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辅导!!急!!!!!

我是天津汉语言文学自考生。谁有《比较文学》的复习资料啊。提供一些。简答,论述,选择,笔记,都可以!谢谢啊!qq:360398945邮箱:360398945@qq.com

戊己庚辛 2021-09-18 16:47 463 次浏览 赞 120

最新问答

  • 流浪的好吃狗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出现了隶制,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地理位置、特点、什么文化)
    3.古希腊文学分四期:
    (1)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是神话、史诗繁荣时期。
    在希腊形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一组神话,在这组神话中,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大家族。雷电之神宙斯是万神之主,他的子,也是他的叫赫拉。他的两个兄弟波塞冬和哈得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土。这些神都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因此他们被称为“奥林匹斯神统”,主要是十二位主神,除了宙斯、赫拉、波塞冬之外,还有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也是狩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也是爱神)阿佛罗狄忒、火神(也是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等。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2)隶制城邦形成时期的希腊文学。(此期的文学成就--记抒情诗人的名字)此期抒情诗兴起。古代希腊的抒情诗起源于民间歌谣。其中独唱琴歌(竖琴伴奏)三大著名诗人:阿尔凯奥斯、萨福(古希腊最著名女诗人,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阿那克瑞翁。合唱琴歌最重要的合唱诗人是品达罗斯。
    在抒情诗兴起的同时,希腊的民间着散文体的动物,后人整理成《伊索寓言》。
    (3)“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学。 戏剧是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理论著作《诗学》历来被认为是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权威性作品。
    (4)“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学。此期主要为“新喜剧”,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作品《世者》和《萨摩斯》。
    4.古罗马时期文学大致分三个时期:
    (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罗马的戏剧是在罗马原有的民间戏剧的基础上,接受希腊戏剧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有悲剧,也有喜剧。喜剧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主要戏剧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牛的人》)和泰伦提乌斯(《婆母》、《两兄弟》)。
    (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这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维吉尔主要作品《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内容是罗马帝国起源)。贺拉斯的《诗艺》是他主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奥维德早期作品《爱的艺术》(戴望舒译《爱经》)主要以爱情为题材,他的代表作是神话诗《变形记》。
    (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帝国初期的罗马文学已趋衰落,史家称之为罗马文学史的“白银时期”。罗马的传记文学也比较重要。主要传记作家塔西陀和普卢塔克(作品《希腊、罗马名人传》)。另外,北非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一译《变形记》)为欧洲最早的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
    5.古代希腊至今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作,所以又叫“荷马史诗”。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问题。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短歌说”,以尼奇为代表的另一些德学学者坚持“统一说”,赫尔曼为代表提出“基本核心说”。
    《伊利昂纪》是描写特洛亚战争的。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将阿基琉斯。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主人公是木马计的策划者奥德修斯。史诗写他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期间发生的。他的子珀涅罗珀,儿子帖雷马科。
    6.古代希腊戏剧起源: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发展而来的。狄倪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尊为自然之神。
    7.希腊悲剧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8.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史称三大悲剧诗人。三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雅典隶主制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也标志着希腊悲剧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1)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史家称为“悲剧之父”,最著名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的作品提倡精神和爱国精神,如《波斯人》。
    (2)索福克勒斯:作品《安提戈涅》、《奥狄浦斯王》(父娶母)。
    (3)欧里庇得斯:作品《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
    9.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作品《云》、《蛙》、《阿哈奈人》。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
    一、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学:
    1.统治和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特点是: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1405年教东西两派,西派称为天主教)。
    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旧约》和《新约》(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是《新约》,东方最重要的是《旧约》)。
