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论文 1200 关于诗词探讨

nanahara0125 2021-09-19 09:46 327 次浏览 赞 159

最新问答

  • 迷路的豆豆

    《梦》中的诗词曲赋在整个《梦》文本中起着四大作用:

      第一:借韵文发挥,伤时骂世,指桑骂槐。
      虽然《梦》开卷第一回就表明“此书不敢唐突朝廷,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但事实并非如此。读者稍加留意就知道是曹雪芹故将“伤时骂世,指桑骂槐”作了一番掩饰罢了。
      “伤时”之作早已在中国文学中形成一大类别,就以《葬花词》而言,这是林黛玉对落花的叹息哀悼,但是自然中的花开花落值得如此爱怜与惋惜吗?《葬花词》背后隐藏着什么?葬花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曹雪芹到底要给我们表达什么?其实从《葬花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中国文人历来对命运和亡的焦虑。林黛玉是文人,象征着中国历史上那些正直、孤傲、聪慧而怀才不遇的文人。从《葬花词》中我们听到了作者对命运的感叹!听到了人和文人,自然和历史,天命和人命交织而成的深沉旋律,这是曹雪芹最为焦虑痛苦的呼唤,是《梦》中最具代表的“伤时”之作。
      “骂世”之作在《梦》里也随处可见,比如薛宝钗的《螃蟹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写的虽然是螃蟹但骂的却是那些善于阴谋诡计,不走正路,不可一世的政客。

      第二:借韵文反映时代文化精神生活。
      曹雪芹通过书中人物的作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生活。在《梦》中,薛宝钗曾经说过:诗词吟咏本不是男子们的事。而这一风气又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曹雪芹假借大观园中、少日常生活的趣闻琐事、作词联对,把他熟悉的生活素材重新锻炼变形,以“微尘之中见大千”的方式把清代极流行的社会风俗、文化现象折射出来。
      曾脂砚斋批语道:“借省亲事写南巡”,我们从曹雪芹的家族史中以及他所亲身经历的事可以断定关于元春归省的种种描写中有着康熙南巡,曹家多次接驾的影子。而众奉旨作诗也是那个时代封建臣僚们奉命作应制诗的情景再现。
      《梦》中诗文的比重很大,围绕作诗的重要情节也是反复出现——先结“海棠社”;又赛“菊花诗”;吃着螃蟹也要吟诗;香菱学诗;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秋联句等等。写诗一个胜似一个。这里面又反映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呢?中国历来有着注重诗歌韵文的悠久传统,清代更是以诗文为正宗正学。清代文人们的相聚多是以这种作诗联句为高雅之举。文人们认为诗才就是那个时代最高的一种才能,而才能更是一种美、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提高与进化自己心灵的努力。

      第三:借韵文述事、述人。
      《梦》中的韵文有两大独特性——韵文述事,韵文述人。在《梦》中这两大特性几乎是同时展开。所谓韵文述事就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一首首诗作,从而起到对作进一步说明。所谓韵文述人是指在小说中诸多人物所抒写的一次次吟唱,从中折射人物心理。在《梦》中韵文述人的比重远远超过韵文述事,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其隐喻意味上韵文述人占据着主要地位。
      在《梦》第一回中所插入的韵文,主要是韵文述事,起着为小说的整个叙述定调的作用,一首《好了歌》以反复咏唱的方式道出了一声声长吁短叹,主旨在于诸色皆空;而一篇《好了歌解》则是委婉舒展,细细讲述色如何而空的秘密。《好了歌》和《好了歌解》所述说的意象为《梦》叙述结构定下了必不可少的叙述前提。
      韵文述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观园内少的题咏唱和,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即兴唱叹。前一部分主要有《大观园题咏》、《春灯谜》、《白海棠诗》、《菊花诗》、《螃蟹咏》、《柳絮词》、以及《芦雪庵即景联句》和《中秋夜即景联句》。后一部分主要有贾宝玉的《参禅偈》、《寄生草.参禅》、《四时即事诗》、《仿妙玉乞红梅》、《诡婳词》、《芙蓉女儿诔》、《紫菱洲歌》和林黛玉的《葬花词》、《题帕诗》、《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这些韵文构成了大观园世界中以爱情和泪水为主的人文景观和以落花流水互补的自然景观。这不仅是男女主角的咏叹调还是众口一韵的宣泄调。就是在这些韵文中悄悄地向前推进的。

