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7

reviveanna
首页 > 职称论文 > 白银发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ppppylee

已采纳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论文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对于明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最初笔者是从海外政策角度开始探索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政策是浮在表层的,在政策演变的背后,影响政治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不是政策变化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动,或者说是时代的演变。如果仅在政治史的范畴里,停留在政策层面,就难以理清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动。因此,社会变动的原因需要深入到极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内部去探求。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单就研究明代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的重大意义。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西方学者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中译本出版后,白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书评如潮。但是,这部书的出版并没有弥补以往白银研究的不足之处,相反倒是使研究的实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角度加以论证和解释。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近年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这说明研究正在走向深化,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但是,迄今学术界没有对货币经济在晚明迅速发展的现实给予足够的注意,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以及白银货币化过程的重大影响。事实上,货币经济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却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货币变动不一定是商品经济变化的直接和必然的结果,这一点已为货币学家所证实。笔者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并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视角对晚明社会变迁进行探索。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翻开《大明会典》,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没有“银法”。但是,明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白银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迄今为止,对白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外学术界均以《明史》中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为根据,认为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然而,《明史》的高度概括是有问题的。经过对明初至成化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进行分析,明代白银不寻常的货币化过程就彰显了出来。

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到成化、弘治(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才为官方所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明朝成、弘年间以后,白银从官方非法货币到事实上的合法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随着白银货币化步伐的加快,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货币的流通,就不可能有活跃的市场,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注入人们全部社会经济生活,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都是从这里开始,或者说可以在这里得到根据。由此,带来一系列制度变迁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变迁。到嘉靖年间(16世纪40年代),这一货币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隆庆元年 1567 ,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条法令,是明朝在白银货币化客观现实下,明确“银钱兼使”的法令。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而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因此,也可视作明朝建立银本位货币体系的证明。

由于白银渗透到整个社会,促使社会各阶层上上下下产生了对白银的需求。这一巨大的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使当时国内白银储存量以及银矿开采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凸显了出来,求远大于供,白银价值增大,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旧的对外贸易模式朝贡贸易不能满足需要,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明朝海外政策发生转变。市场极大地发展,在基本覆盖了全国以后,迅速向海外扩展。

中国海外贸易的开展,直接刺激了日本银矿的发现和开发。与此同时,西方葡萄牙人东来,恰于16世纪40年代到达日本,他们立即发现中日间丝银贸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于是积极参与其间,开展了活跃的中介贸易,并将贸易范围扩大到欧洲。西班牙扩张到亚洲以后,也几乎立即发现了需要白银换取中国商品的事实,紧接着就出现了美洲银矿的疯狂开采和运输。这些事件的发生,似乎不能以时间的偶合来说明,而只能以中国需求推动了世界矿产的开发来解释。因此,日本银矿产量的突然急剧增长,应该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中国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促发的。而谈到美洲白银,我们以往大多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西方开始探寻新航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黄金的需求,而不是白银。美洲白银在16世纪后半期被大量开采出来,与对中国贸易需求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正是中国白银货币化推动了日本、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丹尼斯·弗莱恩和阿拉图罗·热拉尔德兹提出世界贸易在1571年诞生的.观点。我们认为,如以上述活跃的白银贸易为起点,那么时间应该提前到16世纪40年代,也就是中国对于白银产生大量需求,并且开始向海外寻求的时代更为贴切。正是从那时起,一个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历史的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已经显示了出来。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发展最为复杂、变动也最大的时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白银由民间社会自发崛起。中国社会内部产生的这一白银货币化进程,形成了强劲的发展趋势,不仅完成了货币体系的转变,而且渗透到全社会,引发了社会巨变。以贵金属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相联系,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

简言之,在多层面的深刻变迁上体现了出来:

(1)货币层面,从贱金属铜钱向贵金属白银转变;

(2)赋役层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

(3)经济结构层面,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4)社会关系层面,从人的依附关系向物的关系转变;

(5)价值观念层面,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6)社会结构层面,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鉴于此,我认为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市场经济萌发的过程。这是我们研究晚明社会的一把钥匙,证明了晚明社会变迁带有根本性社会转型的性质。

另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白银货币化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也即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产物。这里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而不是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中国才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当世界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之时,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整体世界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此而言,明代白银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整体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它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1 评论

黄小仙128

主要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所开采的银矿,试想一下西班牙当时的制度落后,统治腐朽,依靠殖民地,国内手工业落后,王室贵族大量购买奢侈品,导致白银外流,流入欧洲大陆,如英国、法国、德国,当这些国家与中国贸易时,当时中国处于贸易优势【不解释,应该明白】,所以白银又流入中国。当然这是主要方面,其他方面很多,如日本等。但把握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就不难理解白银流入的现象。反之就是清末。就是所谓的“入超”与“出超”的表现,专有名词而已。

266 评论

tarrinbiubiubiu

所有的人包括书籍中都说明朝那个时候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其实这是局啊,人家用了一堆石头换了你大量的物资,比如今天世界上有一种金属“他”,只有中国有,国外有但是很少,现在我们把这种“他”作为货币,我们就可以拿着这种“他”去国外购买大量的物资,请别人来给我们干活,一个道理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白银发论文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论文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经济全球化的

    reviveann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李银河发表论文

    这个问题要回答~~老年人难免有思维混乱的时候,而且固执,老公死得早,可怜的寡妇,只能以另一种方式yy了~~

    还有谁没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白凯发表论文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年糕年糕熊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李银华发表论文

    问题一:晋升新职务的意愿怎样填写 (1)简单介绍自己的入职概况:入职时间,现任职务及现任岗位工作情况简介; (2)申请晋升的理由: A 主要介绍自己的

    祎伊妈妈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银行业发表论文

    找中国论文榜就好了

    yyh心随我动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