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问题

庄子的评价《逍遥游》,项羽的描写特征,李将军的形象

美食大卡 2021-09-19 09:48 185 次浏览 赞 107

最新问答

  • 苏潇若之苏苏

    《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游》。

      全文若即若离,疏而难分。为分析方便,权且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篇首至“圣人无名”。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才是无所待,才是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游了。

      “无己”说说容易,实际无法做到。比如庄子就没能“无己”。他虽然醉心于作绝对自由的“至人”,但念念不忘的仍是不自由的人世,尽管他所追求的是在人世的无为。所以接下来他又写了尧让天下等世事,展开了第二部分的论述。

      第二段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主要是着力塑造神人形象,以使游的“至人”形象具体化。作者先通过泻染尧让天下之事,表明君不足贵,权不足惜的思想观点,再借许由之口,提出自己的政治态度:“予无所用天下为!”接着,又能过肩吾和连叔的对话,创造了“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形象,这个神人即前文所称的能作游的“至人”,是庄子理想的完美体现者,所以庄子赋予她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质。她从不“以物为事”,但是能够“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旁礴万物以为一”,能够“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在这样无为而的神人面前,“弊弊焉以天下为事”的尧、舜之流又怎么能不感到“窅然丧其天下”,因而不得不让天下于许由呢?

      庄子不能忘世,所以写了尧让天下等世事;更不能忘我,所以接下来又写了自己与惠子辩论的是是非非。这是全文的最后一段,极为生动幽默地写了庄子与惠子论辩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的情况。庄子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在“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绝对自由的游。实际上也就指出了无为是通向游的途径,从而结束了全篇。

      总之,庄子的《游》借助一系列虚构的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又创造了一个神人形象将其具体化,并且指出了“无为”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

      庄子作品具有“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艺术成就。《游》更是如此。这里只谈主要的两点。

      首先是“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想像。

      这种“洸洋自恣”的想像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而且更主要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树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物事,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

      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飞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像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除了庄子又有谁创造得出呢?

      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美丽形象,将那种境界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把自己的缥缈幻想写得这样实在,这样美妙,除了庄子,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庄子随心所地想像出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必须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为、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游!

      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

      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子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庄子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产生于对人间世的绝望,他追求着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

      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中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美丽绝伦,其中不正着他那炽烈的、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火吗?还有,他虽然提出应该“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

      这里还有必要提到大鹏这个形象。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却无法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

      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比较想像: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

      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末路,石达开的安顺场,关云长的麦城,项羽的垓下。每个英雄都要遭到最后的围攻,独狼必然要面临众犬的撕咬,项羽亦然。每个英雄又都是伤心而的,项羽也不例外。
      最先伤及项羽的霸王之身的,既不是汉兵的尖,也不是敌人的箭矢,而是一种歌声。是一种来自遥远楚国的歌声。是一种家乡的声音。在当年的垓下之夜,在这种家乡的歌声里,项羽大惊而起,如同身被意外的重创。对于英雄绝代力敌万夫的楚霸王来说,家乡的歌声,恰恰就是伤他的利刃。他能力适度万夫但他的心灵却敌不得小小的一支歌。四面楚歌,恰如乱箭穿心,于是楚霸王的心灵再也不能安宁,他再也睡不着了。他独饮帐中,一颗英雄的心,像笼中的噬血困,将要发出低沉的嗥叫。
      对,对,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现在,歌声来了,就只能以歌声做为回答。一辈子舞弄棒的项羽,就在这四面楚歌之中,慷慨悲歌歌一曲,他吟出了自己留给人世唯一的一首诗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英雄的《垓下歌》。然而英雄气短,在歌声与歌声的较量中,他并没有取得胜利。《垓下歌》的第一句,从一己之力到一座大山,从一座大山到一个大世界,气度高昂,不愧是英雄的壮歌,然而,第二句“时不利”三字,却碰到了世界之上那一个神秘的力量:命运。就是我们的头顶上空那个主宰一切的命运呵,在命运面前的楚霸王掉头掩面而逃: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可奈何”这是英雄的空叹,这是英雄真正的末路。“虞兮虞兮奈若何”,当他最终向一个柔弱的问怎么办时,项羽终于来到了自己心灵的绝境。向一个问怎么办,那向来是文弱诗人的事,项羽你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你所有的问题,应该去问你的参谋长。你的参谋长,他姓范名曾,他不叫虞。
      于是,《垓下歌》,其实就成了一首英雄的悲凉挽歌。于是在歌声与歌声的对抗里,《垓下歌》就败给了《大风歌》。在歌声与歌声的对抗里,“快战”的英雄楚霸王虽然“歌数阕”,虽然有虞姬的歌舞“和之”,但还是败下阵来,终于“泣数行下”。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让人揪心的场景:四面楚歌的中心,楚霸王先是抬头吟诗,然后低头泣下。左右山川,为之俯仰低昂;三将士,莫不悲从中来。

