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解惑

孙先生孙太太 2021-09-19 09:45 358 次浏览 赞 102

最新问答

  • 德古拉之吻~

    问十二:什么是发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就是求生净土的心,就是厌离娑婆愿生极乐的心。
    问十三: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您对此段如何看待?请评述此段说法。佛,真如本性无形无相,当然离一切相。等到修行到见相而无相时,就契入诸佛的境界了。
    问十六:学佛修行,到底什么是修行?修正一切错误的行为。一就是回头,从错误的道路上回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问十八:开悟以后还会迷吗? 小悟还会迷,大彻大悟后不会迷了。

    南无阿弥陀佛

    浏览 243赞 137时间 2022-08-15
  • wangqixiaqi

    18开悟以后也是会迷的,此理通用
    17修行是开导自己,开导世人,广行善举,广被善思,广布善德
    13不能有人的陋习,不能有世人都做的事,譬如家事,不能留连于寿岁,不能有利己的意思,但交易财资不可省略或看轻,能生存则生存,不能者也则罢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服务中去,譬如布施
    12即发善心,心里牵挂着就好了,有如蛇缠身,虽仍不松开,遵善心而行善举而得结果,种种结果,不为无因,因势利导

    浏览 374赞 97时间 2022-08-01
  • meimeimilly

    答问十二:
    我们学佛,什么是最重要的?
    是 ——发菩提心!
    梵语菩提心(bodhi-citta),菩提译为觉悟之义,菩提心就是觉悟之心,觉悟宇宙万法,而自性解脱自在,发成佛之心,故名发菩提心。众生始终未曾觉悟,不得称为菩提心,唯有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yana)、菩萨(梵语Bodhisattva)、佛(梵语Buddha)等四圣,方得称为菩提心,四圣中以佛的境界最为,菩提心最为究竟;六道众生对三界亦有迷惑,知见不正,不得称之菩提心,不妨称为迷惑之心、染污之心、沉生之心、无常之心、贪嗔痴之心是也。

    发菩提心是学佛者必修的课程,只要你想成就佛道,就必须虔诚恳切的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的原动力,菩提心是因也是果,果由因而成,因是促成果之要素,无因即无果,是故,只要是佛,自古至今,无不发菩提心,何以故?

    高僧大德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播种。”

    华严经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十方三世诸如来,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华严经云:“菩提心是善中之王,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

    成就诸佛的渊源,就是在菩提心的有无关键,发与不发为分水岭,若发菩提心,因而行菩萨道,即可成就佛道,指望有期;若不发菩提心,成就佛道,终无是处。

    那么,如何发菩提心呢?略提三点:

    1.自己沉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周旋不出,因而广受无量苦,今为出离生,必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福慧,以期证成佛道,是故,引发菩提心。

    2.自己有生回,有无量恼,大地一切众生也同样有生回,有无量恼,如是对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故,发起菩提心,悲愍一切有情,广行菩萨道。

    3.眼见圣教衰微,存心不忍,为振兴佛法,普令圣教共存人间,使众生有缘共沾法雨,是故,发起菩提心,为护教故。

    答问十三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出自金刚经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那么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经中说到四相,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我们人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一种是属于精神上的,一个学问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幼稚。倚老卖老是我相,年轻人倚小卖小,那也是我相。更有许多们倚女卖女的,也是我相。这些都是主观成见,就是精神观念上有个我。所以文章是自己的好,这是我相。本来文章写完了就完了,别人改一下文章,那要命啊!心里受不了……这都是因为心里上的我相,也叫做法我见,这个法就是精神的我见。至于众生相,是社会一些人类的范围,前排的人同后排的人,只要一坐下来,人相我相就起来了。感觉前排的人很讨厌,头太高了,坐在我矮子的前面,使我看不见。人相我相一来,众生相就来了,唉!这个环境布置得不大好,管事的人不大对,接著寿者相来了,唉呀!空气不好,有传染病,要短命。
    这个四相是依根的,先由眼根而来,人的烦恼都因这四相而起。鸠摩罗什把它归纳起来叫做四相,玄奘法师的翻译,还加三个,成为七相。鸠摩罗什把后面三个统统归入寿者相。寿者相很严重,我们人都喜欢活得长,你几岁呀?五十八。嘿,我六十了,你比我小两岁。你几岁啊?八十二,你比我大几岁……这都是寿者相!要「我」活得长,要「我」健康长寿。每个人来学打坐,乃至在座来学禅的,十个有九个半,甚至十个有五双,都是以寿者相的观念来学打坐的。那么,这与佛法的金刚经就大有出入了!要注意,要去了这四相,完全离开了这四相,才可说是学佛的真正境界。本经的原文,佛说这四相,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四相是人类众生共通的、牢不可破的、顽固的主观观念。要把这个观念破除掉,学佛就差不多了。

