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的文化意义

中国人为什么重视葬礼?

咖啡熊33 2021-09-19 09:18 232 次浏览 赞 134

最新问答

  • 永远在路上ing

    葬礼 是中国几百几千年来传承的礼节,经过几百几千年的演化在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 但不管怎样变化,其核心观念是不可能改变的。 葬礼的3的特征是葬礼的核心。

    浏览 325赞 142时间 2023-08-26
  • 丫丫由由

    如果把一个生命的诞生比喻为春天的开始的话,那么,亡便是相当于一年中的岁末。正如岁末的节日--年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关于亡的仪礼也是人生仪式中最为隆重的仪礼,因此,可以说亡是人生最盛大的节日,而葬礼则是这个节日的曲目。
      纵观传统葬礼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丧葬礼仪在理论上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割断人与生者的联系,把者的灵魂打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免得亡灵回来作祟;二是设想一个美妙的灵魂世界,这种美妙的构想既可以把亡灵吸引过去,同时也给生人带来对未来彼岸世界的希望。这是就葬礼的普遍功能而言的。而具体到中国传统丧礼,更加突出对活人的作用。与其他文明形态的丧礼相比,中国以儒家为主导的亡礼俗有着更为特殊的品性。
      一、孝义的延续
      在汉文化葬礼的发展过程中,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丧礼为孝子贤孙了表示孝敬之心的机会;活人可以表达对者的尊敬,排场的仪式可以使家人脸上增光。同时,中国人贱野羞瘠、慎终追远的传统,也使丧礼更加庄严肃穆。民间的丧葬习俗同人们普遍的信仰与知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丧葬仪式也体现了这种价值观。
      不能尽孝,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就等于精神支柱的崩塌。中国这个千年礼仪之邦,对于人生的这一最终环节,素来十分重视。在孟子的理想社会图景中,有一项内容,是“使民养生送无憾”。送,是说后辈送前辈,在孟子心中将之提高到与养生一样的地位。同时,送也是顺,是较为安详平和的,像中国人经常说的“喜丧”指的就是顺。有不及成年而亡的,是为夭亡,有遭受横祸而亡的,是为横;有寿终正寝的,有终于故土的,也有客他乡的……人有幸有不幸因此,在华夏文明丧葬传统中,生者不但不与者割断联系,相反却以各种方式极力保持和者的联系,这在民间葬礼的很多习俗中有很多表现。比如,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中极为强调血脉延续的意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河南孟县民间的丧礼中即有这样的习俗:尸体入棺后,要给者盖上大红被子,然后从被子的尾端横剪一条交给儿媳,据说这可以传后代、续香火。
      丧礼中的孝道还有很多表现,比如在山东,民间丧礼中的“圆坟”习俗,圆坟在葬礼后两三天举行,黄县民间把圆坟又叫“送衣坟”。送衣坟就是者家属把圆坟的东西赠送给已出嫁的闺女。圆坟之后,家给闺女一个白柳条篓子,内装、镜子、蜡烛和菜之类的物品。闺女带回婆家后,立即把早已准备好的供菜、包子和面鱼等五种东西送回家。据说,之间谁先送回家,谁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其中也体现了孝义必有好报的观念。
      兄弟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风俗。在彝族的丧礼中,舅家必要赶来送丧,舅家一到,者的女儿不论出嫁的也好,未出嫁的也好,边向舅家敬酒边哭边唱:“阿舅啊,……请把遗物交给女儿,见到遗物如见面,永远不忘母恩情。”阿舅看到外甥女讨遗物,就一边安慰一边把者的遗物分给外甥女。已出嫁的姑便将遗物带回夫家中,未出嫁的女儿则把遗物作为自己以后出嫁的嫁妆品。
      这类民俗事项目的都在于与者亡灵保持和建立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表面上是活人在向亡灵祈求保佑,其实这种意愿的抒发是虚无的,而真实的情况是活人为了能长久地尽孝道,阐扬自己的孝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以求得心理和精神的平衡、满足。静静躺在那里的人,“享受”着活人的祭拜,成为活人净化心灵的工具和媒介。整个的亡礼俗,表面上是把鬼魂送入阴间,为者饯行,实质是活人在寻求一种平素难以获取的精神寄托和安慰。尤其是那些往日对者有过过节和非礼行为的人,更是希图通过兢兢业业的丧礼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消除内心的不安,并达到一种品格的升华。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关于服丧行孝的实质在于:理智上是清醒的,承认人不可复生,也没有什么灵魂鬼神,但感情上必须非常痛苦,并通过种种言行宣泄出来,这才是行孝的本意之所在。每个人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可是,人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都会老去,慎终追远,通过一定的仪式追念先人,生命因为孝意而延续。
      二、社会关系的重组