    2.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各族的英雄史诗,像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埃达”较完整地保留了北欧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是欧洲文学中仅存的异教作品,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北欧的神话。“萨迦”是散文叙事文学。
    二、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
    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史诗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为四记。其中以《罗兰之歌》最为著名。 “罗宾汉谣曲”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作品。
    2.骑士文学:法国是骑士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也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骑士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主要形式。骑士叙事诗按其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即以古代克尔特人的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为中心的不列颠诗;以拜占庭的希腊晚期的传说为题材的拜占庭诗;还有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叙事诗。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其中最著名的骑士有郎斯洛、格莱斯、盖兰德和圣杯的保护者契莱尔等。描写亚瑟王传奇的最有名的作家是法国诗人克雷蒂安•德•特罗阿。他的著名作品《郎斯洛》。
    骑士叙事诗中另一个重要题材是亚瑟王传说中的“特里斯丹与依瑟”的。
    3.城市文学: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是韵文、讽刺叙事诗和寓言诗。韵文(又称“笑话”)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体小。作品《驴的遗嘱》。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市民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法国的《玫瑰传奇》。法国的吕特博夫和维庸是比较著名的市民诗人。
    三、但丁
    1.恩格斯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但丁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新生》写贝雅特里齐,共三十一首,又用优美的散文把它们串连起来。《新生》中的诗歌属“温柔的新体”诗派。
    3.但丁的学术著作《飨食》和《论俗语》(均未写完)。《论俗语》是一篇语言学著作,也是一篇美学著作。
    4.《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喜剧》。《神曲》全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为《》、《炼狱》、《天堂》三部。但丁随维吉尔而行,首先来到和炼狱。在维吉尔带领下,一层层地上千到了乐园。这时维吉尔突然不见,天空中祥云浮现,仙乐声中出现了万花蔟拥的贝雅特里齐。这位圣女把他带进了天堂。(两个引路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被埋没了将近一千年。到了十四世纪,特别在十五、十六世纪,古代文化又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出现了一个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在这种“复古”运动中,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及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字中,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个词,在汉文翻译中用了两种不同的译名,用人文主义一词专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起初是指十四、十五世纪兴起的那些人文学科而言的。
    人文主义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具体讲,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的神权论;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主义,强调幸福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用理性来反对的蒙昧主义;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但人文主义所强调的人指的是资产阶级自身和资产者个人,它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人性论。
    二、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已露端倪。到十四世纪下半期,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又出现两位人文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3.意大利的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诗集《歌集》开一代诗风。彼特拉克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
    4.意大利的乔万尼•薄伽丘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十日谈》的框式结构是学习阿拉伯集《一千零一夜》的结果。的重要主题是反,揭露天主和僧侣的、虚伪。通过爱情题材反对禁主义,反对封建偏见。小说用意大利语言写成。
    5.卢科•阿里奥斯托作表作《疯狂的罗兰》。
    6.托夸多•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个代表作家。代表作是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三、法国文学
    7.法国以龙沙为首的贵族派人文主义集团——“七星诗社”推崇古典文学。后期人文主义作家代表是蒙田,作品《随笔集》。
    8.法国倾向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弗朗索瓦•拉伯雷。长篇小说《巨人传》,前两部写巨人国王卡冈都亚和他的巨人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游学和他们的文治武功,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友巴汝奇如何探讨婚姻问题,以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地的见闻。
    四、西班牙文学
    十六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9.洛贝•德•维加是“黄金时代”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他最优秀的作品是《羊泉村》。
    10.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译本名《小癞子》)。
