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不应该产业化

小狼雪子 2021-09-19 09:34 209 次浏览 赞 80

最新问答

  • 端木青烟

    傅维利,辽宁师范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院长,《教育科学》杂志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惩罚,有助于的社会化发展中国教师报: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表扬的手段,而几乎不敢对进行惩罚,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成长得似乎并不好。有人提出要认识到惩罚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呼吁还给教师惩戒权。您认为,惩罚是教育的必需吗?傅维利:近些年,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教育中的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讨论。如何看待惩罚的教育价值以及在现时代如何合理地使用惩罚,已经变成广大教师和家长必须直面的重要教育问题。当前,溺爱是家庭教育中十分普遍的现象。溺爱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家庭中没有规矩;二是违反了规矩,家长没有及时给予惩罚。溺爱的后果是以后难以适应惩罚和挫折,有的甚至因一些小的挫折而萌生自的念头。事实上,社会中充满了惩罚,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经常会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我们如何能够不使用惩罚而让们了解一个充满惩罚的社会呢?学校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使用惩罚。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失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的社会化发展,而惩罚在促进的社会化发展方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学校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体和未来社会的导引形态,有责任帮助学习如何面对包括惩罚在内的社会基本规范和执行原则。学校不同于社会的一般构成,它与其他社会构成的区别就在于它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的学校不能仅仅复制现存社会,还应具有导引年轻一代创建更加进步和健康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功能。因此,学校不仅不可能远离惩罚,而且应将其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有效地加以利用。首先,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系统,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必然会使用惩罚来维护规范的严肃性,以有效地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运行。因为通过惩罚可以清晰地向传递行为对错的信息,从而有效地维系纪律和秩序的权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E.)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其次,有远见的教育者还会意识到,只要存在利益纷争,社会就不可能没有规则和惩罚。为了让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和管理社会,我们必须帮助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惩罚,并以令人信服的进步和健康的惩罚方式,为在未来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失败、惩罚,并以恰当的方式使用惩罚,做出良好的范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为创建一个健康而进步的未来社会发挥其积极的导引功能。要分清体领域和个人领域中国教师报:过去我们教育中的惩罚很严厉,学校纪律比较好,但往往循规蹈矩,缺乏创造性。现在学校几乎没有惩罚或者惩罚太弱,比以前活泼了,但无法无天、为所为的现象也大量出现了,所谓“一放就乱,一抓就”。有没有一个好的法可以突破这个怪圈?傅维利:关键在于要分清体领域和个人领域。人的生活和工作的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人结成一定关系的体领域,教室、车间、饭店、车站、院都是这样的领域;另一类是个人领域,包括个人独处、兴趣和爱好的选择、能力倾向和水平的表达等多个方面。例如,不及时清扫自己独居的房间,喜欢绘画而不是钢琴,更擅长数理类课程而不是语言类课程,喜欢简洁的装饰而不是繁复的装饰,等等。在体领域坚持体利益和遵循规则优先的原则,在个人领域坚持个人利益和自由选择优先的原则。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这种处罚只能在体领域中,即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或共同生活、工作中,没有遵循共同制定的规则,其行为已经损害了他人或体的利益。惩罚不适用于个人领域,因为在这一领域中个人的表现一般并不损害他人或体的利益。比如一个喜欢打乒乓球而不是排球,教师不应该干涉,打排球,而应该鼓励学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的这种兴趣对自己的发展有益,而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浏览 442赞 81时间 2023-11-05

大学教育应不应该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