的模式。当然知网内部也意识到了生产内容的重要性。

    对策如下:

    1) 通过合作,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技术公司,改变自身技术落后的局面,像搜狗,三角,这些专注在词汇,语义开发的公司。而且以知网面对的内外状况来看,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合适,最稳妥,最快速的改变技术局面。

    2) 改变股东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结构。知网目前股东年龄都在60岁,老化严重,基本都是清华,或者从事传统出版事业背景的股东,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同时,优化股东的知识背景,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技术思维、商业思维、营销思维。更重要的是,给企业能带来更多的发展。

    3) 高层管理要对技术的重要性达成一致。不能沉溺与公关营销,一天天就是参加行业会议,扩大营销使劲卖中图法的库。

    4) 改变传统出版社的组织架构。但是这个是要与整体变革同时进行,如果还是中图法变也没有必要。

    5) 人才方面,由于行业收入的巨大差异,知网的研发人员水平较低,无法与BAT这样互联网企业相比,研发人才不会向出版行业流动。所以还是要靠合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浏览 161赞 93时间 2024-03-15
  • 浮云秋叶

    中国知网,是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行行出状元,看你的兴趣和能力!

    1、不解决户口
    2、北京包住,不包吃,但每天有中餐补助
    3、工资待遇能者多得,如果你有才,肯上进,有年终奖金的

    浏览 153赞 76时间 2024-02-05
  • 石语angeline

    很不错啊,趁年轻,多学点!

    浏览 334赞 129时间 2022-08-19
  • Bulabula789

    一般

    浏览 345赞 156时间 2022-04-28

在中国知网工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