    11.“黄金时代”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创作。西班牙文学由于他的成就而登上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高峰。他的不朽名作《堂吉诃德》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硕果之一。
    五、英国文学
    12.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在十四世纪已经露出曙光。杰佛利•乔叟就是英国第一个表现出这种新思想倾向的文学代表。他的名著是《坎特伯雷集》(大部分用诗体写成)。
    13.十五世纪末,英国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1516),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端,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14.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兴盛时期。埃德曼•斯宾塞,长诗《仙后》被认为是当时英国诗歌的代表作。
    15.“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其中以马洛最为重要,他的三部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第二节 塞万提斯
    16.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是西班牙的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之一,代表作《堂吉诃德》。
    第三节 莎士比亚(记作家作品的分期,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品的内容)
    一、生平和创作(一般把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1590—1600):这是莎士比亚从思想到艺术逐渐成熟,并且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也有人根据莎士比亚写作体裁上的特点,把这一时期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取材有所依据,但并不拘泥于历史实际,主要是借历史题材来表现他的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也就是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思想。
    《理查三世》里的主人公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写得最突出的君形象。《亨利四世》上、下篇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好的两部作品。
    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描写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与各种封建偏见、封建意识,与自私欺骗的行为所进行的斗争。《威尼斯商人》是重要的喜剧作品。其中重要人物安东尼奥。高利贷者夏洛克,他的未婚鲍西娅,他的朋友巴萨尼奥。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早期反封建的爱情悲剧。
    2.第二时期(1601—1607):为“悲剧时期”。四大悲剧为《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奥塞罗》主人公奥塞罗。人物:凯西奥、旗官伊阿古,苔丝德梦娜。
    《李尔王》人物:李尔王、长女高纳里尔、次女里根、三女考狄利亚(最突出的人物)。、奥本尼(长女的丈夫);大臣葛罗特,他的私生子爱德蒙是剧中最突出的反面人物。
    《麦克白》最阴暗的一部悲剧。主题是谴责维治者个人野心的罪恶。
    3.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辛白林》、《冬天的》、《风雨》。
    二、哈姆莱特(重点:从《哈姆莱特》看莎剧特征(艺术成就);哈姆莱特的形象,性。)
    4.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1)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真实性)。(2)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丰富性)。(3)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的。(4)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5)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②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③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④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6)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文学
    1.17世纪,意大利康帕内拉的乌托邦小说《》和伽利略的哲理著作,还保留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力量。德国只有格里美尔豪生的小说《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中译本《痴儿西木传》),还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激流的微波,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德国十七世纪文学高峰”。
    2.十七世纪意、德、西三国文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夸饰主义文学流派(即“巴洛克”文学)的兴起(知道即可)。
    二、英国文学
    3.复辟时期,古典主义盛行一时,代表人物是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倾向的文学家约翰•班扬,其讽喻小说《天路历程》。
    4.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人弥尔顿(双目失明)的创作。其政治散文《为英国声辩》,以口授方式创作两部长诗《失乐园》(取材于《圣经》,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和《复乐园》(也是写宗教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常识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一部诗剧《力士参孙》。
    三、法国文学
    5.路易十三时期的朗布叶夫人组织“贵族沙龙文学”。
    6.“古典主义”:17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文坛处于混乱状态。有些作家主张消除文坛的这种状况,提倡文艺创作应该遵循统一的原则,服从王权的支配。国王本控制文艺,于是在王权的扶植下,一种拥护政体,主张创作有法则、有规范,并以古代希腊文学为标准的文学流派迅速兴起。因为它把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而被被人们称为“古典主义”。
    7.古典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和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高乃依悲剧《熙德》,被认为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作。拉辛代表作《安德罗马克》和《费德尔》。