    知道了要无四相,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见佛!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那么你说我们在大殿上不需要拜佛了!要拜呀!即假即真。相是虚妄,因为礼拜这个虚妄相,你自己此心有真正的诚恳,发起了真实的诚敬,那就是「信心清净」,就可以「能生实相」。这个实相的境界就是离一切诸相,一切相皆不著。所以,有人不著相的礼佛,就是一念之间,也不必合掌,也不必跪拜,他一念之间,已经顶礼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有一个禅宗公案,说有一个小要小便,跑到大殿上转来转去,后来对著佛的正面,他就小便了。有个法师出来看到说:你这个小孩太没有礼貌,怎么对著佛就小便?小孩说:十方三世都有佛,你叫我向那一方小便呀?
    反过来说,十方三世都有佛,方方都是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中心一念诚敬,十方三世诸佛皆在目前。怎么样在目前?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个道理必须要搞清楚。
    这多半是须菩提在那里演讲,讲给佛听,佛是听众。换句话说,是他向佛报告,接著是佛的印证,佛的奖状发下来了。

    答问十六:
    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人生是苦,而这个苦是可以解脱的,这个解脱的过程就叫修行。修行是一条道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使我们的生命自动达成充满了喜悦的状态。
    修行意味着使自己成为能够在人间如意行走而不被任何现象困惑的个体,这需要非常多的正确心灵知识,绝非只是一些充满了怪力乱神或者是无法提出充分的学说而已。
    修行是一种最纯净的心灵活动,那是一个使我们的心境越来越清澈的过程,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你觉得你的思想越来越单纯,心情安稳许多,同时安全感也增加许多,但却没什么境界的话,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正确的修行。
    修行是指具有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
    学佛修行从根本来说要从戒 、定 、慧三方面着手。‘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我们遵守着去做。修行最重要的枢纽就是‘定’,‘定’就是清净心。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那你的道业就成功了。有定就有慧,‘慧’就是能辨别是非善恶,虽能够辨别,但绝对不会起心动念。因为一起心动念就又落到意识里去,那就没有戒定慧了。所以诸佛菩萨对任何人都没有怨,纵然有恶人、恶事来障道,诸佛菩萨也视之自然,不会起怨心。为什么呢?希望恶人能够早日觉悟、能回头。因为恶人也有佛性,所以佛菩萨对他也很尊敬。
    明确了从何处着手,就要去按照这个方法做。大乘佛教给我们六度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法门正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神力。
    答问十八:开悟之后如果不去修证,还是会迷的!
    所谓开悟,是智慧现前、悟境现前。假设你开悟了,看到你的菩提自性了-随缘而起的一切法,同时也看到你的习气、毛病一大堆,这就要雕琢了。雕琢就是去掉习气、毛病,像珠宝匠在雕琢著玉或宝珠一样。雕琢就是去掉习气、毛病,像珠宝匠在雕琢着玉或宝珠一样。我们修行也是一样,把我们的习气、毛病断掉,让我们的体性面对一切缘都能够率真的应缘,这样才是真正开悟以后的证悟,光有开悟没有证悟的话,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悟后的人还会迷呢? 因为开发出来的潜在习气、毛病,你不想去断除它,而再随习气去造业,怎能不悟后迷呢?

    譬如说徒弟喜欢的很多法门,但看你不是适合的料子,就不倾囊相授,既然不倾囊相授,徒弟就想一些坏心眼的办法,用把毒,或者抓住,供说出密法,. . . 等等,那么,此人开悟有什么用呢!等等,那么,此人开悟有什么用呢! 贪法的心还没有灭,反而造了业,这就是悟后迷。贪法的心还没有灭,反而造了业,这就是悟后迷。

    浏览 294赞 114时间 2022-07-02
  • 我8想說

    回答问十六,一切皆修行,回答问十八,如果你思考,你还会迷惑,但如果你不思考,你就不会迷惑

    浏览 253赞 85时间 2022-02-14

佛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