      2

      于是让自古以来的英雄心中隐痛的一幕也就出现了,英雄的霸王和美丽的虞姬,也就在这四面的楚歌声里开始生离别。
      美人虞姬,她是一个可爱的。几千年里,她的名字是一堆火,是天下那些没路的英雄夜深独饮时分寂寞之心里小小的一点温暖。在当年的垓下之夜,眼看就要兵败山倒,玉石俱焚,眼看一切都不能瓦全,项羽端起一杯酒,对虞姬说:“喝了这杯酒,你就走吧。你不要和我一起同归于尽。你还年轻。你的路,还很长……”他一定会这样说的,这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定撕心裂肺一样难受。如果是现在,那个名叫虞姬的,她也一定会稍事推托,并流下几滴假惺惺的眼泪,然后骑上项羽的宝马(甚至揣上一些细软或者一张支票),带着自己尚存的青春,绝尘而去。她甚至会转身投向另一个大款刘邦,用纤纤素手,给英雄的脸上再摸一把羞辱的黑--现在的中国,这样的比比皆是,俯拾皆是。
      然而虞是一个伟大的,她知耻重义,她心明眼亮,她看到一个英雄美人的时代眼看就要消失,不择手段的人们已经完成了对于高尚的合围,他们高举着无耻的大旗,像一势利的狗,正在向一只骄傲的狼进攻。她于是毅然向一个失败的英雄献上了她最后的舞姿、温柔与生命:她毅然自刎于垓下。
      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出身于事世家,他的祖上是战国时秦国的将领李信,因为追燕太子丹而成名。后来秦国想攻打楚国,秦始皇曾问过李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有二十万足够了,而老将王翦却说至少要六十万,秦始皇认为李信很勇敢,就给了他二十万兵马伐楚,结果打了几个小胜仗后却被项燕大败,后来还是王翦率六十万大才平定了楚国。
      提起李广,我们想到最多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迁《史记》对李广的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句是王勃《滕王阁序》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是指冯唐有才能,但文景二帝时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很难再做官了。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李广终生求封侯但却至不得封的事情。
      关于李广为什么终身难以封侯,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大多是比较同情的立场,认为李广是生不逢时,受到了汉武帝压制。但是,汉袭秦制,实行的是功奖励制度,对于功候的取得标准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明确的规定:一,捕获敌王、相、将、阏氏等;二,斩敌千级以上,但如果己方损失太大也不得封侯;三,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其四,父亲在战斗中作出重大贡献而,儿子可获封侯。 可以说,李广不封侯,更多的是因为功不够。
      李广的事迹在《史记.李将列传》里有详细的记载,迁因为自身的悲惨遭遇,对一些悲物如项羽、李广、李陵等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描写的,因此,对李将列传对李广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至少不会贬低。我们可以看一下,李广一生都经过了哪些战斗,取得了什么战功。
      李广崭露头角是在汉文帝十四年,匈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在这一战中作战勇敢,“(广)善骑射,首虏多,为汉中郎。”、“尝从行,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汉文帝曾鼓励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的称赞,常常让后人感慨不已,如陆游《赠刘改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再如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使李将遇高皇帝,万户侯岂足道哉!”都以为李广有封万户侯之才,只是生不逢时而已。但是,文帝是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汉建立那年出生的,基本上生活在太平盛世,没见过什么打仗的大场面,而李广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很有视觉冲击力,所以,仔细品味这段话的上下文就发现,文皇帝如此称赞刚刚露头还很年轻的李广,只是因为他箭法准,力气大,他的话更像是长者对后生的鼓励:小伙子,好好干,以后封上万户侯肯定不在话下。
      后来,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之乱,李广在攻打昌邑城时表现地也很生猛,奋勇夺旗,勇冠三。但是,在这次平乱战争中,他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的大将印,而梁王是汉武帝的政敌,所以,这次李广虽然仗打的不错,但却因此而没有得到封赏。
