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

来源:UC论文网2016-05-29 08:25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 质和革命特征,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必然运用这一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部分。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门学说,“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理论指导。这样的方法论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的某些具体结论,已经不再适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和基本精神,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指南,没有丧失其科学价值和革命职能,因而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倶进,不断充实新的理论和结论,推动其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中国国情之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当代性、形成中国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和基本立场,创造性运用其中的方法论。
  
  1990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不曾有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没有被超越,更没有过时。“其一,只要方法是从现实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地抽象出来的,因而相对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是正确的,那么,它在这个时空条件中就是不可被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就不会过时”。。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旧哲学,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也不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提供的是一种研究社会历史的大思路,即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性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把握作为“活的灵魂”的方法。只有方法结合当下的现实,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停留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则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会遮蔽其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作用。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度所进行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创造。这些创新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即历史辩证法,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并不是离开具体社会经济形式的抽象教条。“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没有这种方法,就不能阐明社会关系。所以,他们在评判自己对社会关系的估计时,完全不是以抽象公式之类的胡说为标准,而是以这种估计是否正确和是否同现实相符合为标准的。”列宁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终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他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俄国“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列宁正确地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契合点,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形成“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一列宁主义。
  
  毛泽东同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牢牢把握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一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出发,深刻认识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真正趋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准确洞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正确提出不同于俄国无产阶级举行大城市武装起义的革命道路,即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特殊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如果仅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而没有进一步地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在理论上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就不能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由于具体而深人地把握了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的哲学方法论,才最终成就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正确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也是在于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同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灵活地、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而“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这正是历史辩证法的精髓所在。具体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质和革命特征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邓小平多次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就是历史辩证法所要求的中国式表述。邓小平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其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他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这一思想,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运用历史辩证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一邓小平理论。
  
  进人21世纪,中国步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姿态投人其中?江泽民提出原则性立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胡锦涛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改革开放深人发展的今天,必须结合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质和革命特征,大胆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动内容。坚持方法运演的探索,本身就是对方法的检验。正是联结马克思学说与当代中国实际,方法论的意义才得到提升。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一是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倶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要求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应该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又以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去引导实践。。理论特色”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民族特色”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时代特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升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标在于其“大众化”,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掌握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当代中国,能够“说服人”的理论必定是、也只能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学术特征。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各种思潮相继争鸣,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一些理论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所谓“纯粹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贬低甚至否定发生和发展于现实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片面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和思维的特异性,追求精巧的体系和结构,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完全脱离实际而供极少数人做学院式探索的纯学术偶像。这样的研究无益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本质,也无法完成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群众的任务。
  
  彻底的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依赖实践而博大精深,充分透彻,既呈现出与经院哲学十分不同的特色,也没有束缚住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手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品质,不仅没有背离人类文明的发展大道,而且为共产党人留下了理论创新的足够空间,更加有利于他们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自己,开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绝不能仅仅从概念到概念,只搞纯粹学理辨析。事实上,实践总是以无可比拟的丰富性突破理论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注定是与时倶进的理论,其主题和视野必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展。
 
李达军(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000 )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