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球发展现状

网球运动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对于中国来讲要想完全接受这项" 外来"运动还需很长的时间,所以了解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现状有助于网球的未来是否健康发展

快乐齐分享yeah 2021-09-19 09:49 375 次浏览 赞 72

最新问答

  • 油墩子2016

    中国网球发展过程 从一无所有到网球大师杯赛 -------------------------------------------------------------------------------- “中国的网球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许多城市都有了网球场,上海还举行了大师杯赛,我为中国网球的发展感到高兴,”曾经为中国网球工作了25年的前亚洲网球联合会川廷荣一对新华社记者说。 川廷荣一29日晚才到法国观摩本届法国网球公开赛,看过比赛安排后发现中国两对双打选手30日有比赛,于是他一大早就到郑洁和晏紫与两名来自非洲的选手之间的比赛现场观战。 川廷荣一现在是国际网联技术主任,也是名誉副,他还曾经在北京亚运会和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大运动会的网球比赛中担任指导工作。由于和中国网球结缘时间太长,他笑称自己都成了个中国人。当李婷和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中国第一块奥运会网球金牌时,正是这位老人为她们颁奖。 “我对她们说,祝贺,祝贺!我为亚洲网球骄傲,”他说。 川廷荣一说,从1978年开始他的工作便与中国网球紧密联系起来。他说那时候中国的网球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运动,网球场非常少,一般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打网球。 不过,当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喜欢上这项运动时,网球在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找到了扎根的沃土。上海于2002年成功举办级别相当高的网球大师杯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也于去年在北京落户。 “我为中国网球工作了25年,一开始中国网球起步可不容易,可是近年来上海举办大师杯赛,中国公开赛也在去年举行,中国还有这么多运动员参加大满贯的比赛,变化真大,”他说。 不过,他表示中国的网球发展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网球在中国才是刚刚走向繁荣,网球人口还不够多。 他拿自己的举例,说大约有500万人经常打网球,而且从1921年就开始参加大满贯赛事,网球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而中国则不同,网球运动起步晚,网球人口也比较少,不过现在他看到许多城市里网球场越来越多,很多小都拿起了网球拍。 “我为中国网球的发展感到非常高兴,”他反复说道。 新闻来源:新华网

    浏览 220赞 158时间 2022-11-10
  • 阳光77770906

    成立后,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包括网球在内的四项球类运动会(篮、排、网、羽),1956年举办全国网球锦标赛,后来全国网球等级联赛定期举行,并实行升降级制度,还定期举办全国网球单项比赛、全国硬地网球冠赛、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近年来又搞起了巡回赛,另外,老年网球赛、高校网球赛、少年网球赛。这些竞赛对促进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年代以来,我国网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较快。1986年第10届汉城亚洲运动会网球比赛,我国李心意获女子单打冠。1990年第11届北京亚洲运动会网球比赛,我国运动员获得三块金牌、三块银牌和一块铜牌(男子团体冠、潘兵获男子单打冠、夏嘉平和孟强华获男子双打冠)。女子队参加1991年联合会杯网球团体赛,在58个参赛队参赛队中进入16强,李芳从国际网球排名200号位跃升到155位,夏嘉平参加世界大运动会网球比赛获得男子单打冠,李娜两次获得大满贯。这些成绩说明我国网球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令人鼓舞。当然,从世界角度看,我国网球水平存在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1、网球人口少大众基础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常打球的网球人口(实质性人口)只有60万人左右,网球爱好者(非实质性人口,包括不打球的喜好者)也仅在400万人左右。即:网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七,爱好者占万分之三十一点六,这一数字与许多差距极大。如按体育在国人中的影响力排位,网球至少在第20位之后,在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中排末
    位,出现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
    2、网球竞技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女单在世界网球排名100名内的仅有三人、而男单却远远排在9OO名之外。即便是在亚洲,中国男女单打的排名也位居印度、、等之后。今年澳网之前,我国运动员从未被列入“四大公开赛”的选手之列。职业选手的弱势姿态,不但难以获得同国际高手对话的资格,而且在国人心目中长期处于低位。
    3、网球经济举步维艰
    中国整个体育产业总值不到全国GDP的千分之二,按体育增加值算尚不到千分之一,其中的网球经济更是微乎其微。而美国仅靠一年一度的“公开赛”,所得收益就超出我国网球经济总量的几十倍。1919年,当大多数中国的小脚足不出户还在忍受缠足的巨大痛苦时,欧洲的朗格朗已经穿着裙子自由自在地上场比赛了。尽管建立后不久中国网球协会(1953年)就成立了,但网球在中国真正兴起只有1O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历史的短暂还表现为:职业球手的收入低,许多球员月薪仅在6OO元左右,与足球等的高收入形成天壤之别,多数选手甚至入不敷出。这也使许多身材条件好的少年都离“网”而去,转向“足”“篮”。另外,资金窘迫、教练水平低、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球员心理不成熟,国际大赛经验欠缺、市场体制及人才机制不健全等等,也都是竞技水平不高的制约因素。
    4、中国网球“阴盛阳衰”
    网球和乒乓球、跳水等项目不同,网球是一项非常个体化的运动,运动员都是个人参赛,而以前我们的球员都不参加国际大赛,因而也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随着后来网球打开了国际化的界限之后,我们很多选手的走上了国际赛场,而我们的女队又选准的突破口,所以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这个方面男子比女子又滞后了3-5年,所以男子的发展要从级别更低的一些赛事开始。

