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家庭教育:认识困境、使命担当与变革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21-01-27 08:24

摘要: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其无论对于个人成长与完善还是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然管窥现实,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研究滞后、观念模糊的现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倾向严重,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能力,以致于当前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新期待。因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朝着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和终身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转变家长...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其无论对于个人成长与完善还是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然管窥现实,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研究滞后、观念模糊的现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倾向严重,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能力,以致于当前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新期待。因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朝着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和终身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提升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推进“三教合一”融合机制的形成以实现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大变革,并促进家庭教育的目标提升与实践创新。


  【关键词】家庭教育;三教合一;老龄社会;教育责任;终身教育


  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个体的发展而言,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即必须通过三方力量的整合去综合地发挥作用,由此才能促进个体的健康与健全发展。而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无疑起着起始与奠基的重要作用,其作为教育的一种独立形态,亦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任何一个孩子的起点与归宿,因此它又几乎无时无刻地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个体的个性成长、道德素养的形成和人格人性的完善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功能。如果从更宽广的中西方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观察,又可以发现家庭还曾经是培养教育人的基本单位,只是随着制度化、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学校教育逐渐垄断了文化的传递,甚至包揽了人生发展的全部内涵,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才逐渐被削弱并淡化。随着现代社会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有关人格人性发展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入,社会各界开始重新审视家庭教育,同时从解构层面去理解、反思和重建家庭教育的功能与意义。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巨大变革时期,家庭规模、结构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教育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促进了家庭教育地位提升,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在促进社会变革、家庭变迁和观念更新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确认,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一、当前家庭教育认识层面的困境


  教育功能是家庭的固有内涵之一,因为家庭不仅向社会提供了一个“生物人”,更为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培育一个“社会人”[1]。再从家庭的历史发展来看,其教育功能长期处于自隐、放任乃至漠视的状态。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教育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深化,以及社会对家庭提出的更高要求,家庭教育的角色和功能亦在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以及应试教育的迷茫与困惑之中,更要求我国的家庭教育在纵向层面与传统接续,在横向层面与其他教育融合,即现代社会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教合一,共同发挥作用,如此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与健全发展。那么,如何深入认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作用,同时又如何化解与突破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矛盾与瓶颈,使家庭教育重新回归教育的本源,并融入国民教育的宏观体系,这确实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重要命题。


  1.“家长制”传统影响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


  从世界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来看,家庭随着社会的进化而逐渐从低级形式向高级阶段转换,家庭教育也随之不断变迁与深化。孩童走向成人世界的过程,就是从经由血缘为纽带的紧密型的微观环境迈向陌生疏远型的宏观社会的过程。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也势必与其从属的社会环境互动、沟通乃至产生摩擦。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就成为了现代社会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人性培养、文明传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学记》以及其他诸子百家经典著作,都包含着非常多的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直到民国时期仍有一大批教育家对家庭教育予以高度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家庭规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当代社会对以往的家庭教育提出了诸多质疑,如“中国式家长”就似乎隐喻着蛮横、专制、成绩至上等特征,而传统的“家长制”也不能和新生一代的孩童发展相适应。因此,当前亟需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历史沿革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并为未来家庭教育的转型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换言之,当前极需破除“家长制”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以及表现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上的“家庭本位”的价值基础。那种把子女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无视子女自主发展和独立思考的期望与权利,以及一切从家长的立场的出发过分束缚孩子的意愿与兴趣,并把家庭教育转换为“家长意识”,同时以所谓“规矩与控制”“支配与强迫”等家庭行为模式替代平等、和谐及尊重的家庭关系[2],无疑与“儿童本位”的现代家庭教育观相违背,同时更与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弘扬儿童个性精神的国际教育理念相背离。


  2.“养教分离”的观念带动家教责任的悄然转移


  我国家庭教育目前所呈现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家长坚守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的传统理念,另一方面则又大多抱有“养教分离”的顽固观念。事实上,这也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种变相不作为。而这种不作为,又表现为父母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教育子女的责任转移给了教师、学校、祖辈乃至他人。在我国,其又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将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给祖辈或他人;二是将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给学校及教师。


