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的杂志特色

yf只想依赖祢 2021-09-18 16:44 451 次浏览 赞 95

最新问答

  • 山里吃吃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
    突出图片和地图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 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
    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
    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型的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 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
    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
    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 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
    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 “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的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
    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社长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协会组、一个媒体组。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地理》杂志会员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的博大。 6月,《中国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及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1月,《中国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1月,《中国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中国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月,《中国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
    《中国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月10日,《中国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地理大讲堂”开讲。 《中国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3月,与书局合作发行《遗产》杂志。
    5月,《中国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
    9月,《中国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1月 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贵州省委副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
    3月,中国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 中国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办了“珍爱海洋”摄影展。
    4月 举办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
    6月 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
    7月 《中国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
    收藏创刊号 寻找传读世家
    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
    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
    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
    10月 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
    12月,中国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地理、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地理影视公司的延展内容。 1月9日 举办《中国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
    中国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院士、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地理荣誉会员”,将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
    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
    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奖期刊奖。
    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
    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路”的年度品牌活动。
    9月16日,举办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
    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4月,中国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
    5月,在举办“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
    11月,“中国地理号”首航南极 1月8日 举办“我们的2012”嘉年华
    6月6日“中国地理号”首航北极

    浏览 171赞 134时间 2022-11-15

中国国家地理的杂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