      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而生活在体之中的。因此,一个人的亡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它对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活着的人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奉行一定的丧葬仪式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生与同样璀璨绚烂而又庄重严肃。
      一个人亡之后,他的家庭以及村庄中原有的人际之间的固定关系将失去某些平衡,特别是重要人物之更是如此。因此,活着的人必须适应这种情况,重新调整各自的位置与角色。比如,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的“摔盆”习俗。并不是所有的孝子贤孙都能够得到“摔盆”的资格,按照风俗,只有长子才能尽此礼仪,而在独子的家庭中,更是绝对不能够让“摔盆”。这其中固然有香火观念的成分,但其更为实际的意义在于“摔盆”重新厘定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它所确定的是新的家庭秩序,长子作为家庭的代表必须通过此种仪式加以确定,男性后代的继承权也因为这一仪式得到乡土社会的认同。
      丧礼是极为复杂的仪礼。事实上,整个丧葬表现社会关系的意义大于个人的情感意义。比如山西民间一般以为,“人活六十已够本”,这个年龄已儿孙满堂,不算枉活一世。凡是60岁以后老或病终的,一般来说都算是寿终正寝了,则称为“寿终内寝”,中国古俗忌讳于偏房寝室。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于正寝是正常的,在这里咽气也是幸福的。
      在一定程度上,葬礼的主角与其说是者,还不如说是后面的那些生者。在葬礼上,共食共餐,奏乐唱戏,体现了家属、亲戚朋友恢复正常状态的意义,也代表了生者的面子、体面与孝心。葬礼确定了新的家族秩序和社会秩序。
      三、认同世俗生活
      “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亡是人都会有的一个结局。可以说,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生命的开始同时就意味着生命的亡的开始。所以,在关于葬礼的研究中,重要的不是亡,而是亡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葬礼中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传统儒家讲“未知生,焉知”,中国人对于亡似乎讳莫如深。但在孔孟的语录中,我们又分明可以找到 “事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言论,从儒家的角度,华夏文明的葬礼更重的是作为礼仪的孝道,而中国传统民间的葬礼从本质上讲是在修补和重建一种社会秩序。这两点,很多研究者注意到了,但同时他们也指出,中国传统的丧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的确,我们单纯从亡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往往集中于老庄,庄子对于儒家的繁文缛节进行批评,他讲究“坐忘”、“齐物”,这的确是一种境界很高的生命哲学。但这并不表明,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葬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恰恰相反,儒家的厚葬,民间习俗中将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用于陪葬,恰恰表明了一种朴素的人生价值观:世俗的生活是可贵的。“事如事生”发展到极致当然会造成物质财富的浪费、甚至封建迷信的播衍,但在传统葬礼习俗中,人们所表现的对世俗生活的热爱,我们不能说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导向,这种生命导向通过葬礼习俗中的器物陪葬得以体现,是传统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体悟。
      中国传统葬礼具有鲜明的延续孝道、构建社会秩序和认同世俗生活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中国传统葬礼不是立足于人,而是立足于活人;不是立足于后世界,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中国的一切传统丧仪、丧俗的功能不是要生者为者服务,而是要者无从拒绝地为生者服务。尽管葬礼是生者和者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单向的,完全是活人建构起来的话语系统。葬礼过程弥漫哀痛之情,亲人由悲而泣,但也存在着表演的因素。这才是亡礼俗的根本功能。

    浏览 153赞 156时间 2023-03-08
  • 花轮小丸子

    寄托哀思

    浏览 180赞 55时间 2022-04-03
  • 芒果东瓜酱

    葬礼说的是一种丧葬礼俗,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记述下来,目的是让后人知晓,我们的祖先原来是这样"打落"(打发)逝者的。过去民间习俗认为,凡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

    浏览 246赞 60时间 2022-03-09

葬礼的文化意义

中国人为什么重视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