  把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给祖辈或他人的可以称其为隔代教育或托管教育,其也成为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基础,即祖辈将抚养后代看作是自身应该肩负的责任;二是年轻父母由于工作的拖累加之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而无法将精力完全放在子女身上[3]。2004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全国20083位老年人进行过调查,发现其中有66.47%的老年人需要照看孙辈,而女性老年人抚养孙辈在城市和农村中所占的比例又分别高达71.95%和73,45%;上海的一项关于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亦显示,祖辈参与抚养的比例达到了84.6%[4]。不可否认,隔代教育或者祖辈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某种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如祖辈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抚养孙辈,同时在抚养和教育孩子上也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养育孩子经验的不足。但更多的事实却证明,祖辈由于在价值观、教育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抚养孙辈时的过分溺爱、迁就和保护,都会对孩子的个性、自信心和独立性等产生不利影响。


  家长把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给学校,由此则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模糊。正如前文所指出的,教育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但随着专门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在文化传递、个体发展中逐渐建立起权威地位,由此使得家庭教育在这种社会变迁中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些家长会误以为家庭就负责“养”,教育的责任就应该交由学校和教师,于是家庭逐渐沦为学校的附庸。家庭教育功能的削弱,引发的却是教师社会责任的过度扩展,青少年问题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增多[5]。日益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以及他杀事件折射的就是家庭教育弱化乃至缺位的弊端。简言之,现代儿童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职责定位模糊,与学校教育边界不清,导致了诸多问题与困境的出现。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家庭教育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家长责任意识和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造成了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普遍现象。


  3.现代功利主义催生家庭教育的异化


  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他出生在何种家庭,实际上也就默认了他将来成人以后所要遵循的家庭文化,因为所有家庭都有固有的个性化传统并会以此对孩子进行要求与培养。但文化并不具有中立性,它既有主流文化也有边缘文化。我国当下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困惑就是,个性化的家庭文化常常被社会化的学校文化所“劫持”和“绑架”,而学校文化在当前又表现为被应试文化所“裹挟”。由此在我国家庭教育领域就会出现诸多怪相,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要远远多于关注他们的情感,成绩好的孩子就被认定为优秀的孩子,成绩差的就会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因此,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家庭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同时厘清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对家庭教育的误导,是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突破困境并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形成了重视人格教养、道德熏陶的家庭教育传统。而家庭教育的观念亦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的、方式和内容,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迅速转型的时期,以往的家长制形式已经明显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因为以前的家庭教育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上,在变迁极慢的乡土社会里,国人古道热肠、孝悌谨信长时间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流动,地缘性取代了血缘性,经济利益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于是人们就不得不从以前的亲情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但是古老的习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普通的社会民众还是向往通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亲情关系进行交往与沟通,于是“私情”的一面就呈现出来了,这里的私情包含着利己主义,并且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反映在家庭教育上,则体现为教育的一切目的就是孩子未来的社会出路。于是萌生出成绩优秀就意味着可以读好大学、找好工作、挣高工资的心态,学习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他的一切则都成了次要的。这种异化的教育观和全民应试教育的取向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因此,若要转变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必须破除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而这也是一个涉及到教育价值观和社会价值基础的重大命题。


  二、新时代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1.平等观念促进儿童本位家庭教育思想的确立


  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地位平等与否,实际上涉及的是对儿童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家长往往处在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儿童则通常处在被动和屈从的状态,有时甚至还被当作家庭的“私有物品”。由此儿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漠视,其个人价值也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家庭本位的价值基础。西方家庭教育的发展过程儿童本位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承认并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重视儿童的个性化和多样性,提倡民主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地位。事实证明,这对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它给予了孩子自由创新的机会,赋予了孩子追求理想愿望的空间。我国在1990年也正式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且在多项法律条款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予以了认定。然而传统家长制氛围笼罩下的亲子关系,孩子始终被视为卵翼下的雏鸟,或者被认为是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庇护却不能与之平等对话的群体[6]。有些家长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孩子就是被家庭支配的对象乃至附属物,于是儿童的权利被弱化,家长和孩子也始终处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上述传统观念虽然仍在深刻影响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但促使亲子关系从不平等转向平等的努力也同时在进行与开展。如各地都开始举办家庭教育高层论坛,一些学校也纷纷举办家长学校并开设讲座,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观念,顺应潮流思想,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权利。要实现亲子关系完全平等并改变家庭本位的价值观念还需些时日,但这样的新风尚与新理念则确实犹如一股清流开始渗入千家万户。