    8.文艺理论方面,布阿洛的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提出一整套古典主义文艺的理论主张,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并举。让•德•拉封丹是以寓言诗出名的诗人。
    9.古典主义共同特征:(1)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古典主义作家对待王权的态度也存在着。(2)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唯理主义。崇尚只有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3)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规则。他们制订出来许多创作规则,影响较大的一项是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就是说,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同一,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候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第二节 莫里哀
    10.生平和创作(记喜剧作品):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喜剧作家。其创作道路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658年到1663年是他初返巴黎,逐渐接受近王权,接受古典主义的时期。进京后第一个作品《可笑的女才子》,而后《丈夫学堂》、《妇人学堂》。1664年开始创作的《伪君子》,标志着莫里哀创作全盛时期的到来。《唐璜》和《世者》(被称为是“高级喜剧”的典范),是揭露贵族阶级的作品。《悭吝人》(1668年)主人公阿巴公。1669年以后,莫里哀的剧作又发生变化。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
    11.《伪君子》(记作品中人物)(又译《达尔杜弗,或者骗子》),主人公答丢夫是一个伪装虔诚的恶棍,他用欺骗手段博得巴黎富商奥尔恭的信任。奥尔恭的太太欧米尔。女仆桃丽娜。
    12.《伪君子》艺术成就:(1)在艺术上,《伪君子》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2)《伪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3)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第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备。第一幕第一场被歌德认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第三幕第二场,答丢夫上场。
    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
    1.十八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二次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启蒙运动。其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2.启蒙文学特点:(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2)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十八世纪下半期在欧洲许多还流行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感伤主义。感伤主义作家崇尚感情,创作不同于启蒙作家的理性的批判,而力图以情动人。
    二、英国文学
    3.笛福发表《鲁滨逊飘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产生。
    4.撒谬尔•理查逊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小说家。作品《帕美勒》(又名《美德受到了奖赏》)和《克拉丽莎》(又名《一个青年妇女的》)。
    5.多比亚斯•乔治•斯摩莱特是这一时期另一个小说家,作品《蓝登传》。
    6.感伤主义在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日益显露的情况下产生,反映了中小资产阶段的情绪。代表作家是尔斯密斯和斯泰恩,感伤主义的名称即从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
    7.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第一卷是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第二卷布罗卜丁奈(大人国)游记,第三卷主是写飞岛国,第四卷写慧马因 国。
    8.亨利•菲尔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作品《约瑟•安德鲁传》、《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汤姆•琼斯》和《阿米利亚》。
    三、法国文学
    9.十八世纪初期法国文坛上,出现了批判封建社会的讽刺性写实文学,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阿兰--列内•勒萨日,作品是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属于流浪汉小说)。
    10.早期启蒙学者孟德斯鸠的书信体讽刺小说《波斯人信札》是启蒙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开哲理小说之先河。
    11.博马舍的两部剧作《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作为大的先兆而载入史册。
    12.伏尔泰作品《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其中《老实人》是最重要的一部,全名为《老实人,或乐观主义》。
    13.狄德罗是法国新一代启蒙主义者的代表,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他的小说《修女》(是书信体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和《拉摩的侄儿》。
    14.让-雅克•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忏悔录》是他的自传性作品。
    四、德国文学
    15.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和莱辛。
    德国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在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动——“狂飙突进”运动中,发展到更加强烈的程度。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突出地代表了这一文学思潮的精神,因而人们用它来命名这一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但是它的反抗带有自发的性质。 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尔。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出现的许多作家中,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就是这一运动中出现的最出色的作品。