    浏览 210赞 145时间 2022-07-04
  • hanrui2008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 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以执行和所赋予的特定任务 , 体现意志为特征的竞技体育体制 ,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主要表现出两个特性 , 即“举国体制”和 “全运会体制”。中国竞技网 球运动同样遵循着这种管理体制 , 虽然体育总局提出 奥运争光计划 , 但是省市体育局的“全运会战略”与 体育总局的“奥运战略”越来越激化 , 出现了忙 奥运会 、省市忙全运会 、地区想省运会的局面 , 这种 “奥 运会效应”、“全运会效应”、“省运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 给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作用 , 的压力 、利益的驱使使得年轻的运动员过早地承担起省运会 、全运会上夺金牌的任务 , 从而忽视了运动员的系统训练 , 导致了成材率的降低 。这种体制严重阻碍着运动 员的健康成长 , 成为制约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健康 、稳定发 展的因素之一 。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与国际竞技网球运动联系更加密切 随着中国竞技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与国际网球运动的联系更加密切 ,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中国网球协会与国际网球联合会之间 的联系更为频繁 , 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 二是中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男女职业赛事 , 包括上海大师 杯赛 、中国网球公开赛 、广州网球公开赛以及一系列希望赛事等 ; 三是中外运动员 、教练员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 , 通过参加一系列国际赛事加强了运动员 、教练员彼此之间 的交流 , 促进了运动员的技水平与教练员训练能力的 提高 ; 四是中外竞技网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越来越频繁 。

    • 中国竞技网球产业相对落后 , 但潜力巨大。体育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社会化 、市场化的结 果 , 它同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体育的社会化程度 、全民体育意识相联系 。竞技网球运动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 以产业的方式运作并逐步形成自身的 产业 , 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 不断给竞技网球运动注 入新的活力 , 为实现良性循环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竞技网球产业化经营相对还比较落后 , 竞技网球的商业化运作还 不够成熟 。而从目前世界的竞技网球产业状况看 , 其潜力 是不可估量的 , 仅四大网球公开赛或奥运会一项就会给举 办国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预测网 球用品和网球竞赛市场将会日益扩大 。我们应该抓住世界 竞技网球发展的趋势 , 促进我国的竞技网球产业化更好的发展 。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不断促进众网球运动的发展

      自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网夺取女双冠 、2006年夺取两项大满贯赛事女双桂冠后 , 中国的竞技网球运动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伴随着中国竞技网球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众网球运动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 ,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广大众参与网球运动的意识普遍提高 , 网球已成为他们健身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参加网球运 动锻炼的人口较2004 年有了明显增长 , 众网球运动场地设施明显改善 。每年不同行业系统的众网球运动赛事 不胜枚举 , 不断掀起了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潮 。

      随着众网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 学校网球运动也得到 了蓬勃发展 。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 , 越来越受到广大们的喜爱 。全国各类高校不仅都设有网 球运动场地 , 开设了不同形式的网球运动课程 , 而且有许 多高校还设有网球运动代表队 。许多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 也开设了网球课程 。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基础的利用与配置