  2.现代意识推进家庭教育从私密走向开放


  “家庭是一切社会中最古老并唯一自然的一种形式,家庭的自然特点在于子女的无助与得到持续照顾的需要,也在于父母对于子女的天然慈爱”[7]。以上所描述的即是由父母与子女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天然家庭关系[8]。由于它在家庭内部展开,所以家庭教育具有了浓烈的私密色彩。这种私密性又彰显了“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绝对权威,旁人无权干涉”的传统意识[9],于是导致了家庭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家长主导权的滥用。甚至因为现实生活中家长教育理念滞后,科学教育方式匮乏,进而采取棍棒等极端暴力的方式教育子女,由此酿成的家庭悲剧也不在少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对个体教育的重视,当下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激增及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单靠家庭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继续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和功能,因此亟需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帮助,这也使得当代家庭教育的公共性特征逐渐明显。当下的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和个体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问题,其更涉及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培养的重要命题,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同时承担起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责任。上述内容亦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公共性特征,也为我国家庭教育从私密性的个性化教育转向公共性的社会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总之,实现家庭教育的平等性、开放性和对话性,并将家庭教育置于社会公共教育的视域之下,不仅可以促进家庭内部平等氛围的形成,同时对于推动家庭教育的规范发展、形成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培育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3.后喻文化推动双向互动关系的建立


  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来看,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单向度发展,而忽略了儿童在家庭中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互动的双向性特征,从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中可见一斑。如郑其龙将家庭教育界定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10];孙俊三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一种活动”[11]。从上述学界的界定中可以发现,众多的观点仍然将家庭教育视为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单向度行为或责任,而基本忽视了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代际相互依赖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可以了解到青少年的独立性是促进亲子关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抵制阻碍自身目标实现和自我意义建构的行为和观念[1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Mead)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后喻文化时代,即在传统文化中处于受教育者地位的晚辈,在现代网络社会中担当起了“教化”前辈的角色,而父母在这一背景下的权威作用则逐渐弱化。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领路人,儿童也在促进家庭关系、提升父母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重视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破除父母向子女的单向传递和灌输,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个人权利以及其在家庭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则是实现家长与子女之间双向交流和情感传递的重要因素。


  4.终身教育理念促使家庭教育由“一时性”向“终身性”方向延伸与拓展


  我国家庭教育还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即认为家庭教育仅限于幼儿时期,于是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幼儿期的家庭教育,而孩子一旦升入中学或大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显现消极倾向,家庭教育也因此产生了断层。然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并审视家庭教育,现在学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家庭教育不仅限于关注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其过程应该具有终身性的特点。换言之,人的一生不论幼儿期、成年期或者老年期,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家庭教育。如果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伴随个体某个阶段的教育,那么就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持续性和永恒性,实际上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已经深刻影响了家庭教育在个体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思潮,主张教育不应局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而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横向来看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领域,纵向而言则贯穿了人的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等四个阶段[13]。终身教育理念所传达的,就是个体的发展应该是终身的、持续的、连贯的,而不是一时性、分散的。简言之,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也不能特指某一阶段。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强化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也推动了家庭教育由“一时性”向“终身性”方向的延伸与拓展。基于上述的认识来看现代家庭教育,它就不再是一种短暂性的行为,而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因素,这也提示着家庭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关注成年人或老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互联与融通,由此促进全社会共同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并推动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实现。


  三、新时期家庭教育变革的策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结构复杂,地域广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催生了千差万别的家庭观念。加之现代社会许多核心家庭的年轻父母并不具备家庭教育的经验,又缺少时间和毅力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老一辈的家长更是偏重孩子的身体养护,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如何使存在于千家万户的家庭教育,以及建立在祖祖辈辈经验基础之上的家庭事务,通过科学的普及、相关学科的融合而摸索出内在的逻辑与规律,就当前而言也非常重要。


