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大学数学论文 > 正文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UC论文网2020-10-13 09:33

摘要:

  [摘要]论文分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生成过程,指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并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给出了“三疑三探”教学的典型应用,验证了大学数学“三疑三探”教学的实践可行性,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三疑三探”教学;大学数学;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般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论文分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生成过程,指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并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给出了“三疑三探”教学的典型应用,验证了大学数学“三疑三探”教学的实践可行性,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三疑三探”教学;大学数学;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般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吕堂红(197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7-0150-02[收稿日期]2019-11-25


  一、大学数学“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与日俱进的时代需要发达的科技文明,而科技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更是事关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水平和根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才能做到教育的创新,从而实现时代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在答疑解惑,扮演着课堂主宰者的角色,而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要具有知识的创新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显然,原有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桎梏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枷锁,解放学生天性打破这一枷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一种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定坚实基础,尤为重要。本课题组在理工院校的大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通过一线的具体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大学数学课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特征如下:


  (一)“问题核心”的特征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即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的三部曲——发掘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贯穿于整个“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之中。首先,学生发掘、发现了问题,才会自己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因此,课堂教学就有了良好的起点——疑问;其次,提出问题需要创新能力,解决问题更需要创新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后,通过独立梳理和归纳问题以及查阅资料和阅读教材,逐步形成个人见解进而去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在持续不断的疑问和探索交替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在反复多次的创新和实践过程中,既培养了自己的创新应用能力,又激发了自己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激情,完成了探究问题这一最终目的,此时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完美的终点——释疑。在以上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提出有创新点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及时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不是探究的终点,而是让学生的脑海里总有问题盘旋,而这些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又激励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长此以往学生最终自己走上自己摸索出来的创新之路,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以问题促进问题”,“三疑三探”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就是问题。


  (二)“学习者核心”的特征


  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有学习者(包括老师和学生)都是该教学模式构建“自探”大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每个学习者在“合探”过程中积极交流,平等沟通,合作学习,从而形成较完善较合理的具有代表性的答案。


  (三)“活动核心”的特征


  整个“三疑三探”教学过程是基于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开展进行的,同时每个学生数学意识的觉醒,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数学方法的形成,也都是在持续探究活动中完成的。


  二、大学数学“三疑三探”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如何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们归纳出“三疑三探”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它的教学内容繁杂庞大,晦涩难懂。因此,若所学的新内容与原有知识差异明显,或联系不紧密,或当所学新内容为大量分散的数学理论时,则不建议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这就要求:①教师要精心选择“三疑三探”的教学内容。一要保证新的教学内容要与已有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二要使新内容的各知识点间具有紧密联系;三要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分布的,最好呈“金字塔”状分布;做到这三点才能确保“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②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关联性和开放性,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源于本节课的新内容,设置一个开放性的、承前启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顺利提出有关这节课的新问题。比如,在给学生介绍“差分方程”的概念时,创立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课件动态演示“Hanoi”问题:传说中,古希腊的一座庙宇中有ABC三个柱子,按照一次仅移动一个盘子,可以借助于中间的B柱,最后按照“塔状”排列的原则,将A柱上的64个金盘子全部移动到C柱后,世界末日即来临。通过课件演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起点,让学生联系起高中所学的“等差数列”,通过“自探”和“合探”,建立起差分方程的模型,從而高度概括出“差分方程”的定义。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会计学专业进行高等数学的分类教学。对照组(1809221、222班共80人)采用学生集体听课,教师以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讲授课本知识为主。实验组(1809223、224班共80人)则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课前精心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前编写高等数学的课程大纲和学案。并根据授课内容,鼓励学生课前复习相关知识并预习新的教学内容。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