      达到竞技网球的高峰是一个系统工程 , 只有基础打好 了 , 好成绩才能保持得持久 。因此与竞技网球相关的因素 和条件 , 包括竞技网球人才 、资金投入 、网球基础设施以 及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 , 都要充分发挥其效用 。纵观 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可以看到 , 从最初的人力优势在 竞技比赛中占主要作用 , 发展到物力 、财力 、体制等 起主导作用 , 再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技网球整体系统起决定作用 , 这一过程体现出在竞技网球利用与 开发方式上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 在投入方式上也由量的投入 (主要指在数量上的投入) 逐步转到质 的投入 (竞技网球科技的投入) 上来 。目前中国在竞 技网球领域都非常注重系统化原理的应用 , 从竞技网球自 身的人 、财 、物到外部的经济 、政治 、文化环境都被纳入 到了提高竞技网球水平的系统工程之中 , 、社会与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将逐步协调 , 同时依据竞技网球 管理的控制目标和任务要求 , 依据灵敏的信息反馈系 统和监督保证系统 , 并按照系统化 、动态化的要求设置竞 技网球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 , 建立了竞技网球培 育 、开发 、配置 、利用“四位一体”的竞技网球与调控体系 , 结合短 、中 、长期效益 , 提高竞技网球的可持续 发展水平 。

    浏览 368赞 137时间 2022-03-12
  • 螃蟹横走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以执行和所赋予的特定任务 , 体现意志为特征的竞技体育体制 ,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主要表现出两个特性 , 即“举国体制”和 “全运会体制”。中国竞技网 球运动同样遵循着这种管理体制 , 虽然体育总局提出 奥运争光计划 , 但是省市体育局的“全运会战略”与 体育总局的“奥运战略”越来越激化 , 出现了忙 奥运会 、省市忙全运会 、地区想省运会的局面 , 这种 “奥 运会效应”、“全运会效应”、“省运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 给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作用 , 的压力 、利益的驱使使得年轻的运动员过早地承担起省运会 、全运会上夺金牌的任务 , 从而忽视了运动员的系统训练 , 导致了成材率的降低 。这种体制严重阻碍着运动 员的健康成长 , 成为制约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健康 、稳定发 展的因素之一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与国际竞技网球运动联系更加密切 随着中国竞技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与国际网球运动的联系更加密切 ,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中国网球协会与国际网球联合会之间 的联系更为频繁 , 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 二是中国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男女职业赛事 , 包括上海大师 杯赛 、中国网球公开赛 、广州网球公开赛以及一系列希望赛事等 ; 三是中外运动员 、教练员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 , 通过参加一系列国际赛事加强了运动员 、教练员彼此之间 的交流 , 促进了运动员的技水平与教练员训练能力的 提高 ; 四是中外竞技网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越来越频繁 。
    中国竞技网球产业相对落后 , 但潜力巨大。体育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社会化 、市场化的结 果 , 它同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体育的社会化程度 、全民体育意识相联系 。竞技网球运动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 以产业的方式运作并逐步形成自身的 产业 , 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 不断给竞技网球运动注 入新的活力 , 为实现良性循环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竞技网球产业化经营相对还比较落后 , 竞技网球的商业化运作还 不够成熟 。而从目前世界的竞技网球产业状况看 , 其潜力 是不可估量的 , 仅四大网球公开赛或奥运会一项就会给举 办国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预测网 球用品和网球竞赛市场将会日益扩大 。我们应该抓住世界 竞技网球发展的趋势 , 促进我国的竞技网球产业化更好的发展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不断促进众网球运动的发展
    自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网夺取女双冠 、2006年夺取两项大满贯赛事女双桂冠后 , 中国的竞技网球运动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伴随着中国竞技网球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众网球运动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 ,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广大众参与网球运动的意识普遍提高 , 网球已成为他们健身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参加网球运 动锻炼的人口较2004 年有了明显增长 , 众网球运动场地设施明显改善 。每年不同行业系统的众网球运动赛事 不胜枚举 , 不断掀起了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潮 。
    随着众网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 学校网球运动也得到 了蓬勃发展 。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 , 越来越受到广大们的喜爱 。全国各类高校不仅都设有网 球运动场地 , 开设了不同形式的网球运动课程 , 而且有许 多高校还设有网球运动代表队 。许多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 也开设了网球课程 。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基础的利用与配置
    达到竞技网球的高峰是一个系统工程 , 只有基础打好 了 , 好成绩才能保持得持久 。因此与竞技网球相关的因素 和条件 , 包括竞技网球人才 、资金投入 、网球基础设施以 及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 , 都要充分发挥其效用 。纵观 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可以看到 , 从最初的人力优势在 竞技比赛中占主要作用 , 发展到物力 、财力 、体制等 起主导作用 , 再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技网球整体系统起决定作用 , 这一过程体现出在竞技网球利用与 开发方式上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 在投入方式上也由量的投入 (主要指在数量上的投入) 逐步转到质 的投入 (竞技网球科技的投入) 上来 。目前中国在竞 技网球领域都非常注重系统化原理的应用 , 从竞技网球自 身的人 、财 、物到外部的经济 、政治 、文化环境都被纳入 到了提高竞技网球水平的系统工程之中 , 、社会与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将逐步协调 , 同时依据竞技网球 管理的控制目标和任务要求 , 依据灵敏的信息反馈系 统和监督保证系统 , 并按照系统化 、动态化的要求设置竞 技网球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 , 建立了竞技网球培 育 、开发 、配置 、利用“四位一体”的竞技网球与调控体系 , 结合短 、中 、长期效益 , 提高竞技网球的可持续 发展水平 。