    16.德国“古典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仍然是歌德和席勒。
    17.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第二节 歌德
    一、生平和创作
    18.《塔索》是歌德重返魏玛后于1790年完成的一个剧本。主人公塔索是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著名诗人。
    19.1974年秋,歌德与席勒订交。
    20.歌德模仿东方文学的风格写成诗集《西东合集》和十四首《中德四季晨昏吟咏》。
    21.晚年,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和《亲和力》、自传《诗与真》等作品。《威廉•迈斯特》包括《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是歌德仅次于《浮士德》的重要作品。
    二、《浮士德》
    22.《浮士德》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作品中主人公的原型是宗教改革时期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诗剧《浮士德》共两部,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的两场赛:浮士德和魔鬼魔非斯特赛;天帝与魔鬼的赛。
    23.浮士德形象的特征:(1)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性格。(2)浮士德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内在的性。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期西欧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 历史背景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历史背景:1789年法国大至于1830年前后,欧洲民族主义觉醒,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
    **2.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
    第二,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
    第四,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般说来,浪漫主义文学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有纲领、有理论、有大量创作实践的文学思潮,首先于十八世纪末在德、英、法等国兴起,很快便传播到欧洲其他,形成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在许多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动。
    二、德国文学(由“狂飙突进”运动而来)
    3.史雷格尔是德国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通过浪漫派《雅典娜神殿》宣传和古典主义对抗的文学主张,打出“浪漫主义”的旗号。
    4.霍夫曼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他的创作善于用荒诞离奇的形象和情节来揭露讽刺社会的黑暗面,小说中的、病态的幻想和庸俗丑恶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人物往往受着神秘力量的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代表作《侏儒查赫斯,绰号朱砂》。
    5.海涅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主义诗人。恩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三、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6.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塞。他们隐居于昆布兰湖区,被称为“湖畔诗人”。
    **7.华兹华斯浪漫主义主张,浪漫主义纲领(强调感性):“湖畔诗人”中声望最高的是华兹华斯。他的杰作之一是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它于1798年出版(一版)。

    浏览 323赞 91时间 2023-10-29
  • 老余popopxm

    基本信息
    英文comparative literature
    基本概念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教授维尔曼 (1790~1870)。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几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
    19 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1952 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比较文学研究,不同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
    在中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曾广泛比较研究过各国文学的发展,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茅盾的《近代文学杂谈》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 。陈铨的《中德文化研究》 、钱钟书的《 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论》等,在某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奉献。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成绩斐然。
    产生于19世纪的比较文学,是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与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歌德是比较文学的先驱。世界上目前主要有法、美两派。前者注重研究一国文化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后者注重研究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找出异同及缘由,以找出共同的规律。
    什么是比较文学呢?让我们先从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持续达千年之久的一桩“公案”谈起,并循此步步走近并认识比较文学。
    远在唐代,就有人对南朝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所写的“许彦鹅笼”的来源作过研究。“许彦鹅笼”说的是,阳羡(即今江苏宜兴)地方一个名叫许彦的人,在途中遇到一位十七、八岁的书生,这位倒在路边的书生声称脚痛,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以为是说着玩的,谁知书生真的入笼与双鹅并坐,而许彦提起鹅笼竟不觉得重。等走到树下休息时,书生出了鹅笼,说要设宴答谢许彦,说完就从口中吐出美酒佳肴来款待许彦。过了一会,又从口中吐出一位芳龄十六的来陪伴宴饮。又过一会,书生酒醉睡着后,此女子竟从她口中也吐出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子来作伴。许彦正同此男子寒暄之际,书生却象要醒的样子,忙又吐出丝绵屏风来遮住,并同书生一道睡了。可那男子却从他口中也吐出年约二十的女子一道饮酒嬉戏。过了许久之后,听到书生响动声时,此男子忙将二十岁的女子吞入口内;年方十六的醒后,也忙吞入那男子,并独对许彦而坐。书生起来后,就次第吞下与各种餐具,然后留下一个大铜盘给许彦留作纪念,并告别而去。