      第四:借韵文预示、人物的结局。
      《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有一种其他小说少有的奇特现象,那就是诗词曲赋中隐藏着人物的命运。这一谶语式的表现方法给《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例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梦”是整本书的总纲,通过太虚幻境中的正册、副册、又副册和“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十五个女子的不幸命运和全书的悲剧结局。贾宝玉在梦中最先看到的是晴雯的判词、判画。画上是: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声,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是《梦》众多婢中最富有反抗精神,所受压迫颇深的一个女仆。她是曹雪芹着意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这一典型人物的鲜明个性及其悲惨遭遇就体现在判词上。判画中“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形象地描绘了晴雯生活的环境——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两句点出了晴雯的名字,同时也赞誉了她的高洁品格。“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晴雯这个典型人物的最基本特征。她虽有“心比天高”的灵性,但却处于“身为下贱”的地位,这两者之间构成了不可调和的,也构成了她敢于抗争的性格特点。她天生一副傲骨,总是不甘于被压迫而时时起来抗争。“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一巨大决定了晴雯的悲惨命运。“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声”明白地写出了晴雯悲剧的直接原因。
      又如贾元春,判画是: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判词是: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判曲是:喜荣华正好,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梦里来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得退步抽身早!
      画面的“弓”是“宫”字的谐音,“橼”是“元”字的谐音。暗示贾元春入宫为妃的生活。“二十年来辩是非”是说元春到了二十岁时已经很通达人情世事了。二十岁大概是她封妃的年龄。“榴花开处照宫闱”以火红的石榴花开照耀宫闱,暗喻元春得宠晋封。在封建时代,男人们状元及第,女子进宫封妃,是人们孜孜以求,光宗耀祖的美事,但就元春来说这贵为皇妃,荣耀异常的背后却是无边的凄凉与寂寞。那“不得见人”的皇宫禁锢了她的体与灵魂。回家省亲本是天大的喜事,然而读者看到的竟是生离别的无奈。贾元春至高无上的荣耀汇聚成了权力争斗的焦点,上演了“虎兕相逢大梦归”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联系着贾府的兴衰,她的显贵带来了贾府的盛况,她的亡也预示着贾府“大厦将倾”的必然。
      再如《金陵十二钗正册》探春的判画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一女子,掩面泣涕态。六十三回“寿怡红芳开夜宴”探春抽的签上题诗云:“日边倚云载”,众开玩笑说“必得个贵婿,莫不又是一个王妃”这里说的很明白,从中暗示了探春远嫁东国,成为王妃。王熙凤的下场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表明被贾琏休弃,在回金陵的途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暗示妙玉的遭遇,而袭人和香菱呢?一个是“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一个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反故乡”暗示了袭人嫁给蒋玉菡为,香菱则是被夏金桂致的不幸遭遇。像这样的例子在《梦》中举不胜举。
      《梦》最终家亡人散的景象也暗藏韵文之中。《飞鸟各投林》中描述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种借韵文预示、人物的结局给读者一种雾里看花,水中的美感,激发了读者探求其隐喻和奥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读者对韵文的理解各不相同,曹雪芹好像也有意回避韵文的最终解析。然而这种“有意的回避”却展开了读者与作者共同创作的空间。但是这种诗谶式的表达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那就是给人展示了一种消极的宿命论的色彩。
      从上文中,我们大概了解了《梦》中诗词在整部书中起的作用,那么这样一部“诗歌总结”作者给我们展示的诗词观是什么呢?
      《梦》中的诗词曲赋其高妙之处在于无一不切合诗人的地位、身份、性格。“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凌云之志也只有薛宝钗具有,而“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凄恻缠绵便是林黛玉的真实情感。再看“也宜墙角也宜盆”的清新洒脱正是史湘云的真实写照。每一首词若非作者的惨淡经营,独具匠心,是很难达到这完美境地的。

    浏览 425赞 113时间 2022-05-04

红楼梦论文 1200 关于诗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