    在29岁的李娜法网捧杯、25岁的彭帅和28岁的郑洁在温网创下个人最佳战绩时,中国网球仍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现状。 队的几位“小花”与以上四人相比,实力和战绩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虽然22岁的张帅已能进入大满贯正赛,但在WTA最新的世界排名上,百位之内的只有这四位中国选手。曾被寄予厚望的韩馨蕴和鲁晶晶排在150名开外,其他队员只能在200名之外徘徊。反之,俄罗斯女网“红粉团”在世界前十中占了16席。目前的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还是一名稚气十足的“90后”。   
    中国男网则长期处于亚洲二流水准,大多选手只能混迹于ITF卫星赛。 究其原因,年轻队员缺少比赛经验是关键。前网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想让中国的网球有新的发展,就一定要借鉴李娜这一批队员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要让他们“走出去,真正与国际接轨”,要让“他们的翅膀硬起来”。由于排名不够,年轻选手们只能参加低级别的区域性比赛,没有资格参加高规格的WTA巡回赛。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队员缺少与世界顶尖选手过招的机会,无法尽快成长。但是打不出好成绩,又冲不进顶尖的职业比赛。李娜曾说,缺少自信是年轻选手“出不来”的根本原因。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小花”们一碰到高手就会退缩,在困难面前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归根结底,自信只能通过更多高质量的比赛去积累和获取。现状二:培养模式遇金钱“瓶颈”
    在中国网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近邻俄罗斯女子网球的经验令人眼前一亮。从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陆续有大批选手去往海外训练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换来的是占据女子网坛半壁江山的风光。  
    俄罗斯网球杂志记者安德里?罗曼柳科曾表示:“5至16岁是网球运动的黄金时期,这阶段俄罗斯的球员就前往欧洲或美国训练,教练也都是一对一的辅导。”他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也看到了网球的市场价值,选择前往高水平发展训练,对网球运动的控制也放松了。
    但这个看似理想的培养模式,却远非中国的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网球队女队主教练蒋伟宏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一组:“在中国培养一个职业网球选手的底价是上百万。从1997年进入队到1999年成为职业网球选手,李娜用了3年,合每年30多万元。如今,她在国外有3块训练地:马拉喀什、什切青、内乌姆;还请迈克尔莫滕森当自己教练,这个费用应该也不会少于30万元。”他直言道:“现在大家看到的只是李娜不断在刷新纪录、奇迹、大把赚钱,但谁曾算过,李娜为成就今天,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李娜出生在湖北的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刚学网球时才6岁。当时,李娜父母一个月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百元,当时汉口青少年宫租借网球场地的价格是1小时5元钱,一个月下来,光场地费的支出就是二三十元,占到了整个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换言之,李娜要是出生在今天,在展露出天赋之前恐怕就会被“埋没”。更关键的是,这还是一项“没钱打不了,但有钱也不一定能打好”的运动。在技术的反复练习和掌握上,网球也非常困难。门槛同样很高。一名选手训练十年,没有七八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投入,很难打出成绩。上海网球协会副秘书长李耀表示:“没有10万美元一年,不可能打下去……别看有些选手很风光,但职业比赛的开销吓人,出去随便转一圈,二三十万美元就没了。” 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成才率低,这是网球选手成才难的“规律”。展望:拓展培养人才途径举国体制“保驾护航”在谈到中国网球未来的发展时,网球中心主任孙晋芳表示:网球比赛在西方有悠久的传统,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才智要求十分全面。中国网球运动员作为一个整体,要想在世界网坛占一席之地,还要做出更多努力。培养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就要让“中国选手从青少年开始不断参加国际赛事”。 以此为中心,中国网球发展前景也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首先,除去培养的体制内运动员外,还出现了个人和公司出资培养人才的多元途径。据统计,中国网球人口已突破千万大关,球场更是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中国网球的巨大金字塔塔基已在形成巩固。 其次,尽管中国网球人才的培养还不能靠个人或投入来实现,但近年来年轻选手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加高级别的赛事。例如每年一次的中网公开赛外卡、中国网协和澳网合作拿到的参赛外卡等。尽管一两次机会在成才路上只是点点“星星之火”,但若是抓住机会创造佳绩,有助于年轻选手建立自信、加速成长。 