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俊不在服务区 2021-09-19 09:37 416 次浏览 赞 144

最新问答

  • 星不所在

    修改为: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只有先被发现,其次才能被解决,所以该病句是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的六种情况: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3、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4、定语、状语位置错乱。

    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6、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扩展:

    修改病句的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

    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句式杂糅、前后、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3、换法: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修改病句

    浏览 222赞 142时间 2023-05-30
  • S~夏末微凉

    此病句为语序不当,因为只有先发现才能解决。
    则可改为: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

    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4、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5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和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7、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再如: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此句中“从......中”介词句式有错。可删去。)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4)缺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
      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4:(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众所喜爱。(或说“深受众喜爱”,或说“深为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与“在……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转移核糖核人工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局艺术的,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体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例如:
      (46)他是众多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难者”与“幸免”。)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的充分条件。)

    浏览 433赞 114时间 2023-02-02
  • 土匪温柔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应将""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前辈,为了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找不到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
    例如:他是多少个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怎么能说是"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等15年高校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

    浏览 437赞 58时间 2023-01-16
  • iamjiaying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句出了毛病,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因此,说话、写文章应该努力避免出现病句。如果出现了病句,就应找出原因,做出修改。
    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例如:
    ①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②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③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这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所以意思都不清楚。从例①里不知谁“听了校长的报告”,“谁”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修改时应加上主语,可以改成:
    我们了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或者改成:
    听了校长的报告,同学们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这里的例②例③句并不是真正地缺少主语,而是因为滥用了“经过”、“通过”一类的词,将主语隐藏起来了。修改时只要删去“经过”、“通过”,主语就露出来了。例②可修改成:
    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这次讲课”是这句话的主语,回答“什么”对大家启发很大。例③可以修改成:
    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或者改成:
    通过讨论,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前者的主语是“讨论”,后者的主语是“决心”。
    以上讨论的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有的句子缺少谓语。例如: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这句话提出了话题,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也就是没有对话题进行陈述。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
    还有的句子缺少宾语,也是不完整的,例如: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搭配,和“学习雷锋”不搭配。“学习雷锋”是“号召”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只能作“号召”、“倡议”的附加成分,所以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应该改成: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或者改写成: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倡议。
    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进行修改。

    (二)用词不当
    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例如:
    ①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②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③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帮他补习功课。
    ④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以上四句话都是用语不当的病句。例①“宽广”用得不恰当。“宽广”和“宽敞”都有面积大范围广的意思,但“宽广”比“宽敞”形容的范围更大,一般与“原野”、“土地”等词语搭配,而“宽敞”一般与“房间”、“礼堂”、“庭院”等词语搭配。这句话是说教室比较大,应用“宽敞”来形容,原句没有分清近义词的大小范围。例②中“果断”一词使用不恰当。“果断”是形容“办事或说话”坚决,不犹豫,是褒义词。例②意思是说小明独断专行的,含批评的意思,也属于用词不当。例③中“乞求”一词使用不恰当。“乞求”是“苦苦哀求”的意思,用在请补课上太重了,这里使用“请求”才恰当。这句话里没有分清近义词轻重,也是用词不当。例④中的“一幅”不恰当。因为“对联”有上、下联,只能说“一副”,不能说“一幅”。
    可见,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三)搭配不当
    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②虽然狂风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③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④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⑤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⑥我们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以上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毛病。例①是主语“同学们”和谓语“驰骋”不搭配。“驰骋”是说“骑着马奔跑”,参加长跑不能说是“驰骋”,应改成“跑”。例②“倾泻下来”和“狂风”不搭配,“倾泻下来”陈述的是“雨”,而不是“狂风”,应删去“狂风”。例③是谓语“参观”与宾语“经验”不搭配,应把“参观”改为“学习”。例④中的“穿着”与“上衣”搭配,与“帽子”不搭配,应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着”。例⑤是主语“造纸”和宾语“四大发明”不搭配,“造纸”只是四大发明之一,应在“四大发明”后面加上“之一”二字。例⑥中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手”和前面的修饰部分“聪明”不搭配,应去掉“聪明”。
    我们在说长话,写长句子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犯搭配不当的毛病。所以应细心检查,使句中的词语彼此搭配得当。

