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硕士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论文大全
  • 2019-09-10 07:36新形式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探索的新阶段,在理解国家关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基础上,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历证书获得三方面对比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探析新形式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涵,根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提出培养环节的优化,从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校内校外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管理...[阅读全部]
  • 2019-08-08 07:38基于Q-COOP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组织模式探索
      摘要:专业实践是保证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专业实践模式发展现状,再以c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总结近五年专业实践推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炼出“Q-COOP”这一新型实践组织模式,并对其内涵、具体运行方式加以具体阐释,最后在试点推行下本模式所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Q-Coop;全日制工程硕士;电气工程;实践组织模式;实践成果  中图分类...[阅读全部]
  • 2019-07-25 07:45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思考
      摘要:概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分析了专业学位调整的现实意义和工作复杂性,展望了相关专业学位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应调整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概述  我国自从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先后设置了4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科技人才,累计授予工程专业学位80余万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阅读全部]
  • 2019-07-13 08:06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成为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本文从创新理念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和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上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关于创新一词的概述  “创新”一词是近年来被我国高度重视的一个词,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提及了。在如此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离不开创新了,创新...[阅读全部]
  • 2019-06-07 07:44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与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的详细叙述,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但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原材料为劳动对象,以完...[阅读全部]
  • 2018-08-08 08:30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们通过对工程硕士相关群体的调查发现,我国当前工程硕士培养基本符合工程硕士教育的设置原则,能满足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需求,但依然存在着培养过程不到位、生源单一、服务面向过窄等教育功能狭隘的问题。...[阅读全部]
  • 2018-06-23 07:32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探析
      摘要:实践教学是提升工程硕士应用实践能力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关键词:...[阅读全部]
  • 2018-02-10 14:13、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
      实践基地建设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以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为主要任务,在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独特的问题。以W大学为例,总结了其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分析了...[阅读全部]
  • 2018-01-20 10:33由就业情况反映的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样本进行调研,研究和分析了2011年至今该院工程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提出了由就业反映的生源质量、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特色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引...[阅读全部]
  • 2018-01-10 10:12中美土木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比较及分析
      摘要: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四所典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从学制、培养目标、培养环节、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两国培养体系的差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总结两国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不足...[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