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Q471468543 2021-09-19 09:48 356 次浏览 赞 155

最新问答

  • 口秋口秋

    中国古代开始的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很多制度都是建立在人丁基础之上的,比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但是,我们现在尚且不能解决户口的准确性问题,更不用说没有电脑又没有现代通讯技术的传统社会了。唐朝宰相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最大的意义就是务实,从土地的实际占有情况出发,把中国赋税制度从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改为以土地占有为主要标准。这场改革不能解决赋役征收失真的根本问题,但具有转折意义。
    此后,官府为了解决服役人口不稳定的问题,就想着把赋和役合一。明清就有这种趋势,把丁役摊入田赋,清朝雍正年间,正式“赋役合一”。田赋和丁役一体,老百姓统一交一笔钱,合称“地丁银”。地丁银是清朝最主要的税收,老百姓一年交两次,第一次是五六月份,第二次是九十月份。这是根据一年两熟的农业耕种规律来定的。地丁银在清朝中期每年能收三千万两左右。  
    地丁银的征收,也讲究大。得建立全国的田地库,把包括位置、大小、产权、产出等信息分门别类,作为征收的基础。每个王朝建立时,都会把土地造册,就是丈量全国的田亩,把土地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按照不同的标准缴税。以明清为例,缴税负担最重的是江苏省的苏州府和松江府(松江府如今叫上海市);其次是浙江省的嘉兴府和湖州府。沿着太湖的四个府是缴税最重的,因为当地的土地肥沃、产量高,人口又密集。