    (四)词序混乱
    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例如:
    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句中“无比”是修饰“热情”的,应放在“热情”前头,“无比”与“走”毫无关系,改正的时候应把“地”去掉。原句变成:
    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热情。
    又如:
    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校十个班级的少先队员统统去王奶奶家打扫卫生。也可理解成: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去帮助王奶奶打扫卫生。显然,前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如果把词序调整一下,意思表述得就明确了,就不会产生误解了,应修改成:
    我们班级里的十个少先队员一起到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五)指代不明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如:你、我、他、它、这、那等等。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
    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这句话里的“我”,究竟同意李明的建议呢,还是同意陈新的的意见,不明确。句中的“他”指的是谁,应直接说出来,意思才清楚。可改成:
    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陈新的意见。
    又如:
    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这句话中的“他问他”究竟指的马铮问马跃呢,还是马跃问马铮呢,不明确。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写清“马铮问马跃”或者“马跃问马铮”。从以上两个例句中,我们应懂得,使用代词时,指代要明确。

    (六)重复啰嗦
    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例如:
    ①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②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票买到了”。
    ③舍己救人的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以上几句都犯了重复啰嗦的毛病。例①中“不禁”和“忍不住”意思相同,去掉其中的一个,句子才显得简洁明了。例②中“兴高采烈”和“高兴”重复,应删去其中之一。例③中“舍己救人”的意思就是“为救他人献出生命”,与句中的“为救……献出了宝贵生命”重复。可以去掉“舍己救人”几个字,句子就简洁明了了。

    (七)分类不当
    有的时候,人们把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例如:
    ①下课以后,同学们在场上活动。有的锻炼,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赛跳高。
    ②的队伍来了,工人的队伍,粗犷豪迈;农民的队伍,像丰收的田野;小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解放的队伍,英姿飒;的队伍,风华正茂……。
    以上两个例句都犯了分类不当的毛病。例①中“打球、翻杠子、跳高”都从属于“锻炼”这个概念,它们不能并列使用,可改成:
    下课以后,同学们在场上锻炼。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赛跳高。
    例②中“小”从属于“”这一概念。就是说“”里包括“小”。与句中“工人、农民、解放”并列的应是“”。把这句话的“小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删去。句子就正确了。
    克服分类不当的毛病,可以避免概念的混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正确。

    (八)逻辑错误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如实的反映,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句子内容不合实际,前后存在着,就会产生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的病句。例如:
    ①经过一段休养,他的健康痊愈了。
    ②在中队委员会上,小干部们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③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在月光下放爆竹。
    以上三句话都有逻辑错误。例①中不能说“健康痊愈了”。因为“痊愈”就是病好了,恢复健康了。应改成:
    经过一段休养,他的病痊愈了。
    例②中没搞清“自我批评”这个概念。“自我批评”就是自己批评自己,不能互相“自我批评”,只能互相“批评”。这句话应改成:
    在中队委员会上,小干部们各自作了自我批评,还互相提出了批评意见。
    例③中没有从实际出发,“年三十”是农历的月末,这时夜晚是见不到月亮的,怎么会有“月光”呢?所以说“月光下放爆竹”不合事实。应改成:
    年三十晚上,我们放爆竹。
    要避免逻辑错误,就应搞清概念的内涵,弄清事实。

    (九)用错关联词
    复句中,我们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关系。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乱用,错用关联词语,也会造成病句。例如:
    ①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②他不但有为服务的愿望,但是正在努力学习为服务的本领。
    这两句都是用错了关联词。例①前后分句没有因果关系,“年纪小”不能成为“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的原因。前后两分句之间存在着转折关系,应该把“因此”换成“可是”,句子的意思就正确、明白了。例②中,前后分句有递进的关系,应该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有些关联词是成套使用的,不应弄混,像这句中把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和表示转折关系的“但是”混用,当然不对了。
    以上分析了常见病句的9种类型。

    修改病句时,我们首先应认真读原句,看看说话的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想一想,这句话错在哪儿,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确定了病因以后,就要对症下,根据不同类型的病句,用不同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是否符合作者本意,是否正确、明白、简要,语感是否合乎我们的语言习惯。

    浏览 405赞 153时间 2022-05-22
  • 李鸿章大杂烩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浏览 374赞 106时间 2022-04-20

修改病句: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