    晚唐时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的诗文家段成式,在他于九世纪中期写成的《酉阳杂俎》一书中,通过与印度佛经《譬喻经》中的“梵志吐壶”比较后就曾说过:“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拄丈而去。余以吴均尝览此事,讶其说以为至怪也。”后来,还有多人提及此事,直到鲁迅,才对这一“公案”作了透彻明断。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然此类思想,盖非中国所故有,段成式已谓出于天竺(即古代印度)……当又为梵志吐壶相之渊源矣。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亦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荀氏作《灵鬼志》,亦记道人入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鲁迅说得极对,这一源自印度,随佛经传入中国后,开始还说这是外国道人,如晋代荀氏所作的《灵鬼志》中说:“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来。”到了南朝吴均手里,就被吸收消化成了纯为中国的人、事与地点了。当然,这种“蜕化为国有”的过程,一直绵延到现当代。1981年台北出版的作家张晓风的小说《人环》,就进一步将许彦鹅笼的,演变为有心理活动、环境衬托与细腻描写的当代小说了。然而,其题材、基本情节与主要人物关系,依然如故。
    象鲁迅与段成式二人,对中印不同民族和的文学作品进行的这种研究,比较其相似,追溯其渊源,探究其联系与原因,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一类研究,一百年前兴起并盛行于法国、德国,并一度还曾主宰了比较文学的全部领域,因此“影响研究”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有关“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较成熟完备。凡着重这方面的研究,因其主张研究各民族文学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影响事实联系,因此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及其方法,大家习惯称之为“影响研究”学派。又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争论中,其争论的一方多是法国学者,故又被称为“法国学派”。这一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定,可以梵·第根和基亚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为代表。梵·第根在1931年的《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而基亚于20年后出版的《比较文学》中说得更明白:“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然而,无论在中外文学还是各国文学之间,也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或是文艺思潮、流派和运动之间,都还存在着众多的并无影响事实联系却又十分相似的情况。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过无声之美:“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独有偶,英国诗人济慈在他的《希腊古瓮颂》中也写道:“听得见的声音固然美,听不见的声音则加倍幽美。”同为抒写对意中人的倾慕之爱,明代《乐府吴调》中有一曲写道:“变一只绣鞋儿,在你金莲上套;变一领汗衫儿,与你贴相交;变一个竹夫人,在你怀儿里抱;变一个主腰儿,拘束着你;变一管玉萧儿,在你指上调;再变上一块香茶,也不离你樱桃小。”而欧洲的诗歌、小说也常有这类描写,古希腊的诗人写过:“愿变为心上人的口边之笛。”西班牙十七世纪剧作家罗哈斯民剧中也写过:“愿变为意中人腰间之带。”甚至在德国文学中还写过:“愿变为心上人身边的跳蚤与虱子。”还有一些作品,不仅人物性格相似,连反映性格的细节也几乎一样。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名作《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同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都同样爱钱“胜”命,悭吝而无情,如阿尔巴贡要掐掉两支蜡烛中的一支,才称心如意;而严监生要灭剩油灯芯中的一根,才咽气罢休。
    在白居易与济慈、明代《乐府吴调》与欧洲古代戏剧、《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之间的异同,并非彼此有过“影响联系”,而是作家们在各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与塑造的结果。要说受到“影响”,倒是在东西方各自文化体系与文学传统中可追溯到各自的源头。如严监生之前的元杂剧《看钱》中的贾生,就同严监生临前的吝啬劲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贾生要儿子尽沾了油渍的手指方肯咽气;更早的可追溯到北魏《笑林》中的“俭吝老人”,甚至战国时《商君书》中的“东郭敞”,都是以爱物胜过爱人的吝啬与贪而影响后世。同样,莫里哀塑造的阿尔巴贡,可上溯到古罗马剧作家普拉图斯的喜剧《一罐金子》中的守财,和更早的古希腊作家西俄夫拉斯培斯的论文《性格论》,因为论文里勾勒出了吝啬人的性格类型。崇尚古典主义并又热衷于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创作题材的新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受其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连他本人也直言不讳。因此,在研究这二者相似的问题上,就要撇开影响研究而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等方面去探索其“文心相通”的规律。通过对阿尔巴贡与严监生这组中外文学形象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贪与吝啬尽管古已有之,然而到了资本降世之时,由于金钱渐渐成为取代封建社会等级与特权的一尊“至圣”,于是在市民中最早出现的那批商人资产者身上,吝啬就是他们积累财富与货币的一种手段,又同他们拼命取剩余价值的贪婪与世俱存,从而构成了他们性格习惯与心理状态的一大特征:吝啬到将一钱一物都视为一本万利的万能之神的典型性格,才各自成为中外文学史上的不朽艺术形象。
    这种对各民族文学所作的比较研究,由于其研究的对象是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影响交流的各民族文学,恰如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被称为比较文学中的另一大类——“平行研究”。又由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倡与实施的,故又被称为“美国学派”。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的雷马克教授,其给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最被学界称道:“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这一定义,除了强调对并无相互影响或联系的各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也是比较文学外,它还提出了比较文学还应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或信仰等“表现领域”的关系研究,即被学界称之为“跨学科”研究,也属比较文学。