      之后,李广开始担任上谷太守、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这段时间里,李广与匈进行了不少小规模的战斗,一直以能打仗出名。在担任上郡太守期间,发生了一件很有名的“李广救中贵人”的。匈入侵上郡,汉武帝命一名中贵人也就是跟随李广出击,中贵人带着几个随从出去玩,被三个匈人射伤,跑到李广那里,于是李广就带领随从一百多人追击,了两人,生俘一人。没想到这个时候却遇上了匈大部队上千人,匈人也挺吃惊,认为李广是汉派出来的诱饵,就赶快在山上摆起了阵势,“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李广的部下都很害怕,想要逃回大营,李广说,“吾去大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必以我为大之诱,必不敢击我。”“前未到匈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於旁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李广解鞍却敌这一招,不逊于后世诸葛亮的空城计,充分显示了李广的谋略。
      从元光时期起,汉武帝决定大规模与匈决战,元光二年,汉在马邑设伏诱击匈,李广为骁骑将,以护将的身份参战,但因为泄密,匈有所警惕,马邑之战汉无功而返。
      元光六年,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人各带一万兵马出征。其中,卫青是第一次任将出征。其实对李广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很好的机会,结果,公孙贺没有遇到敌人,白忙活一场;卫青入龙城,敌七百;公孙敖损兵七千;李广最惨,全覆灭,自己被俘,后逃回。按律李广、公孙敖应该被处,但两人花了一笔钱都赎为庶人了。这一战,李广还得到了一个名传千古的称呼“飞将”,我们看一下这个名称是如何得来的。“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诈,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因引而入塞。匈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追骑,以故得脱。”后来,李广担任右北平太守的时候,匈人就说,就是汉朝的那个“飞将”啊。李广被俘,因为有伤,匈人将他放在一张绳网中间,用两匹马抬着回去领功。李广先是装麻痹对方注意力,悄悄瞅准了一匹好马;看时机成熟便突然飞身从网中跃起,夺了马和弓箭飞速逃跑,看有人追便回身射好几个。这身好功夫可能把匈人给镇住了,不由的感叹:不得了啊,这位汉朝将会飞啊。所以,“飞将”这个称号着实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李广在担任右北平太守期间,还发生了有名的“将射虎中石”的,也就是诗人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描写的。
      元朔六年,李广又跟随大将卫青兵出定襄,这次战斗,卫青匈三千余人,一月之后又匈一万多人。同时,在这次战斗中,霍去病也崭露头角,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于漠南,以800人歼匈2000余人,受封冠侯。其他人也“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但造化弄人,李广这一次又是无功而返。
      元狩二年,李广与博望侯张骞出兵右北平,两人错过了碰头日期。途中李广被匈左贤王四万骑包围,李广让儿子李敢先带着十几个人从匈中个来回,以鼓舞士气,稳定心,并命令摆阵防御。汉与匈大战两天,伤亡惨重,李广部下四千多多战,千钧一发之际,张骞赶来才解了围。回去后,张骞被贬为庶人,而李广自然也没有得到封赏。但是这一年,骠骑将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歼敌4万余人。秋天,又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浑邪王,使其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李广年纪已经不小了,汉又一次出征,出征前汉武帝本没安排李广,但李广认为自己如果再不出征,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以后更没有机会封侯了,于是强烈要求随出征。汉武帝没办法答应了他,但是又暗地里告诉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匈正面交锋。于是,卫青安排李广从东边迂回,李广虽不服气,也不得不遵命行事,但却因为迷路,错过了时机,让匈单于逃跑,李广因“不能复对笔之吏”而自。有人据此认为汉武帝排挤李广,但想一想,汉武帝是汉帝国的最高统帅,要对整个汉帝国负责,他怎么敢安排一个常败将当先头部队去与匈正面交锋呢?况且汉武帝对李广实际是不薄的。马邑之战前,李广曾经担任过未央卫尉,这个职位如同今天的警卫队长,汉武帝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李广来守护,可见对李广的信任。元光五年,李广和公孙敖损兵折将,两人都贬为庶人。两年后韩安国兵败,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而同一时期,倒霉的公孙敖还在家里继续当庶人。元朔六年让他跟卫青一起出定襄,此时的公孙敖仍然是庶民。元狩二年那场失利,张骞被贬为庶人,李广一切照常,只是没得到赏赐而已。
      上述事迹在是《史记》中都可查到,李广对匈确没有有什么战功,他指挥的几次战役,要么被俘,要么迷失道路,要么损兵折将乃至全覆没,最好的也是功过抵消,功对他来说真有点可望不可及。李广曾自己说“广结发与匈大小七十馀战”, 以迁对李广的崇敬,如果这其中有辉煌战绩的话,绝对会有精彩的描述,可是没有,可见这七十余战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没什么可以书写的。
