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叶伟2050 2021-09-19 09:34 289 次浏览 赞 155

最新问答

  • 总迷路的熊

    释迦牟尼逝世后,由于对他所说的教义理解阐发不同,佛教内部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主要可以分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和车一样,能载人由此达彼。“小乘”( Hinaana,音读“希那衍那”),原为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 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对以前原始佛教(前6世纪至前4世纪,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时期的佛教)和部派佛教(前4世纪至1世纪,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但后者并不接受这一名称。小乘佛教徒一般自称上座部佛教,而将大乘佛教称为大众部佛教。现在一般佛教著作中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称谓,并不含有褒贬之意,有时也将它们称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在信仰修证方面,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今世界只能有一位佛,不能同时有两位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而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只是众佛中的一位。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从而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另外,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又强调适应世间、引渡众生。

    在教理义学方面,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不否定法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另外,大乘佛教认为,人先天的“心性”是清净的,只是后来遭到的污染才变得不净。因此,其修行理论中已经包含有顿悟的成分。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总体说来,相对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比较保守,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

    小乘佛教现今主要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还有中国的云南省,其主要经典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阿含经》、《杂阿含经》等。约在西汉末、东汉初(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的佛教既包括大乘佛教又包括小乘佛教。东汉末,中国开始了佛经的大规模翻译,著名翻译家安世高译出了大量小乘经典,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小乘佛教在中国逐渐式微,现今主要于云南省,一般被称为云南上座部佛教。

    浏览 403赞 156时间 2024-03-13
  • 紜亦眠观520

    1、教义的不同

    “大乘”和“小乘”这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次内部。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佛教徒对教义有了巨大的分歧,新出现的学派就管自己叫做“大乘”,管原先的学派叫做“小乘”。

    2、名称的不同

    所谓“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不应该称呼“小乘”佛教,而是称呼“南传上座部”等名。

    3、修行方式不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浏览 257赞 75时间 2023-12-18
  • zhangalan26

    1、性质不同:大乘佛教是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小乘佛教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2、修行实践上不同: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修阿罗汉果,以求得自我解脱的空寂之悟。大乘佛教则主张修求佛果,若一时不能达到佛的境地,至少可以先做菩萨。

    3、主张不同: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否认灵魂的永恒不变,但承认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在某些方面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皆空,既否认灵魂永恒不灭,也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形成了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体系。

    扩展:

    佛教的饮食禁忌:

    1、素荤禁忌。佛教反对任何故意伤害任何生命的行为,主张不生,吃素食。

    2、酒水禁忌。酒戒被列为出家、在家佛的五大戒之一,可见其重视程度。

    3、时间禁忌。佛教有持午、过午不食、非时食等戒律。作者认为,佛教饮食文化的闪光之处在于反对个人贪、普度众生、慈悲为怀、利他不利己、倡导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节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浏览 238赞 60时间 2023-09-21
  • 小虫超人HC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宗教学说体系上: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 。


    2、在修道途径上: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者为佛)。


    3、在哲学理论上: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4、要超脱生回: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便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回。

    扩展:


    “大乘”是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乘载”(如车、船)或“道路”的意思。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

    大乘佛教在印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初期,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以宣扬“假有性空”的理论为主,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


    二、中期,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以阐发“万法唯识”的佛经为主,从而形成由无著、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


    三、后期,约七世纪至是十三世纪,义学日益衰微,密教起而代之,以至在印度本土绝迹。从印度传出的大乘佛教,主要于中国、朝鲜、等国,属于北传佛教。


    “小乘”是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译。


    大乘佛教兴起后,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后学术界沿用这一名词,不再含褒贬之义。


    主要经典有《阿含经》等。小乘佛教也曾在中国流行过,到了隋唐逐渐衰落。现在小乘主要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属于南传佛教。

    浏览 285赞 71时间 2023-06-21
  • Candice18611

    一、梵语称呼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Mahayana”,直白的意思是大的车乘。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印度的梵语是“Hinayana”,直白的意思是低端的车乘或个人行程。

    二、思想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核心思想之一是菩萨思想,宣扬修佛之人要立下弘誓,救度一切众生早脱生回苦海,甚至自己未曾得度也可救度其他人修证比自己果位高的成就。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以知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讲究自己成就阿罗汉的最高果位,他们认为众生不可能通过自我修证成佛,佛只能是唯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三、主张不同

    1、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信仰和实践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义上追求“人法两空”,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修证为“空”,所谓“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皆是虚幻假象而已。

    2、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认为是空的,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一部分小乘佛教教义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有“极微”的存在,带有一定的唯物思想倾向。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浏览 498赞 63时间 2023-06-16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