2009年的中网,持外卡参赛的张帅爆冷战胜了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萨芬娜,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张帅排名一路上涨,自信提升的她也在WTA赛场赢得了不少胜利。   此外,对于外界议论纷纷的“金花单飞”改革,网球中心主任孙晋芳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我经常对运动员们说,你们飞出去以后我的压力非常大。你们是一个试验田,发展好了,说明我们的改革政策是对的,所以你们一定要走好。回过头来讲,我们现在这条改革的道路是走对了、成功了,对中国体育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示范作用。”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现在的体制改革中会受到很多制约。如何完善改革、构筑青少年培训、怎样出现更多的“李娜”和“郑洁”来为国争光?孙晋芳称,希望她们的突破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更大的投入,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到网球场来——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尽管前路漫漫,但李娜在法网夺冠后的感言已为中国网球的现状和未来做出了注脚。“获得这个冠,我不知道能为中国网球做出多少贡献。但对于很多喜欢网球的年轻人来说,能坚定他们走下去的信念,总有一天会比我做得更好。” 李娜:基层体校在青少年培养问题上弊病大李娜此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回忆,自己的启蒙教练因为执教方式过于严厉而给她的青少年时代留下阴影。“这名教练指导了我9年,从我12岁至21岁,整整9年的时间里,她从未表扬过我一次,我每天听到的都是她的责骂和批评。那时,我常常想到,既然自己这样差,继续打下去还能有什么前途?”李娜说自己以脾气躁著称,但这绝非天生,这种脾气很大程度上是由少年时代留下的心理阴影导致。 由于教练在言语上的不断打击,最终迫使李娜在21岁时选择了退役,但她在两年后复出,却用一系列成绩证明了自己绝非教练眼中的庸才。让李娜感触最深的是她的现任外籍教练托马斯,他以擅于把握和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著称,两年的时间,在托马斯的帮助下,李娜的脾气有了很大改变,运动成绩也在不断提高。对比中外教练执教风格的反差,李娜对中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上出现的问题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我为什么一直希望创办一所网球学校,正是希望改变中国基层体校在培养青少年网球选手上的一些弊病,我对此的体会太深了。” 外教托马斯特别强调:“鼓励和帮助运动员树立奋斗目标,是任何一个优秀运动员走向成功的前提,只有运动员自己有信心,有,他们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孙晋芳也承认,中国小花如今的集体凋谢与教练能力的薄弱有直接的关系,“以前我们请了很多外教,中国教练团队因此打破了过去的定式,很快跟上了国际步伐。但当这批老教练在2008年退役之后,新教练对学习的追求和渴望就显得不够,他们故步自封,很多理念还停留在省队的阶段,完全不像一个职业教练。怎样尽快更教练的执教理念,已成了中国网球运动下一步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尤其是在当前队尚无力聘请更多的外籍教练,中国年轻一代网球选手水平不进反退的困难时期。   网球运动员培养,不能重女轻男   在托马斯看来,相比中国女网年轻一代运动员在自信心和斗志上出现的问题,中国男网的自信心缺失更为严重。2010年中网,中国男子选手赢得了4年来的首场胜利,公茂鑫/李爆冷击败了一对选手,闯过了男双第一,这被看作是中国男子网球的历史性时刻。但其实,中国男网多年来几乎都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中国女网2004年腾飞以来,男网的弱势地位更显突出。如今,中国网协将主要资金都投放在女队建设上,男队连出国参赛的机会都很少,正像中国男网目前的代表人物公茂鑫所说,“男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比赛机会。”由于国际排名在200位上下,中国男网队员基本只能参加国际网联旗下的挑战赛,这种级别的比赛通常都是国外青少年选手参加的。2010年中网男双首爆冷击败选手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男网队员的自信心,也证明了中国男网选手并非不能创造奇迹。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机会实在太少,这也成为中国男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正像托马斯所说,“不断参加比赛,是职业网球选手成长、成熟的唯一途径,这既是对他们能力的锻炼,也是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更高奋斗目标的必要过程。”今年在温网比赛中闯入男单八强的**选手卢彦勋曾经表示,亚洲男选手在网球项目上并没有先天劣势,自己的成功经验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参赛。相比之下,男选手的国际比赛机会太少了。

    浏览 244赞 110时间 2021-12-13

中国网球发展现状

网球运动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对于中国来讲要想完全接受这项" 外来"运动还需很长的时间,所以了解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现状有助于网球的未来是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