      《史记.李将列传》里有记载:“广居右北平,匈闻之,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匈作为一个英雄的民族,他们为什么如此害怕一个被己方俘虏过的将?最大的可能是匈几年不进攻右北平,不是真的是“不敢”,而是顾不上右北平这边。李广镇守右北平的时间是元朔二年到元朔六年之间,元朔二年,卫青夺取河朔,汉朝成立朔方郡。河朔草原对汉匈双方的重要性不亚于三国时期陆续吞掉周瑜、关羽、吕蒙、刘备性命的荆州,接下来几年,双方都在河朔附近的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拉锯,李广镇守右北平期间,匈人的主要注意力都在河朔周围,也就是今河套地区,而右北平在今天的辽宁境内,与河套地区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匈根本就不可能顾及右北平地区。
      李广既然很勇敢,为什么却总是打败仗呢?商鞅有句话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有学问的人常被自己的学问所。楚国名将养由基与潘比射获胜,楚王却怒骂养由基:“将以谋胜,奈何以一箭侥幸?你自侍你的射术高强,他日必定因你的射术而。”后来吴楚之战中,养由基果然于箭下。李广因为太勇敢,所以也太倚仗自己的勇敢,他正是被自己的勇敢了,他擅长冲锋陷阵,却无力统帅大,也许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将。这点从几件事上可以体现出来:
      “李广救中贵人”一事,后人常常称赞李广的逃生之智,却不知身为一之将,为了替一个出气,竟逞匹夫之勇,不跟别人打招呼,就离开大数十里,这实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倘若敌突然来犯,中无将,士兵们怎么办?迁在《李将列传》中那句“大不知广所之”,恐怕也带有谴责成份吧。
      元光六年李广被俘的那一战中,在史迁的《李将列传》的记载里有一个细节,李广逃回时,碰到了自己的余部,也就是说,李广的部下并未全覆没,李广所以被俘,估计又是逞匹夫之勇了。李广作为一名战士确实比公孙敖勇猛,但作为一个者,就有点太差了,资质平平的公孙敖虽损失了七千人,但必竟带着残部回来了。
      李广拘泥常法不会灵活变通,也是一个方面。行打仗理应视敌方情况而变,切不可拘泥于常法。李广行,往往都选择水草丰美的地方扎营,但他的对手是匈,匈是马背上的民族,水草之于匈,犹如水之于鱼,所以李广老是遭遇数倍于己的大。
      李广对士兵太过宽松,也导致部队纪律性差,也是打败仗的一个方面。李广治“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 行不按建制,不成行列;驻扎不按建制,各随其便;夜间不打更巡逻;大帐很少使用文书。当时程不识将曾说:“李广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程不识说的正是李广治之弊。光在《资治通鉴》里说:“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勇敢而纯朴的人一向比较受欢迎,不得志时也更值得同情,李广恰恰是这样一个人,李广整个家族,都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李广终生未被封侯,李广的儿子李敢因怨刺卫青未遂而被霍去病射,李广的孙子李陵又在与匈作战失败后投降被族诛。李广身上的悲剧色彩暗合了中国文人的失意情结,所以,后世文人眼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李广,已经不是真实的李广了,而是一个符号化的李广了。
      李广本可以不,但勇敢地选择了自,如同项羽一样,人们崇敬这样的英雄。而李广的孙子李陵,败于匈时,本可以不降,却降了,所以李陵在历史上的地位就比不上李广。

    浏览 349赞 106时间 2023-01-14
  • chensilong812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项羽的长相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重瞳子。“重瞳子”,就是一个眼睛有两个瞳孔。传说中,大舜是重瞳子,晋文公是重瞳子,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重瞳子是一种吉兆。

    迁在《史记》中评价李广:“《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之谓也?余睹李将悛悛(《汉书·李广苏建传》为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孔子称“志士仁人,有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浏览 397赞 108时间 2022-11-22
  • 养啥啥不活

    袁行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第二册。

    浏览 417赞 106时间 2021-10-15

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问题

庄子的评价《逍遥游》,项羽的描写特征,李将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