  1.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教育逐渐经由低级形态转向高级阶段,家庭教育的内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其实孩童在走向成人世界的过程中,就是从以血缘为纽带的紧密型的微观环境迈向陌生疏远型的宏观社会的过程。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势必与其从属的社会环境互动、碰撞乃至产生摩擦。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家庭规模和结构早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社会也对已有的传统型家庭教育提出了诸多质疑,如“中国式家长”就隐喻着诸多蛮横、专制和成绩至上的特性,传统的家长制教育也不再和新生一代孩童的发展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明新时代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却仍然存在专业性不强、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分离、价值观迷失、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严重以及重智育轻德育和重应试轻能力等诸多弊端,这都导致了当前家庭教育理念的滞后与实践的无所适从。因此变革之一,就是转变观念,这也是引导实践转变的关键和核心。因为只有传统的亲子观、教育观、家教观和育人观等发生转变,才能有效促进家庭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的变革。为此,在亲子观上,家长必须破除把子女看作是家庭私有财产的观念,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同时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子女交流和沟通,并力求建立和谐的亲子互动模式;在教育观上,家长需认识到每个儿童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既要破除“升学即成人才”的误区,又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独立思维和个性发展,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都要避免;在家教观上,则要破除传统“家长制”的观念,作为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子女,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建设


  要使家庭教育产生实际效果,除了科学研究的推进以外,把理论落到实处才是扩大家庭教育成果、确保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而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就必须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与完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在家庭教育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立法基础,如《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均从某一个侧面对家庭教育的实施给予了支持,但由于立法内容分散、专项家庭教育法缺失,以致成效依然匮乏。法国、瑞典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则早已通过制定专项法律对家庭教育予以了有效的规范。法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儿童照看为重点并涉及老龄人口和残疾人照顾等内容的家庭法律政策体系。这一法律政策体系的核心就是帮助父母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14-15]。瑞典在1994年通过了《父亲法》,要求父亲在新生儿出生后请假一个月以帮助妻子照顾婴儿。日本则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基本法》,其中第10条规定,父母和其他养育者都对孩子的教育及相关内容负有第一位的责任。在让其学会生活所必要技能的同时,要为培养其自立心及身心协调发展而努力。国家以及地方公共团体要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同时,为监护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信息,以及其他以家庭教育支持为目的的必要措施。


  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为促进我国家庭教育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我们需加强家庭教育的立法意识以及建立配套的法规政策制度,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和培训制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补助制度、对具有犯罪或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家庭的家长强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制度,以及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等[8]。


  3.开展亲子活动提升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


  亲子教育也称家长教育,是西方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倡导的一种教育形式,最初由美国父母教育倡导者托马斯·高顿(Thomas.Gordon)提出,我国台湾学者后来将其翻译为“亲职教育”,它是指协助家长获得称职父母角色的经验,同时为那些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提供教育帮助[16]。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以及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如以上所指出的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单一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不当教育期望等,很多家长没有尽到身为父母应尽的职责,亲子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这对和谐家庭的形成和子女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为此,加强亲子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一些欧美国家在亲子教育方面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已取得了十分成熟的经验,近些年来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亲子教育机构和项目发展迅速,其中还创设了许多科学有效的亲子教育规划,并对众多父母及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提供帮助。一些国家还通过国家立法或者政府推广的途径来确立亲子教育机构的地位,如美国的PAT(Parentasteachers,简称PAT)国家中心和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ParentEmpowermentProgram)①即是典型的代表。对此,我国如何在充分借鉴国外亲子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庭教育,以及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亦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是建立权威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其主体可以是政府主导的,也可以是各类大学或研究机构举办的;二是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家庭教育职责,使家庭教育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三是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为留守家庭、离异家庭以及隔代教育家庭等多类家庭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内容,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有效的亲子教育指导。


  4.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合一”机制形成


  人的成长和发展不是某种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它需要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共同发生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对作用于人的教育因素进行了探讨,人们对于“教育并不等同于学校教育”的观点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换言之,作用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教育因素必须“三教合一”,形成合力,由此才能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而“三教合一”指的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它们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成长并发挥重要作用。简言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接与融合,同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个体从摇篮到拐杖的人生发展[17]。目前理论界虽然已经充分认识到“三教合一”的价值,但在实践层面,上述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依然陷入了互不关联甚至相互割裂的困境,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还出现了严重错位,使得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很多都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学生赖以生长的重要环境——社区,而远离了社会的教育终究是苍白的、无力的。因此,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必须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就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功能,尤其是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最为直接也是接触最早、影响最深的教育形式,明确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奠基性地位。概而言之,我们只有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做到既有分工,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三方互动、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我们的育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结束语


  家庭,是个体接触世界最直接、最具体也是最基本的通道,家庭教育也是个体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未来,乃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成败与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日益凸显。为此,唯有把家庭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期待与使命。

核心期刊推荐