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艾条艾灸会伤血管吗

常做艾条艾灸会伤血管吗

piaopiao1234 2021-09-18 16:34 490 次浏览 赞 159

最新问答

  • 努力坚持

    足部保暖是养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浏览 207赞 80时间 2024-04-11
  • 我们的2016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和禁忌事项
    现在很多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自己的健康,养生保健已经成为了时代热门的话题,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计划!很多人都喜欢通过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你们知道艾灸的作用和艾灸的都有哪些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吧!
    艾灸的简介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对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对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对的储存性腧具有储存的作用,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艾灸的理作用
    灸疗的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作用。
    首先,灸疗的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贴敷膻中、肺俞、膏肓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俞等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特定选)、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其二,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必然增加了的功效,芳香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位,则首先刺激了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作用是综合的。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其感传不一样,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一宿尚可救,解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
    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
    选准位后,点燃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位,每悬灸10分钟,以各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位后,神清气,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有这么几种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往往肝亏虚,体质严重偏于性,用艾灸,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先天不足,肝机能失衡,运化无力。虚胖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不足。
    4、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头凹陷的,往往严重肝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
    凡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头、、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能力的人如精神病等忌灸。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生成物所致。艾的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位和作方法。
    在家艾灸的方法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腹部用精油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点,(归来、气海、关元),使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温灸时间:15分钟。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3、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艾灸养生治病 不可不防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俗话亦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艾灸不可疏忽
    1、艾灸的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位,从而造成的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只要作方法得当,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艾灸各种位的功效
    灸身柱
    身柱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泄泻,食不振等有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又名百劳,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能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
    灸中脘
    中脘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食不振等有较好。
    灸关元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为小肠之"募",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遗、频,隆闭、少腹胀痛,脱、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代田文志(现代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可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其炎症区坏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其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对泄泻、绕脐腹痛、脱、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作用。
    灸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生殖系统的频遗、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经、肝经)的交会,对肝、脾、三脏的疾病有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浏览 275赞 96时间 2023-09-18

常做艾条艾灸会伤血管吗

常做艾条艾灸会伤血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