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是古体诗

火焰天堂 2021-09-18 16:45 218 次浏览 赞 50

最新问答

  • 我来打包带走

    《化石吟》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作者张锋。 《科学24小时》以初中为主要读者对象。
    《科学24小时》的宗旨是:始终遵循“科教兴国”战略,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致力于提高读者的科学思维品质,开启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培养一代信仰坚定,崇尚思辩,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社会、自然科学素养的新人。
    同时,营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氛围。
    它的个性,就在于力争在众多科普期刊中标立教育特色,在为广大青少年服务时凸现科普特色。把立志、知识及素质训练融为一体,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交融,力求使读者感到有益、有用、有趣。
    这是一首科学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写出了作者非常的热爱化石。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风采。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奇丽,很有特色。
    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反问句组成的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向,激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十分机智地再用一设问拟人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满怀,巧妙扣题,总领全诗。一个“沉睡”、一个“长眠”、一个“苏醒”,使诗歌上下呼应,环环相扣;一个“"请”字,,极富人情味,使诗歌情趣盎然。
    接着,诗人用了四节诗,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为我们指点迷津。是化石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古”,为我们描绘“生物进化的图画”、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中;是化石,“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保存了“生命的档案”;是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葱茏、幽雅”的风姿。然后,诗人以一“啊”字领起,用第二人称亲昵地直抒胸臆,议论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赞大自然这位“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诗歌写得美丽而深情。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诗眼,诗人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又弘扬了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真理,诗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不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力收束.读罢上文,化石讲述的难道不"令人神往,惊讶" 诗人在这样的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
    《化石吟》原文: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 七年级上册第21课(人教版)

    浏览 430赞 92时间 2024-02-27

《化石吟》是古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