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飛天彩绘 2021-09-18 16:37 247 次浏览 赞 157

最新问答

  • 灯神的精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师1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30人,高级工程师5人,具有硕士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该院还聘请中科院院士陈梦熊教授、林学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教授,国务院参事王秉忱教授,莫斯科地质克洛罗夫教授等30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环境工程、水文与水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化学工程等6个系,其中的水文与水工程系属于以地学类为主的教学科研单位,环境工程系及环境科学系含有地学类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水文学与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应用化学及生物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读本科生2020人。学院现有以地学类为主的授予点包括地质工程(水与生态环境方向)博士授予点,水文学与水工程硕士授予点。环境工程及环境科学硕士授予点含有以地学类为特色的研究方向,现有在读地学类博士生29人,硕士生40人,全日制本科生600人。

    学院现有的以地学为特色的科学研究是在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教学科研基础上,本着侧重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应用技术开发、服务经济建设的宗旨,立足大西北,面向西部大开发,确定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及合理开发利用,渗流理论及地下水评价和管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勘察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三水”转化及调控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大国土环境和矿山环境等6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学科优势。

    目前,学院承担科技部“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基础调查及战略研究”,“973”项目课题——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性变化规律(青海、甘肃、西北部分),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黄土地区重大岩土工程环境灾害研究及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溶液平衡化学模型及其水文地球化学应用研究”,国土大调查项目——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有关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地下水评价、地下水化学场等专题研究以及有关省部委和地区项目27项,总经费800余万元。

    “九五”以来发表地学类科研论文6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余篇。已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共18项,获其他科研奖共5项,科研成果3项,科研成果被采用4项。

    学院现有9个地学类实验室及研究所,它们分别是:水文水实验室、生态环境实验室、国土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与国土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德合作干旱—半干旱地区国际水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水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环境地质研究所、水科学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水与地质灾害研究所、室内环境放射性监测研究所。学院拥有地学类专业仪器近100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1258 m2。各类实验室在满足本科生与研究生专业教学与研究需要的同时,还承担着数十项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

    学院的知名学者与学科带头人如表3所示。

    表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知名学者及学科带头人一览表

    (撰稿:长安文教研究所)

    浏览 361赞 108时间 2022-08-0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