    王朝建立初期,地丁银的征收是清楚的,慢慢就成了一本糊涂账。这里面有技术性的门道。比如田亩丈量,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没有那么精细,不可能把丈量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总有一些纰漏,官府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土地情况。有些人,尤其是权势阶层,就会上下其手,把自己的赋税转嫁给一般的老百姓。
    同时,土地肥瘦、产出是在变化的,田亩的等级也是变动的。不是说顺治的时候这块地是良田,到了道光的时候还是良田,很有可能因为河床改道了,或者说气候突变了,良田变成荒滩。还有一个新情况是,地丁银中包含“丁银”,对应人口。自从康熙皇帝宣布本朝“永不加赋”,地丁银是按照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口标准来缴纳的。
    当年这块地上附带了多少丁银,以后就交多少丁银,但是过了一百年以后,耕种这块地的人家,可能就只有一个劳动力,却要承担三个劳动力的丁银,所以田地所有者的负担就会很重。官府的管理不能顺应这些新情况的变化,当地的权势阶层就浑水摸鱼,利用规则漏洞,转移负担。一任任官员下来,当地的地丁银征收,可不就成了一本糊涂账?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广度有余,深度不够,没有做到科学和精细化的管理。  
    地丁银是的主要收入,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次要收入。
    第二项税收是漕粮。古代首都聚集了朝廷机构、文武百官,驻扎着主力部队,但是首都周边地区这些人的生活所需,力不从心,需要从其他地区调粮。而且,首都所在地和经济中心越来越脱节。首都的物资缺口越来越大。从隋朝开始,大运河把中国南北贯穿起来,水运很发达。朝廷就在物产丰饶地区征收粮食,通过运河(漕)运输到首都地区,称为“漕运”,这部分粮食就叫作“漕粮”。
    以清朝为例,漕粮在六个省征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长江中下游的六个省。六省都盛产稻米,朝廷就在六省征收稻米,同时在另外两个省征收小麦和大豆:河南和山东。所以,一共是八个省的老百姓必须上交漕粮,其他省份没有漕粮的问题。清朝一年能征收四百万石左右的漕粮,利用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流域的水网,运送到首都北京。漕运总督衙门,就专责此事。河道总督衙门和京畿的仓场系统,协助、参与此项事务。
    第三项税收是盐税,吃盐也得缴税。古代不是直接向老百姓征收食盐税,而是把钱加在了流通环节。垄断食盐生产和交易,实行专卖制度,这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早在汉武帝时期,社会就爆发了盐与铁是否专卖的争论,古文《盐铁论》就是这场争论的会议记录。要求放开盐铁的意见,很有自由经济的味道,相信市场能调节盐和铁的问题,要求管制盐铁的意见,认为食盐和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的长治久安,所以要控制在手里。最后,西汉支持了管制一派的意见。此后的朝代加以继承,都把食盐垄断当作一项国策。
    清朝的食盐行业是这样的:所有生产食盐的人,都必须有官府的认可,才能成为专门的盐户。此外,官府也控制部分盐场,这些盐场的生产环节是完全控制在官府手中的。销环节借助盐商的力量。但是,盐商不能随便买盐、自由销,那是不允许的。盐商必须花钱从盐运使衙门里面“盐引”,凭着盐引到认可的产地去提盐,提了盐以后到特定地方销。(食盐产地和销地是固定对应的,全国按照这种对应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盐区。)
    盐引其实就是一张规定了提盐和盐的数量、场所的纸。盐商花钱买盐引,就是买销许可证。在这个过程中,向盐商征收了盐税。当然,盐商也不是傻瓜,他肯定会把这笔钱加在食盐的价上,所以盐税从根子上还是向所有的老百姓征收的。盐税每年会有两三百万两的银子,这是清朝第三项税收来源。盐运使专责此事。
    而没有盐引进入销环节的食盐,就是私盐,是官府取缔和捉拿的对象。盐引制度造成老百姓吃盐很不方便,价格还贵。私盐选择多、价格便宜,质量还可能更好。所以,一般人更倾向于私盐。因此,官府和私盐贩子“猫抓老鼠”的,就在很多地方频繁上演。历史上最有名的私盐贩子,可能要属元朝末年的张士诚了。
    第四项税收其实是商业税,但在古代叫“关税”。这里的“关”,不是海关,而是关卡的意思。古代官府在一些通商要道设关卡,人们挑着货物、赶着马匹经过这些关卡时要交税,这个税叫作“关税”。它跟现在意义上的关税不同,本质上是一种商业税。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但是商业税一直存在。比如,在武汉会征收一些船税,在天津一些地方会征收“芦苇税”;江西有些地方产矿,会征收矿税,山西会征收煤税。商业税每年也有两三百万两。近代以来,商业税突飞猛进。一方面,太平天国以后,地方税收压力大,所以就在各地广设关卡征税,叫作“厘金”。各地纷纷设立厘局,专责此事;另外一方面,中外贸易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关税开始征收。近代以来,关税和盐税超过地丁银,成为清朝的主要收入,到清朝末年,仅关税一项就能超过三千万两。
    1911年,清朝的税收收入超过了七千万两,这应该是一个比较高的值。乾隆朝前后,清朝的年收入在四千万两左右。
    钱粮收上来以后,怎么用呢?地方官府把钱粮收上来后,不能决定怎么用,得上缴朝廷。朝廷决定税收的分配,视为财权。财权跟人事权一样,是核心权力。地方如果拥有财权,那它拿着这个钱招兵买马、反抗朝廷了,怎么办?所以,一切支出都在朝廷的严格管理下,财政支出高度中央集权。
    以清朝为例,地方把税收上来以后,可以留下一笔必要的开支,叫作“存留”。存留是预估的第二年需要发的官吏的俸禄,朝廷只允许留下这部分钱。剩余的部分叫作“起解”,起解就是押解到其他地方的意思。起解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上交给中央,另外一种情况是送到指定的地区或者部门。
    清朝把各省的财政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叫作“仅敷”,仅敷指的是仅仅够自己用的,比如福建。福建的财政情况就是仅敷,每年收的税自己留用,中央不拨钱,你也别问朝廷要。第二类叫“不足”,就是指这个地方的税收不够正常开支,比如广西就属于不足,一年收的税还不够开支的。
    第三类省份是“有余”,税收有富余。有余的省份,扣除存留款项,把剩余的税收一部分起解到北京,存到户部的银库里,还有一部分以“协饷”的名义送到指定地区。比如,湖南省属于“有余”省份,它有一部分协饷要送给广西;江西省也是有余的,它有一部分银子可能送到贵州,还有一部分可能需要送到甘肃。中央财政通过这种制度性的安排,把地方各省的财政控制得很,把全国的财政网罗在一张巨大的“网”里面。到了第二年,每个省都要上报自己的财政开支、结算情况,户部汇总、审核后上报皇帝认可。年度的财政收支,这才算完成。
    以上就是古代财税制度的概况。王政之基,在于农桑。如果收不来税,其他一切政治制度都是虚幻的,任何上层建筑都得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钱粮赋役,就成了古代地方官员的头等工作。考核一个官员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足额、按时地上缴皇粮国税。明清每一个地方官上任,要找的第一个师爷都是钱粮师爷,帮他处理钱粮税收问题。

    浏览 184赞 62时间 2024-01-20
  • Mikewen126

    中国古代一直是农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农民上缴的公粮,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浏览 322赞 121时间 2023-07-23
  • small891227

    关税收入是大部分

    浏览 304赞 140时间 2023-01-27
  • 吞拿鱼比萨

    浏览 316赞 157时间 2022-07-22
  • 小璐贝贝

    收税。。。。。。。。

    浏览 487赞 144时间 2021-09-30

古代的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