    如将心理学、生理学的“通感”说来研究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就可视为一种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了。对事物的繁多,如何描写?无声的景物又如何描绘?夜空的星星够多也够亮晶晶的了,诗人们又作过什么出色的抒写?而一般的批评家又作何评说?宋代诗人宋祁写的《玉楼春》中有“绿阳烟外晓寒轻,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形容无声杏子的茂盛。但明代的李渔却批评道:“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而宋代的大诗人苏轼则更进一层,他在《夜行观星》中写无声的星星也说“小星闹若沸”。同样,清代的士、总纂了《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也说此句不好,还批注为“似流星”。
    无独有偶的是,这种把无声的事物写成有声的佳句,在西方文学中也有:19世纪意大利诗人巴司古利(Pascoli,Giovanni,1855—1912),有句写星星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18世纪的圣·马丁(Saint Martin)也说:“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
    以李渔、纪晓岚之见,这些写法都违背了常识,因为无声的繁星怎么可能有声呢?是写错了。但是,心理学与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会有“感觉挪移”的现象,叫“通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味觉往往可以打通、相交。颜色似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变有锋芒。如:臭气刺鼻,高音区响亮,颜色有冷色热色之别等。这些不是比喻,比喻是同类特征的扩大与缩小,而且不发生“感觉挪移”。同样,星星太多,此闪彼闪,影闹如沸水;盛开在枝头,你红我更红,似乎在争闹一样。从通感来说,这正是作家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感知通感规律的记录,因此才成为千古并魅力不减的修辞佳句。
    无论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或是跨学科研究,它们都是不同于通常的文学史、文学批评或文学理论的一种文学研究。这种被称作为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新兴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即都是以不同与民族的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更注重打破地理空间与学科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这种研究不是为了比优劣、赛高低,而是以世界文学与总体知识的视野,来参照比较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学和他者的外国文学,以构建更为科学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体系。因此,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顺应当今全球化进程的认识新天地。我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季羡林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日报》上著文,对什么是比较文学作过准确而又精当的回答:
    “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
    而到了20世纪末,英国女学者波斯奈特博士,在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一书的开头也说:“对什么是比较文学的简明回答是,比较文学是关于跨越两个以上文化的文本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对跨越了时空的两个以上文学相关模式的关系研究。”
    可见,跨国族界、跨语言界和跨学科界的比较文学,是一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兴人文学科,它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体系,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特点与要求。它是产生于各国文学文化交往的基础上,随之发展而成熟,并与当今全球化时代认识同步的文学研究综合性学科。
    “比较文学”这个说法是法国的学者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来的。在当时的欧洲,由于民族的形成,各国学者都致力于各自民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从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来诠释作品,也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后来,法国的学者却认为仅仅对国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是不够的,文学的研究应当跨越国族的界限。德国的大诗人歌德(J.W.Goethe)支持这种超国界的视野,晚年甚至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然而不管是法国学者的“比较文学”还是歌德的“世界文学”,着眼点都在欧洲,这是需要说明的。法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从事的是一种“影响的研究“,关心的是一个国族的文学怎样被另一个国族的文学家接受,模仿和创造性地转化,追溯和清理文学跨越国族疆界旅行的轨迹。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留学西洋归国的作家学者如梁宗岱、钱钟书、陈铨等人都曾努力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遗憾的是四九年以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停滞,直到七十年代末才重新有了拓展,幸亏和的学者不曾因政治的影响而使研究有所中断。二战以后,美国的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所谓“平行的研究”,即国别文学之间即使没有发生过关系,照样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所以莎氏比亚可以和汤显祖比较,《梦》可以和《源氏物语》比较。比较文学研究甚至可以跨越学科,比如文学与音乐、与哲学、与宗教、与心理学甚至数学,都可以进行比较。中国的古诗中的一些名句中的美丽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据说无非是在用文字图解几何学中的诸如“垂直”、“相切”的概念,而“人遥驻木兰舟”和“万户捣衣声”都可能在暗示性活动,所以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等等。近一、二十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又开始朝比较文化研究转向,比如所谓后殖民批评,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等等。

    浏览 231赞 50时间 2022-11-25

比较文学辅导!!急!!!!!

我是天津汉语言文学自考生。谁有《比较文学》的复习资料啊。提供一些。简答,论述,选择,笔记,都可以!谢谢啊!qq:360398945邮箱:3603989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